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与“性恶论”

2014-07-04 12:55汤静宜
商业2.0 2014年6期
关键词:性恶论性善论性恶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古人在对人性的初始状态是善还是恶方面有不同的看法,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为代表的两派学说也都有自己的不同道理,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两家的言论都是正确的,只是两位圣人在阐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所站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导致了论点的不同。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

1.引言

孟子的“性善論”与荀子的“性恶论”在论证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两个观点,不能判断谁的思想更胜谁的一筹,因为在某些方面这只是两位先秦圣人站在了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人性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在孟子的观点中,人性本善,但是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是每个人选择的结果,所以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非常轻松的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行使善行。遵守自己的本性去行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是成功。不遵守本性而不行善的人,就不能得天助,不得人心,就不是命,就会逆天而亡。有行善者,有不行善者,“取舍”是孟子的学说的关键点,关键就是看你是选择遵从本性还是选择不遵从本性。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强调一个“求”字。

我们可以用教养的哲学来形容荀子的哲学。他的论点是想表明,凡是有价值的、善的东西都是人通过努力而得到的产物。价值是来自于文化的,文化是人所创造的。正是通过这一点看出,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的观点所说,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都不是善的。荀子的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拆开来看,即为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而对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就是非自然,就是社会关系,就是文化和人为的产物。它就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人们的精神所创造的。人就应当有社会关系以及礼数,因为是它们使得人异于禽兽。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2.君子本性理解对比

2.1性善论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强调的是君子的本性,即使君子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有所增加,就算窘困隐居,也不会有所减少,这是因为本分已经确定了。君子的本性,是在心中根植了仁义礼智,它们所产生的气色是和润纯正的,充满身体内,显现于脸上,延伸到人的四肢。四肢不用等他吩咐,就会明白应该怎样做。这是君子内心本性里面的仁义礼智的积极作用,这也就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2.2性恶论

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拿给荀子解释的话,他应该就会说君子是想得到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的,但是他的快乐并不在这些地方,因为他的快乐在站立在更大的天下的中央,在于安定普天之下的百姓。这些就是贪欲的体现,人们想要土地,这就是贪欲,但是仅仅只有土地的话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这就是所说的更大的贪欲,因为只有站立在天下的中央才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并且在这过程中有同样贪欲的人们之间会不断的进行争夺,所以这是性恶的体现,荀子的观点是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期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3.恻隐之心理解对比

3.1性善论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认为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恻隐之心,是因为我们看到有孩子要掉到井里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恻隐之心是因为我们产生了不忍和同情,而非我们为了其他的功利的原因而产生的情感,这只是我们本性的流露,我们的本性就是向着“仁”的,而“仁”又是性善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本性是善的。

3.1性恶论

但是如果让荀子来解说这句话的话,他应该会说当我们看到有孩子要掉入井中的时候我们会有“怵惕恻隐之心”,当然是先有怵惕之心,才有恻隐之心,怵惕是恐惧、警惕的意思,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怵惕之心并且还是先有怵惕之心而后才有恻隐之心呢?原因在于当我们看到有孩子要掉入井中时,首先我们会很私利的想象如果是我们自己掉入井中的话会怎样,当然这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怵惕之心,并且感到恐惧。接着我们发现其实自己是安全的,那个要掉下去的那个人并不是自己,所以把别人的危险和自己的安全一对比,我们就会产生同情的恻隐之心。先是产生怵惕然后后才产生恻隐的情感,这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是从自我出发,然后站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进行阐述,所以我们对他人的恻隐的来源是怵惕而不是仁,这是人性本恶的体现。试想一下如果是我和孩子一同掉入井里,那么我必然只有怵惕而无恻隐,所以说怵惕才是本性,恻隐不是,然而怵惕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的,这是自私的想法的产物,也就是说人性本是恶的。

4.小结

对于性善还是性恶的论述,孟子和荀子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强调着不同的因素的重要性而开展的,所以有截然不同结论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说以自我为中心,以和我的关系由亲近到疏远的逻辑伸展出去,那么孟子习惯用和我比较疏远的东西与和我比较亲近的东西进行对比,相比之下我对和我比较亲近的东西会更好一些,所以孟子说人性本善。但是荀子习惯用和我比较疏远的东西来比较和我比较亲近的东西,自然我对和我比较疏远的东西会比较差,于是他得出了人性本恶的观点。孟子和荀子在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都没有完全的从整体来论述,都带有一定的偏向性,但是两人的思想和观点都有很大的价值,所以千百年来两种不同的观点并存,并且一直能够碰撞出新的文化火花。

参考文献

[1]李宗吾. 厚黑学[M]. 群言出版社, 2006

[2]莫志宏. 性善论与性恶论[J]. 北大信息网, 2003

[3]万丽华,蓝旭. 孟子[M]. 中华书局, 2006

作者简介:汤静宜(1993—),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学生,管理学学士,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性恶论性善论性恶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以荀子、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性恶论之浅析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
荀子人性论:性恶论,还是性朴论
浅论孟子的仁政与井田制、性善论思想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