全人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4-07-04 01:08徐文杰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全人教育观高职

徐文杰

【摘要】当前世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就是要以全人教育的理念来指导和培养国家的未来接班人,全人教育理念和热潮席卷全球各地各级教育机构,美欧、日韩、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都在努力引入全人教育理念,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导的全人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高职教育却存有天然的鸿沟,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人教育观下的高职教育,改革我国当前高职教育的理念指导、价值取向和培养方式上将有很多可以值得探讨的地方。

【关键词】全人教育高职教育就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45-03

教育说到底是针对人的发展提升来说的,但针对一个人的教育到底采取何种方式,尤其是何种价值观,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亿万学生的成长成才。20世纪后半叶以及21世纪以来,全人教育观席卷全球,在北美、日韩、欧洲等地达到空前巨大的影响,全人教育在这些地方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也开展得相当普遍。

当前我国许多教育学者也在热烈讨论全人教育,有些学者也试图将全人教育理念与高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个人以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然特别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这与全人教育几乎背道而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与全人教育在理念取向、目标、培养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如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将全人教育理念贯穿于高职教育全过程将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全人教育的起源

全人教育的对立面应是半人教育,或者是片面的、不全面的教育。但教育从最初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并非是这样的,我国最初的教育也是全人教育,如孔子的六艺教育就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并不局限于书本教育,也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也可称为全人教育。

但是这种教育在随后由于科举考试而慢慢发展到只重视书本教育,并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极端倾向,也出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极端指导性言论。究其本质,也是因为科举是下层百姓走向上层的唯一通道,而科举考试的这种应试教育就是要死啃那几本书,从而造成教育走向片面,变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一个工具。

现代社会尤其自19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二百年来生产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总和还要多,因此使得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现代教育势必以对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为核心内容,总想着科学技术掌握得越多,人就越强大,因此在教育的设计过程中,片面地增强科学技术相关课程,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

从国外来看,法国大革命时期,康德提出了"完人"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认知领域、道德领域和情感领域等各种潜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分别为"真"、"善"、"美"的价值观念,目标是把人培养成"有人格的人"、"完全的人"。 康德的"完人"教育思想强调通过教育使人从愚昧、盲从和奴性中解放出来,服从理性的判断,追求思想和精神的自由。

日本小原国芳在借鉴康德的"完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全人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内容必须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因此,教育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所说的全人教育,是指完全人格亦即和谐人格而言。"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是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马克思在构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时也充分汲取了康德"以人为目的"的哲学观点及其"完人"教育思想,提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上一些教育家从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出发,建构了以"人的整体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论。美国学者隆·米勒(R.Miller)又将这种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正式将这种理论称之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的思潮由此开始慢慢传遍世界各地,并形成了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

针对大学教育只注重培养科技人才,雅斯贝尔斯曾说:"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播事实和技能,而且要造就全人。"所谓"全人",即内在存在向超越存在飞跃的人。人要从个人的"生活"和"体验"中去寻求本源,寻求自己的"本真"的存在,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这个过程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这种在不断的体验中实现人自身的完善、不断超越、探求本源的真正的人。

二、高职教育

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至今也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这也是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从中专、中职、技校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大多非常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国家对高职也强调理论必须够用、强化实践技能,重视学生毕业时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这与当时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中国需要大量廉价的又有一定初级技能的劳动力。后来又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点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甚至已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大局。要就业,重点也是解决学生的技能,高职的培养目标就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近几年,感觉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仍脱节严重,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堪忧,而国家又迫切希望企业能转型升级,以使中国走上创新型国家,那就需要提升一线技能人才的素质,因此又提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提出理论系统和实践系统的双系统培养说法,对于学生的理论素养方面提高了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个人以为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面是要培养学生外显的实际性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体现高技能;第二层面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内隐的、潜在的创业与发展素质,以体现高素质。

因此,当前高职教育虽然已隐隐含有重视素质教育的味道,似乎也有那么点全人教育观的倾向,但其实还只是强调了一下义务教育阶段我国一直提倡而不得的素质教育。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总体导向在前二十年,总体强调技能和实践,对于所谓的素质教育,则以打补丁、贴膏药的方式居多,缺什么,贴上一块,缺少前瞻性和总体宏观性的把握和指导。从而导致以就业为导向的我国高职院校注重专业知识教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但忽视丰富个性、健全人性的培养,缺少"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丧失了对"人"的关注和更高的境界追求。

三、两者如何有机结合

(一)两者能不能结合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人教育觀是针对所有教育活动而言的,各级各类教育活动、教育机构都要遵从的一种教育理念,高职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免除。笔者也有幸到新加坡、台湾地区考察当地的高职教育,无不以全人教育观作为其极其重要的一个教育理念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

那么为什么我国会例外呢?一是现在我们社会上有一种误导的观念,即高职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至二门高级技能,以利将来谋个技术或技能性较强的职业,并以高技能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二是认为我国现阶段还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则主要还是要强化高技能。高职教育无非是中职教育的提升,现阶段则重点先做好高技能的提升。三是前二十年,我国高职教育重点学习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在高技能培养上的水平。四是有些人认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就是全人教育的另一种叫法,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全人教育。

笔者以为,不管我国高职教育处于何种阶段,只要是培养人的教育,都应以全人教育观作为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而不以分阶段实施作为借口,全人教育和高职教育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确实与全人教育观有着天然的鸿沟,要跨过这个鸿沟,确非易事。

(二)两者如何结合

所谓结合,个人以为可分两步,一为联结,二为合一,先要引入全人教育观,把全人教育观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总体指导思想。其次则要形成各阶段教育在全人教育观指导下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并逐渐将两者融为一体。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在指导思想上

当前在指导思想上,我国并没有形成以全人教育观指导的共识,尤其是教育的领导机构,还是沉醉于素质教育的梦想。在体制上,高职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高等教育体系内还是一个新事物,有关高职的各种说法和想法纷繁杂乱,前段时间,高职的类型说占了上锋,导致将高职教育的线上管理划入职成教司管理,而非高教司管理,可以预料将弱化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属性,这种划来划去的方式其实也说明了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定位还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各省的教育厅现在也是摇摆不定更说明了这一点。在招生层次上,更是人为地将高职确定为第三层次(以浙江省为例),使老百姓认为高职就是低人一等,因此到高职学些技能,将来谋个饭碗的说法甚嚣尘上。在高职后续教育的通道上,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再进入高等本科教育的系列,而不是如国外的应用类科技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应用类研究所中包含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层次。

高职教育当然要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但更要加强对高职学生高尚人格塑造,以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职业理想,实现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将迫使高职院校过于注重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容易导致培养的学生成为缺少情感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单纯偏面的技术型和功利性的半人。

众所周知:专业技能培养后的学生将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而通过人文学科熏陶后的学生则更深刻、更直接地了解自身的本性与世界的冲突,也更加明确自身本性中美的超验的力量,更加有利于自身的自由发展。科技讲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而精神要求的则是人的转变,前者只能制造装备,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后者使人悔改,变成真正的人,并且"借助精神的转变,人们不但不会被生产力和制造武器的技术打败,反而能掌握它们,挽救我们的生存"。

所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领导机构要切实认清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认真研究全人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广泛推行的意义,而不是似是而非,以素质教育作为借口。

2、在教育方式上

要切实转变教育方式,高职教育的教育目的容易使高职院校注重训练操作和谋利,把学生当作一种工具,把他们培养成为受过良好教育、技术纯良的现代机器人。而我们知道真正的教育应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是年轻人"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慈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高职教育使学生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自学能力、职业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承挫能力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要使学生能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和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因此高职教师要努力转变教育方式,要重视育人的功能,在教学中要把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的教育相结合,通过挖掘专业课中的人文知识,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中,既教书也育人,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从技能层面的培养提升到健全人格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

3、在日常操作方面上(以台湾的高职教育为例)

(1)落实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理

台湾的很多高校,都将学生的生活教育教育列入重要的比重,象明志科大的学校所有卫生都由学生进行,他们还请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担任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辅导、心理辅导工作,请专业老师担任学生的导师负责学生的课业辅导,学生通过住宿生活的体验,学会食、衣、住、行、育、乐的基本生活礼仪与自理能力,并在团体的生活过程中,学会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2)开展才艺教育,展现学生多元智能

才艺教育(或称艺术教育)(artistic education)是美学教育的展现方式之一,它以情感人,激发灵感、发挥创意、培养审美观、实践生命价值的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开办各类才艺课程,其目的不在于训练专业的音乐、美术或体育选手,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美化学生的心灵,涵化学生的气质。同时开设体育性、音乐性、美术性、学术性的社团,通过各种的才艺学习活动,开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具备鉴赏艺文的能力。换言之,才艺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它可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获得发挥,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

(3)运用探索教育,培养学生挫折容忍

运用探索教育(Project Adventure,简称PA)、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的教育理论,依托相关的活动设备设施,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历程,激发学生潜能,强化生命力。

(4)融入环境教育,涵化学生爱人敬土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属于封闭型的教育环境,学生多数时间皆在校园中学习与生活,因此良好优美的校园环境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校园生活乐趣。例如台北科技大学在自己市中心很小的地块上做成精致型的校园,美国的探索频道还因此来学校进行拍摄,宣传都市高校的环境建设。台湾铭传大学的专业实验室建设得如同博物馆一般,令人惊叹,可以说台湾的高校普遍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概念,融入正式、非正式课程之中,教导学生如何良性地与环境进行互动,进而涵化学生「敬天地,尊人事」的人文情坏。

(5)建设信息平台,教导学生自主学习

台湾铭传大学的E化教学建设目前是全台湾第一,世界第五,通过E化建设能更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全面性,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汲取相关的学习资源,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6)加强语言教育,开展学生多元视野

台湾的高校都十分重视英语的学习,如铭传大學提出国际化的口号,要求学生四年不间断学习英语,而且进行国际招生,营造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 E.F Buchner.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ImmanuelKant[M].New York:AMS Press INC.,1971.

[2]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5] [德]雅斯贝尔斯.邹进.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6]冯 莉, 论高职教育的全人教育观《哈尔滨学院学报》 第32卷第6期 20I1年6月

猜你喜欢
全人教育观高职
健体教育显特色润泽身心育全人
——记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大学整全人的培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旨归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我所体验的全人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