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珊
【文章摘要】
有人提出“国际旅游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的、文化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不同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国际旅游对当地居民精神、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会有负面影响,并解释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同样提出国际旅游对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保护方面也功不可没,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国际旅游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
国际旅游;当地居民;影响
1 国际旅游的发展对当地居民传统生活的负面影响
人类学家在19世纪末期开始,就开始对社会持续不断地变化进行归因。两种过程起了主要作用,第一是革新——从新的信仰到科技进步——由社会成员内部产生;第二是散播——新的元素被引进原有的文化。国际旅游就是一个散播过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将自己社会的信仰、习俗带入目的地,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互相影响。有人指出,“国际旅游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精神的、文化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旅游目的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下降、当地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被挑战。主要表现有:
第一,价值观、道德水平的下降
旅游开发进行之前,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理环境,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维系一个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伴随着旅游者带来的思想、文化冲击, 以及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驱使,旅游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产生了退化甚至遗失,甚出现了诸如卖淫、赌博、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第二,文化的庸俗化、商品化和同化
外来游客通常被充满异国情调的、奇特的当地习俗所吸引,但是这些传统仪式往往都包含了大量的象征性意义和历史底蕴,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能真实完整的被旅游者所理解从而人为的将文化庸俗化。
目的地的文化和习俗在吸引游客的同时,有可能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从而牺牲其精髓和内涵,使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当地的宗教仪式等成为一种非常商业化的活动。旅游纪念品的商品化已经非常普遍,大量复制、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会使传统的工艺技术被渐渐取代。
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在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势的社会常要被迫接受强势社会的许多文化要素,不可避免地要屈从于外来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国际旅游将第一世界的旅游者输往第三世界的目的地时,也同时输送了其强势的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地的文化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涵化或者同化。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许多丽江的小孩子已经只会说汉语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纳西语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第三,传统生活方式被打破
由于旅游者的进入, 旅游地经济发展, 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一方面, 旅游发展使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倾向旅游者。当地居民离开其生存的居住地或原本是生活来源的耕种土地。例如,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文化成为最吸引游人的卖点。当地居民为了获取利益以及生活的安宁迁出古城,为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
现代旅游者在旅游中试图寻求所谓“传统和真实”的东西。可是他们所发现的往往都是些再造的传统和舞台上的真实。在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既不同于旅游者居住地文化,也不同于旅游地原本地方文化的新文化。因此,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开始摈弃这种舞台化的文化,他们不愿意去专门为旅游者建立的大型商场,对当地居民常去的地方兴趣浓厚,并深入当地居民真正的生活中去。
2 辩证看待国际旅游发展对传统改变的影响
首先,示范效应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促使当地居民重新定位自己的生存地,当旅游者对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表示认同和赞扬时,会促使当地居民逐步意识到其传统文化的珍贵及其潜在经济价值,从而加强和复兴地方文化认同感和自尊感,自觉保护历史建筑物及自然遺址;当地的传统手工业会受到重视,在自尊感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技艺,进行具有创新意义的探索,推陈出新,实现了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的发展。
其次,正如旅游不是发展的万能药一样,一个社区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原因,不能将所有的变化归为旅游所导致。郭山提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历史过程,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在当下的“有用性”。也就是说,社区居民发展的愿望和自觉性是主要原因和内在动力。而旅游是一剂催化剂,加速了这个过程。史密斯在《主人和客人:旅游中的人类学》一书中讨论了旅游业对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史密斯认为,尽管旅游业的大量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本地的工业化和《土地法》的颁布实施。
3 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传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第一,合理看待改变,尊重社区选择。求变本身是一种合理的要求。一味的保护“原汁原味”是完全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上扼杀、剥夺传统地区的发展权。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适应,扬弃的过程,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这本身无可厚非。因此要充分尊重社区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社区居民对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自主选择, 即在社区自主的原则下寻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发挥媒介对构建真实性的作用。旅游者所追求的真实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真实是不同的,它不仅取决于旅游地的环境,还受制于游客对旅游地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体游客对真实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旅游经历和期望,因此,利用媒介的宣传内容、方式, 要充分利用媒介塑造与真实相符的、积极的形象,在游客心中构建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并存的观念, 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
第三,政府作为管理者, 适当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尊重社区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引导传统文化的正态发展。一是使传统文化从舞台上重新回归到生活中去;二是协调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更多的为社区居民考虑,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旅游发展成同向发展。
4 结论
国际旅游,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交际、沟通和传播,威胁了目的地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旅游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并且当地居民精神、文化和传统的改变不仅仅是受国际旅游的影响所致。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国际旅游的影响,并尽量减小其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龚胜生,熊琳.(2002)旅游犯罪学:定义、领域、方法与意义,旅游学刊,(2)17,15-21.
[2]郭山(2007).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性影响,旅游学刊,(4)22,30-35.
[3]李蕾蕾(2000).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深圳大学学报,(4),95-100.
[4]廖冬梅,张诗亚(2006).丽江的旅游开发对传统纳西文化传承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4)17,85-89.
[5]王德刚,史云(2006).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旅游科学,(20)4.
[6]王华,王荣红,韩斌,董少杰(2010).丽江古城真实性与商业化辨析,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6)4,96-98,107.
[7]张文(2003).审视阳朔旅游的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调查与比较,旅游学刊,(5)18,15-19.
[8]张晓萍(200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思想战线,(1)28,31-34.
[9]邹统钎(2004).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pp. 97-99),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