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蚁族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4-07-04 15:18肖莉娇
科教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蚁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肖莉娇

摘 要 本文聚焦于“蚁族现象”。从“蚁族”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蚁族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入手,提出了解决“蚁族”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蚁族现象 蚁族 大学生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Ant Phenomenon"

XIAO Lijiao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nt phenomenon". From the meaning of "a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ant phenomenon", and start from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nt".

Key words ant phenomenon; an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ause; countermeasures

眼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快速递增,这一势头将愈演愈烈。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逼近700万,被称作“史上最难就业年”,而据《人民日报》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持续存在,一个被称作“蚁族”的群体现象日渐凸显,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当下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工作生活的艰难现状,也折射了当前社会的许多问题。

1 “蚁族”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蚁族”,得名于学者廉思的一本调查实录,指的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被称作“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的本质性特征与蚂蚁类似,即高智商、弱小和群居。具体的说,他们主要由处于22~29岁之间大学毕业生构成;大多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如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行业,还有的则处于失业状态;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大多数没有正规的劳动合同和“三险”等社会保障;居住条件差,主要聚居于人均面积不足10平米的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此外,该群体的特征还体现在对于未来充满期待、为实现理想抱以永不言弃的精神,尽管他们生存艰辛,居住空间狭窄,却依然坚持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奋斗;因为在各方面都于边缘,所以他们“弱小”,容易被忽视,但他们也很“强大”,如不重视,也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据近些年来对蚁族的持续调查显示,重点院校和高学历的蚁族数量呈上升趋势;蚁族群体的年龄亦有向上延伸的势头,反映出该群体的队伍在扩大,并且虽然他们还在坚持,但最终完成从蚁族到精英的蜕变这一理想也着实很艰难。可见,“蚁族现象”不容小视,他们的长期存在势必将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他们会在持续的就业难中带给后继的毕业生以及在校生消极影响,甚至更加印证了“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们会在长期边缘的生存环境下成为真正的弱势群体,滋生出一些负面消极的群体认同感,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探究出“蚁族“现象的成因,帮助“蚁族”脱困,实现他们的真正蜕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分析“蚁族现象”形成的原因

2.1 金融危机笼罩下经济的萧条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的经济基础本身比较薄弱,加上近些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呈现出不景气的局面,直接导致许多行业的经济利润下降,许多企业因此受到冲击,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因此,为了维持正常运转,有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了重组,有的企业采取裁员、降薪、减少或停止招聘计划等手段来压缩成本,因而,面临岗位的锐减“蚁族”不得不从事一些過渡性的职业。“蚁族”们选择聚居大城市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密切相关。东南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一线城市与二、三线等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在生活条件、教育环境还是医疗卫生等方面,前者显然优于后者,因而,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2.2 现存户籍制度的不合理

我国的户籍制度已沿用多年,但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它的弊端已愈发凸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它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局面使农村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相应的那些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经济适用房等权利也根本无法落实到非本地户籍的人群里,因而许多非本地户籍大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在居高不下的房价面前“蚁族”们不能享受大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福利,在报考公务员或者就业准入上受限,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上也不能享有本地户籍的同等待遇。

2.3 应试教育体制对于个人综合能力培养的忽视

近年来,也有相当一部分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充分就业,甚至这个数量在上升,从各种媒体新闻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则找不到工作”的怪现状,这充分反映了并非“蚁族”们的学历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他们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不得不反思当下的应试教育制度,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于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一个人的就业能力正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只是意味着对于书本知识的积累,还应涵盖专业技能、道德修养水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素养。

2.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倾向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功利化倾向也给大学生的择业观带来消极影响。据一份以全国8所高校的本科生为个案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类型分布”中,27.5%的人认为是国有企业,19.1%的人认为是国家机关;在“大学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中,分别有59.2%和34.2%的人选择担任机关干部和从事技术人员。可见,他们就业取向功利性较强,更倾向于从事职位高、待遇好的工作,而不愿在基层从事基础性的工作。当然,他们这种就业期望也源自父母辈所持有的传统观念。中国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或者走上仕途之路。因此,“蚁族”们之所以克服种种困难留在大城市,也是为了回应父母辈的期待。

3 解决“蚁族”问题的对策

3.1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等手段为“蚁族”们增加就业机会。这就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一些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和能释放更多就业机会的服务业,加大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能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等政策。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尽可能地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快大学生中小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和面向基层就业等政策的全面落实。因此,政府需大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基层地区的落后局面,建立起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持续性和发展性;指导和推进中小企业改革,提升其管理水平,使其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足够的空间;创造良好的环境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建立起一整套的信用服务体系,还要健全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以及建立专门的服务中心以切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政府还应重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着力改善“蚁族”的生存条件。近些年来,一些城市已在着手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如深圳在2012年就采取了户籍新政,让大学毕业生无限制落户,但在北京、上海等大量“蚁族”聚居的一线城市,户籍改革仍面临着许多问题。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就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了实施“三步走”的战略。相信随着这一战略的逐步实现,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住房、社保和医疗上受惠。此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政府应提供一定的就业补助,而对于部分暂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政府还应提供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险,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尽快就业。

3.2 高校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视就业指导,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就要求高校加快专业设置的改革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注重发展新兴专业和跨学科专业,在专业设置中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的比重,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借鉴一些已有的成功范例,探索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尽可能地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应的,高校要加大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比如实验室、工程实训中心的扩充以及相关设备的升级等,从而在硬件设施上为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注重师资力量的升级,引进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高级人才,提供教师到企业培训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衔接起来;改变现有的以考试为主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如采取撰写小论文、制作小发明和设计小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沿用考试的形式则应减少死记硬背的成分,增加一些对于知识多方面拓展及应用的考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难发现,高校的就业指导眼下还存在不足,多是以一学期或一学年课程的形式来实现;师资的缺乏和机构设置的不健全也容易导致就业指導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学校一方面应加大投入,完善就业指导的机构设置、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保证了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又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3 大学生应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努力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这就要求大学生能立足当下现实,改变现有的过于注重实用功利性的就业取向,在关注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特点尝试多渠道就业,如基层就业、中小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服兵役等。当然,要提高自身的就业机会归根结底就在于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和投身社会实践,在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同时,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的考验和探索中通过调整好就业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来实现。“蚁族”群体常为人称道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蚁族”最终也只能在理想幻灭的处境中自怨自艾。据调查显示,“蚁族”群体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他们宣泄压力的方式也主要依靠网络,甚至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参与过网络群体事件,这说明“蚁族”群体在坚定个人理想的同时,也应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从而合理释放压力。而且,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蚁族”们还应看到,学校教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仅仅只是满足于在校期间的学习显然是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蚁族”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业余充电的方式持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来探索改变自身现状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阳.论就业歧视的制度性根源——户籍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6).

[3] 李玉雄,邱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以全国8所高校本科生为个案[J].大学教育,2013(8).

[4] 吴延枝,胡晓军.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6).

[5] 穆晶晶.蚁族宣泄压力不能靠网络[N].保健时报,2010-03-11(006).

[6] 李雅儒,毛强.关于“蚁族”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2(4).

猜你喜欢
蚁族大学生就业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存在问题分析——以“蚁族”为例
“蚁族现象”的伦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