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教学想到的

2014-07-03 15:51朱思光
化学教与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实验

朱思光

摘要: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八个必做的学生实验,文章针对其中之一的“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提出了教学中学生进行实验时的各个环节都应由学生独立完成。

关键词:实验;验证实验;二氧化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6-008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6.032

实验,单从字面意义上讲:实是指实例、实证;验是指检验、验证。简单说实验就是用实证的手段验证所要达到的目的。其过程包括明确目的、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并从实验原理和方法上给以提升,切实实现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益。

实验可以分为验证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我们课堂教学中有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和检验,属于验证型的实验。探究型的实验多数属于针对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采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的过程。“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应该是验证试验。

验证型的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直接让学生根据已学内容直接操作,照方抓药、照本宣科,也需要学生首先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老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制定一个规范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明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药品用量、安全问题等等,当然有些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有的可以采取温馨提示的方法告诉学生,学生就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了。操作过程中老师要及时观察、引导、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纠正学生不合适的操作,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规范操作。然后就是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单个学生操作和学生合作完成的实验,应告诉学生分别应该怎样观察实验现象,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尊重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针对不合理或不正确的实验现象不要急于给予否定,要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同时给予适当的分析和正确的指导。最后针对实验现象让学生得出结论或解释实验现象,这个过程切忌老师代替,有不少的老师 往往不等学生说,而是自己把结论给说出来,这样是非常不对的。做实验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也就是说整个实验都要有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通过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对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等等。

1. 教学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有:

(1)在给学生的学案中,过程宜粗不宜细。如操作步骤、特别是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得出部分,绝对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采取填空的形式。因为太细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同时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让学生做的实验老师你是否亲自做过了。这一点针对学生操作所用的时间、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对整体控制课堂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同样是收集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采用的盐酸的浓度、石灰石颗粒的大小、反应器的容积等,都对收集的时间产生影响。如果老师已经做过几次,对时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告诉学生大约什么时间可以收集满,什么时间进行验满操作,而不是让学生很早就在那里划火柴准备验满,做一些无谓的操作,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的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性质的检验;另一个则是反思交流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问题。

(1)在进行气体的制备之前,首先要对选择装置进行分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这在教材中有),然后分析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状态,就很容易得出需要什么样的反应装置;进而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出采取什么方法收集。至此就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气体了。其他的就没有必要再讲了。

(2)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检验,教材中主要涉及了四个实验。二氧化碳密度的检验、溶解性(包含酸性)、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以及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处理这几个实验时:应该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讨论、交流,最后老师规范学生的实验方案;可以逐个做、也可以两个一组做,然后让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最后逐个讨论现象及产生这些现象的结论。切忌每个实验都讲,并且讲的很仔细,这样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然后采取放羊式让学生把所有实验一气做完,显得课堂比较乱。

3. 本实验中反思交流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到此为止初中阶段作为气体的制备实验已告一段落,有必要进行总结,也是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内容的延伸和再应用。选择药品的依据,老师们不要仅从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廉价、速率等方面泛泛的讲,可以附加实验进行说明,如能产生二氧化碳反应有很多,补充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根据现象说明为什么不用碳酸钠和盐酸反应,速率快难以控制且碳酸钠比石灰石价格高;碳酸钙和硫酸反应持续时间短,收集二氧化碳少等学生容易理解。确定了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反应装置也就确定了。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和验满方法实际上都是利用气体的性质,这两个问题本质是一样的。

4.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讲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这个问题一方面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已经学过,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装置气密性的检验中悟出来;冬天做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效果不明显,有的学生采用搓手的方式给手加热,这是老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的很好的做法;从二氧化碳密度的检验以及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实验,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气体能够像水那样“倾倒”,让学生真实体会二氧化碳的存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实验
碳足迹,记录你的碳消耗!
色彩实验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将二氧化碳抓回来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