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63年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在5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外国语学校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为教育目标,不断努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程度,重视发展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在全面构建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框架的同时,发掘学生的个性化潜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理想远大、热爱祖国、道德高尚、胸怀宽广、行为文明、气质高雅、外语扎实、学识渊博、勇于创新、学有所长、行知统一、脚踏实地、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南京外国语学校在祖国改革开放的良好大环境下,坚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办学理念,改革创新课程设置,坚持走融贯中西、文理并蓄的特色发展之路,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全球化背景下有关育人目标的思考
面对21世纪,南外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坚持以人为本,创设多元化的教育格局,造就我们中国自己的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胸怀、熟悉国际环境,掌握国际语言,通晓国际知识,具备终身发展的动力、能力、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人才。
探索中学教育国际化的道路
中学教育的国际化包括教育教学理念与国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合接轨,坚持立足本土、对外开放,拓宽办学思路,才能实现教育格局多元化,只有教育者的眼光放远,学生才能站得更高,学得更活,思想走得更远。因此,南外近年来努力创造国际化视野下的多元化的教育发展格局。
1.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融合中西方办学理念、课程、评价等
(1)与加拿大联合建立双学制、双学籍、双文凭中加国际高中。
(2)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开设国际A-level高中课程。
(3)开设了国际IB课程。
2.发展国际姐妹学校关系,增加多层次多方面国际交流
南外与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的四十所著名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如法国路易格朗预科学校。这是法国名人辈出的学校,法国前任总统希拉克、大文豪雨果、莫里哀等均毕业于该校。
3. 暑期夏令营
每年南外都要接待并送出近千人的师生教育互访团,交流形式有师生互访、英语教师进修、部分学科双语教师留学培训、学生半年至一年的交换留学以及短期夏令营等。
4.招收外国留学生和聘请外籍教师
南外也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学校。南外每年接收外籍留学生三十余人(友好学生交流主要采取homestay形式)。南外常年聘用外籍教师五十余人。多国师生交流所带来的国际化的氛围和南外独特的外语教学优势,为南外形成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教学小环境提供了良好条件。
5.培养双语教师
在江苏省教育厅的鼎力支持下,南外曾经委托英国曼城文法学校每年培养理科双语教师2—3名,同时通过引进GCSE课程,实现双语双向教学。同时,我们通过夏令营和其他短期培训项目培养自己的双语教师,目前艺术组的叶军老师,体育组的张熹老师等都可以用英语教授课程。
6.与国际一流大学或中学接轨
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不仅为我们引来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扩大了我校在国际教育界的影响。
构建独特的校本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方向,科学而丰富的课程体系是载体,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保证。如果說南外的外语特色和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为学生插上了飞向世界的翅膀,那么,牢固的学科知识、综合的学习能力、优异的个人素质则是支持学生终身展翅飞翔的实实在在的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现代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南外从优化课程体系和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进行的大胆的创新与改革。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南外提出“适当压缩必修课,增开选修课,规范劳技课,丰富活动课”的课程改革思路,校本课程设置由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外语课程+活动性课程四个板块构成。
办学50年来,南外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需要共创建规模系统化的校本课程五大类二百二十余种。南外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拓展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创造”20个字上。
1.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
除学校的显性课程外,我们注重许多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舞台,让他们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我,发现自我,珍惜自我,培养其更高品位的人文精神。南外积极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开发丰富多彩的活动性课程, 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充分展示自己才华和发展潜能的天地。如南外传统的“四节一周”,外语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活动周。南外有管弦乐队、合唱团、学生剧社、艺术体操训练队等多种兴趣活动小组。南外有各类年度活动,如:环城远足和环湖长跑;“足王杯”等足球、篮球、排球比赛;钢琴演奏会;摄影、美术、书法大赛、迎新年集体舞篝火晚会等。
南外不仅重视校园的美化绿化, 同时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艺术熏陶。因为校园面积比较小,我们在空间上利用校园的墙壁和角落“说话”,先后设计了中国韵,世界风,音乐角,星光灿烂,美德墙等,同时我们在时间上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通过校园电视台和广播制作了“小朱说校园”,“缤纷音符”,“午间旋律”等让学生们时时刻刻接受古代和现代东西方艺术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独特灵秀的气质。
2.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1)领导力课程
每年一度的年级、班级和校学生会竞选是南外校园最热闹、学生最活跃的时刻。竞选人、助选团、拉拉队精心策划组织,发布施政纲领,到每个班级竞选演说,或在全校范围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投身到了这场活动中。竞选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演讲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领袖才能, 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力。
南外从2005年开发模拟联合国课程,学校建设了专门的模拟联合国教室,配有先进同声传译设备, 该课程以拓展型选修课形式实施, 学校组织选拔,专人负责,专人上课,并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模拟联合国大会,使学生的国家公民意识和世界公民责任意识得到充分发展,并且培养他们的解决国际社会和国家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
(2)系列演讲课程和辩论课程
南外外语学科连续六年实行课前外语演讲制度并记入成绩,这种演讲逐步渗透到其他学科,如语文学科,艺术学科,甚至包括理科。
南外在高中年级设立了Harvard Debate課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南外有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辩论大赛,鼓励学生参加辩论,同时我们又有形形色色的课堂辩论课程。
(3)商业竞赛课程
政治组和英语组合作开设了商业竞赛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财商,以便能够增加他们未来的理财能力和面对金融危机挑战的能力。
(4)历史课程和国学课程
南外在高中开设了面向历史和我们自己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今天的社会问题,同时我们开设了丰富的国学课程,以便真正让学生具有中国人所应该具备的品格和人格。
(5)慈善爱心课程
南外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关心他人, 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爱心和爱心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南外每年组织学生帮助残疾人、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做义工,到街道、工厂和农村社会实践、学军等等。南外目前已经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助残先进单位”称号。
(6)科学素养课程
南外近20年来努力在保持外语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文理并蓄的教育教学目标,我们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加强理科课程建设和理科教师队伍建设,十多年来,我们在数理化生和信息学等理科课程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频频获得国家级和国际级的金牌。国际奥林匹克金奖八人次,全国一等奖100多人次,省一等奖500多人次,市一等奖400多人次。南外被国家授予“全国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优秀参赛学校”称号。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融贯中心,坚持文理并蓄的校本课程特色道路,为南外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元丰富的发展平台和渠道,每年从南外走出许多优秀的学子,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南外将继续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和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教育目标。面向21世纪,我们的战略目标是:继续加速多方位与世界接轨,把南外办成国际一流的名校。
董正璟,南京外国语学校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代表,江苏省人民基础教育家,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