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婷
摘 要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是不同的,本文以《边城》为例,从选文编排、单元导语以及课后练习方面对苏教版和人教版语文教材进行对比,以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结合不同的教材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教案。
关键词 苏教版 人教版 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01-02
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作为我国当前使用较广的两套教材,在编排上各有其特点,一些经典文本也被共同选编在两套教材中。比较同一文本在不同教科书中的不同设计,对于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精神、领会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深入分析和把握选文乃至理性地审视教科书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边城》作为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扛鼎之作,被节选编入苏教版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但由于教材编者的不同教育教学理念,同样一篇文章的编排设计和教学目标也不同。
一、选文编排及前言、单元导语比较
《边城》位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活动体验专题,是一篇选教课文,被编排在“永远新的旧故事”版块里;而在人教版则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三篇,属于阅读鉴赏版块,是小说单元的略读课文。两个版本教材均节选了《边城》第三至第六章节。
苏教版的前言内容是:“慢慢走,欣赏啊”是一个“活动体验”专题,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是由名家名篇构筑而成的辉煌的文学殿堂,优美的意境,精彩的细节,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同学们在这里不仅得到美的享受,还将通过多种审美活动,去探索文学鉴赏的奥秘。
单元提示内容是: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寻觅和追逐……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仔细地品味美,品味情趣丰富的人生……文学鉴赏需要反复阅读与揣摩,方法、趣味等等都将会在这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和养成。
通过前言和单元提示,我们发现苏教版的教材解读突出的重点是让学生感知美,学会文学鉴赏,对于情节的分析比较淡化,且这些分析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鉴赏文章。因此《边城》的教学重点也在于其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是作者对“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的描绘。其所在版块“永远新的旧故事”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对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常读常新,不必拘泥于某个特定的主题或框架。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对话。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立体多维的美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能获得不同的美感,能让学生在感悟美的同时有自己不同的阅读体验,学会文学鉴赏的方法。
人教版前言内容是:“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阅读的课文,以名家名篇为主,也有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意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单元提示内容是: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品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虽然人教版和苏教版节选的章节相同,但是二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都有明显不同。人教版虽然也注意到了《边城》具有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这样的文学性功能,提出对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但其教学重点还是放在掌握小说的欣赏方法上,简单而全面地介绍了小说阅读方法:理解作者的感情,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快速了解这些方法,帮助学生鉴赏文本,也为教师的教提供了内容和方法。其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小说“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的问题。苏教版更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功能,将知识性目标融汇于情感、能力目标之中,教材编排强调的是指导性,给教师和学生更大的自由;而人教版更注重在方法上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把对知识目标的要求显性化,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更加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二、课后练习比较
课后练习既是对教与学的检测,也是对教的要求、对学的提示。教科书编写者通过设计练习体现自己的编写意图,对教学内容作出规定。练习也是学生对教师上课情况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练习的设计是教材编排的重要部分。以下是对两套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的比较。
苏教版:1.速读《边城(节选)》,结合文中插图,简述翠翠和傩送初次相见的故事情节。2.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点,并说出你的理由。3.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小说的环境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阅读下列三则学习材料,研读《边城(节选)》,鉴赏作品的环境美(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4.课后有条件的请阅读《边城》全文。
苏教版课后练习题量小而单一,便于学生操作,分别从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环境美方面进行设计,这与人教版单元提示不谋而合,提及到了小说体裁问题,也侧面提示了小说的阅读方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从问题难度方面来看,这些问题比较基础,是对学生文本掌握情况的一个简单了解,对于学生能力层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将这些可以出现在课前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放到课后练习中,也反映了苏教版教材对《边城》小说体裁特征的淡化。课后练习只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复习,学生只需要掌握小说的基本特征和文章的大概情节,对文章的欣赏和领悟才是学习本文的最大收获,也是编写者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结合《边城》散文化的特征作美文分析,对于小说体裁特征以及故事情节只需作适当分析。
人教版:1.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你能否从小说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2.《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平实、简明,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感受翠翠的心理活动。3.课外阅读《边城》全文,写一篇读书报告。可以围绕下面的几个问题(也可以自选专题)研读。
人教版课后练习设计与苏教版相比,理解性和应用性更强。第一个问题实际上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关于作者创作动机的论述则加大了问题难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也更高。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翠翠心理状态的变化的,这是教学难点部分,也容易被学生忽视,以课后联系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结合例句,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也降低了难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第三个问题中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全文,并且写一篇读书报告。这样的设计比苏教版要求学生课下有条件的阅读全文更容易引起学生重视;在三个选题中自选一个写篇读书报告,让学生更有方向感,要求更具体。同时这三个选题也围绕小说不同方面进行论述,将课内的选段与课外的整篇小说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方面来说,人教版的练习设计比苏教版更加丰满,更有张力和拔高性,也更适用于学生。
结合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苏教版的单元编排方式决定其在单元提示中不能涉及太多选文体裁方面的个性解读,而立足于整体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所选文章可能题材类似,体裁不同。因此关于选文文本特征的个性化解读更多地反映在课后练习和教师的课堂讲解中,每个单元的选文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鉴赏能力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这种编排方式虽然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由,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实际上更高。而人教版按选文体裁和语体进行编排,针对各种文体各个击破,引导学生掌握每种文体的鉴赏方法,从基础性知识入手,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在学生掌握文本后,进行理解性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逐层提高。总之,二者的设计各有千秋,人教版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苏教版则更重视创新。因此,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结合编者意图以及所要传达的课程理念,进行区别化的教案设计,使每篇文章都发挥其最大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教育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