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014-07-04 07:04:27王红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本课意图导图

编者按

2014年5月10—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 3000多名英语教师和教研员云集古城西安,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指导的“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从全国优秀课例评选中脱颖而出的29名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演示。

此次教学观摩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副秘书长许时升、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等专家做点评嘉宾。30分钟授课展示结束后,点评嘉宾有10分钟时间与授课教师进行现场评课与互动。这使现场教师在观摩课堂教学风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在专家点评中对高效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观摩课上,授课教师使用的教材版本丰富多样:既有外研版、人教版、北师大版、译林版和牛津英语等通用教材,也有他们根据原版动画视频或绘本改编的文本材料。课型也涵盖了听说课、阅读课、语音课、复习课等。虽然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但都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准确流利的口语、丰富得体的肢体语言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参会者。

纵观此次观摩会,所有优质课的共同特点是:一、教学目标明确,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学习策略的渗透;二、教学设计重视整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科学设计教学活动,通过运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手段,创设语言环境,使教学显得更加形象逼真,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三、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讨论、交流或者合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进行语言的实践。

本刊将对研讨会的优秀课例进行展示,在分享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的同时,邀请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以求对广大读者、教师进一步拓宽教学方法和策略有益。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学习策略也是新课标强调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教材第12册第九单元Life in the Year 2050,本单元的话题是未来生活。讲的是BINGO Kids Club组织了一次field trip,孩子们在树林中捡拾垃圾、种树,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想未来生活。通过这一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一般将来时态描述未来生活,及对别人提出的观点持有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的表达方式。

为了更好地运用教材,突出主题,现将教材进行以下调整:

将文本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环保话题:1-3段,第二部分未来主题内容:4-9段(见附阅读材料)。

具体操作如下:

① 为了更好地锁定核心主题,不给学生造成干扰,将第一部分环保话题部分删除;

② 删掉文本出现的有关未来主题内容的陈述性部分,更好地将重点聚焦在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和自己对别人观点态度的表达。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课前15分钟的接触了解到,学生对本话题很感兴趣。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过一般将来时态,但就本单元涉及的“未来生活”这一话题和对别人提出的想法持有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的表达方式比较陌生。作为六年级学生,能感觉出学生日常朗读训练有素,但是对jigsaw阅读的进行形式比较陌生,而且就某一话题展开自由讨论的练习较少。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依据个人经验对未来生活展开推测和想象;

2.运用scanning和skimming等阅读技巧,找出文中人物对未来生活的不同想法及观点;

3.运用所学句型表达个人对未来的看法,并运用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功能句对他人的想法表达意见并给出理由;

4.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畅想未来生活,展现想象力。

2.教学重点

对课文关键信息的提取、整理和归纳。

3.教学难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能对他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能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想法。

教学准备

1. 故事书

2. 课件

3. worksheet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启发思维,激发想象

【设计意图】呈现任务,激发学习动机,从情绪和知识上做好学习准备。

Step 1引出话题

教师利用课件,将学生带入未来生活的话题中,激活已有的经验,导入本课主题。

T: Have you ever imagined life in the year 2050?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it together.

【設计意图】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本课学习,通过交代任务“谈论自己眼中的未来生活”,给学生指出本节课努力的方向,以此激发学习动机。

Step 2激活经验

在黑板上贴出信息结构图核心词“Life in the Future”。

T: What do you think of?

教师将学生提到的信息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预设:robots, aliens, computers, flying cars, spaceships…

机动:如果此时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给出aliens作为示范。

【设计意图】从话题导入开始,通过信息结构图中心词“Life in the Future”,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发散思维。

2.获取信息,整理归纳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理解新知,策略性地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找读和归纳能力,处理教学重难点。

Step1提取信息

Activity 1 快速阅读教师介绍文本主要人物,请学生快速浏览故事书,捕捉文中信息。

T: Please read your book quickly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thing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设计意图】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文本,尽可能多地捕捉文中有关未来话题的信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Activity 2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将信息写在黑板上。

T: What things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机动:

1.如果此时学生没有回答,教师可以给出小组讨论时间。2. 对于文中的词匯modern cities, planet等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讲解。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关键信息,对学生的思维轨迹进行记录,引导构建话题词汇网,为后续表达做铺垫。

Step2整理信息

Activity 1 教师示范:教师交代阅读表格任务,并以Ann为例子,为学生示范如何获取信息。

T: Let's read about Ann. Which page shows Ann's idea?

学生找到Page 2.

T: We'll read page 2 and find out Anns idea. Then, we underline the sentenc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 about her idea. But Sue says: “I dont agree.” It means Sue disagrees. So first we underline this, then write Sues name here.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如何利用找读策略获取信息,为接下来的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支持。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划批的习惯。

Activity 2 学生小组活动:向学生介绍小组活动的步骤,指导学生逐步完成。

T: What about Ken, Sue, Daniel and Lisa? Now, let's finish the worksheet in groups

1) Choose one person.

2) Finish your part.

3) Share and finish the worksheet in groups.

4) Listen and check.

【设计意图】教师采取小步子的方式,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环节进行整体调控,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运用阅读策略独立完成worksheet的空间,又通过组内信息分享强化合作意识。整体回顾文本中人物的观点,给学生沉淀的空间。

Step3 反馈归纳

Activity 1 反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核对表格内容,同时归纳对他人想法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表达法。 I agree. So do I. I don't agree with you. I don't either.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对他人想法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用法,为后面学生与他人交流想法提供必要支持。

3.内化语言,关注功能

【设计意图】将表达方式在情境中予以梳理。

Step1 初步构建信息结构图

教师和学生一起构建信息结构图,引导学生总结图中的一级分支:Living Places 和Science。

T: Who thinks people will all live on other planets? What part of life is it about? What else are about Living Places?

【设计意图】在构建信息结构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话题的内容框架。

Step2 分享观点

教师带领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想法给出自己的观点。

T: Which idea do you agree with? Why?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的想法给出自己观点,初步运用语言,给语言知识的得体运用创设语境,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Step3初步构建思维导图(imagination map)

教师引出第三个一级分支Others(见板书设计),初步过渡到思维想象导图。

机动:如果在黑板上还未有归类的信息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总结在思维导图上。

【设计意图】Information map到imagination map的过渡,实现了学生从对文本信息的讨论转到对自己想法的讨论,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支架。

4. 综合运用,输出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给学生选择空间,充分尊重学生主体。

Step1再次激活

播放课件有关其他学校学生对未来畅想的观点。

T: My students have some other idea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Would you like to see?

【设计意图】再次激活学生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

Step2 激发想象,健全imagination-map分支(机动)

教师邀请学生想象,把学生的想法按不同分类写在思维想象导图的分支上

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设计意图】进一步完善思维想象导图(imagination-map),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Step3真实情景下的综合语用

Talk Show

教师邀请学生参加以 “Life in the Future”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1) Share your ideas or opinions in groups.

2) Show Time.

【设计意图】Talk show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个人日常观察和生活经验,综合运用语言完成任务。通过现场互动的方式为学生初步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提供语境,同时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强化学习兴趣和动机。

5.总结

【设计意图】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Step1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关注板书,利用板书上已经完成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梳理本课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在介绍未来想法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谈起。

T: From this lesson…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也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支持。

Step2关注情感体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出反馈。

T: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is kind of future?

6.Homework

Write your ideas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板书设计(见下图)

【设计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和感受未来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教学反思

回顾课堂上与学生们共同度过的畅想未来的时光,下课时还有些学生纷纷围过来跟我继续探讨课堂上没有表达的自己的看法,看得出这节课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也真正实现了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的初衷,从本课设计到最终目标的实现,有以下特点:

1.分层次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基于高年级学生特点,本课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教师对阅读难点进行讲解。

本课课文有六个角色,每人就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别人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于人物多,信息关系复杂和课上时间短的特点,本课采取了分层阅读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学习,通过3次不同目的与形式的阅读环节,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在阅读環节,首先请学生快速阅读,找到本课出现的有关未来事物的信息。其次,针对阅读文本信息量大,人物关系较复杂这个问题,我们采用小步子的方法,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阅读压力。最后,在总结完课文人物的观点后,再请学生读文章找到对别人提出的观点持有支持还是反对态度的表达方式。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分层阅读,降低难度的同时,还将难点信息进行了逐一的突破。

2. 分析、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要进一步教会他们如何将知识逐步有逻辑的进行构建,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Life in the Future这样一个较为抽象的话题,学生给出的都是不同范畴的较为零散的信息,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基于文本内容层层构建了以Life in the Future为核心词的Mind-map:首先,在学生了解到本课主题时,教师就将Life in the Future的中心词展示出来,并请学生思考看到本话题时想到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激励学生思维;第二步,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理解后,用导图帮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梳理,总结范畴词,如:Science, Living Places and Others;第三步,基于对文本信息的梳理后,教师邀请学生对未来生活进行畅想,给出自己的ideas,此时的导图已从基于文本的information map 转向了来源于学生思维的Mind-map,进一步完善思维导图的各级分支,力求帮助学生构建出对未来生活的一个较为清晰且有逻辑性的思维导图。

3. 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Talk show是一种学生比较熟悉的节目形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观点后,教师随机邀请部分学生参加Talk Show的活动,这种活动方式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小组格局,重新组成新组进行再次讨论,将传统的小组内练习编对话然后全组再在全班面前表演一遍的形式变成了真实而且自然的交流,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

虽然本课已经实现了设计之初的教学目标,但是也略有遗憾,由于是30分钟的课堂,所以给学生留白的时间和深入讨论的时间有压缩,反思本课应该细中求细,在时间分配上有更细致的安排,保证100%孩子不掉队。

王红,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教师,获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

点评 1

本节课是一节高年级的阅读课。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很好的突出了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工具性、人文性、语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基本理念。

1.突出对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最终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王红老师围绕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开放性的问题关注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后,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ife in the future?”,在学生自主阅读完故事后,教师问学生:“Which idea do you agree with? Why?”,在听完学生对未来的畅想后,教师问现场的学生:“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在这节课结束前,问学生:“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is kind of future?”。在所有问题的交流中,教师都能够耐心的等待,引导学生通过think it for 10 seconds,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放松、有安全感,又可以真正的让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进行真实的语言表达。

2.有效地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逻辑的建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的使用,是王红老师这次课的一大亮点。教师基于文本内容层层建构了以Life in the future为核心词的Mind-map。首先:教师布置快速阅读任务,找出文本中的孩子们提到的有关未来的哪些方面的内容,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构建到导图中,如:farm, planet, computer, robot。第二步:教师帮助学生将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提升,文本中提到的信息分别为:science, living places。第三步:教师将学生的想法也构建到导图中。这样设计在关注学生想像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同时,优化了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思维的轨迹,更为后面的产出talk show提供了语言输出的支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现场专家的一致好评。

3.突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主题是“畅想人们未来的生活”,教学内容中参与话题讨论的人物多,逻辑关系复杂。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阅读活动时采用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教师设计了学生自主默读、拼图式阅读、听读的方式,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入理解。第一遍读,学生通过快速找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第二遍读,教师通过jigsaw reading的阅读方式,独立完成worksheet,之后组内进行信息的分享。第三遍,通过全班性整体听读的方式,自己检测worksheet是否正确。总之,在本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的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自主阅读的策略。

王芳,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

点评 2

2014年5月我有幸现场观摩了全国大赛。纵观全国大赛王红老师的课,教师生动的语言和个人魅力、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独具风格的思维导图的使用、自主阅读模式的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在全场听课教师一次次掌声中结束了。作为一线教师回忆起王红老师这节课,令人回味无穷。

1.自主阅读留空间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基于高年级学生特点,王红老师采用了jigsaw reading的方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重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处理文本内容时,王红老师采用了三遍不同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一遍读都有不同的任务,在不同任务的驱动下,为学生提供了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的空间。比如在第二遍读的过程中,王红老师请学生以jigsaw reading的方式完成阅读表格任务,首先小组内每人选一个角色进行阅读,并在worksheet上完成相应的任务,之后小组内持有不同信息的组员进行初次信息分享,最后教师带领全班一起核对文本信息。在此过程中,既为学生提供了运用阅读策略独立完成worksheet的空间,又通过异质分组,使文本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最大化的分享,同时还强化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2.梳理导图促思维

小学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要进一步教会他们如何将知识逐步有逻辑的进行构建,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王红老师在本课中大胆尝试了思维导图的使用,层层建构了基于文本内容Life in the Future为核心词的Mind-map。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梳理文本中的information map(信息导图),之后转变到梳理学生头脑中的imagination map(思维导图)。由information map到imagination map的过渡,实现了学生从对文本信息的了解转到对自己想法的建构。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大脑中不同范畴的较为零散的信息,逐渐构成庞大的网络知识体系,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提供支架。

3.任务设置促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中倡导语言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本课最后环节,王红老师设置了Talk show的任务形式。Talk show是一种学生比较熟悉的节目形式,学生在小组内对未来生活进行畅想,之后教师随机邀请部分学生作为嘉宾参加Talk Show的活动,没有被邀请的学生作为观众在台下,使用手中的“想法牌”(红、绿两面,红色一面印有本课表示不同意别人想法的句子,绿色一面印有表示同意别人想法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嘉宾想法的同意与否。待台上嘉宾说完自己观点后,观众可以与之互动。此活动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体验成功、分享学习成果的平台,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真实而自然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邢艳利,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教师。

点评/ 王芳 邢艳利

指导教师:

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王建平、沈玲娣、王曉东、张鲁静 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王芳、郭玮、张雅林

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邢艳利

猜你喜欢
本课意图导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2:20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6:58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 03:45:44
第6章 一次函数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