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及策略

2014-07-03 15:42孙婕婷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生命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意义

孙婕婷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适合生命科学的内容特性,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晰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更有助于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主科学探究;生命科学;意义;策略

现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宠溺、ipad的泛滥、网络游戏的诱惑中成长,动手能力较弱,这些都与现今素质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矛盾。对于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种植和饲养活动的时间长,课程时间长、每日常规动植物护理繁重,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以及渗透,可有效避开种植和饲养活动中的不利部分,发挥生命科学内容特性中利于观察、探究等思维发展的部分。

一、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由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它可打破年级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滨海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有70多个,坚持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服务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

(一)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有各种社会特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活动邀请人、策划人、领养者、栖息地导游、广告媒体人、活动有派发招待礼券、试吃名额、圣诞聚会、动植物摄影专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管理自己及别人,提高社交能力。

(二)体验各种情感,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生活是有喜怒哀乐、爱恶喜好的过程。小鸡病倒、乌龟残疾、蚕僵病、凤仙花白粉病、蚕产卵各种事件,让学生体验各种情绪,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是体验身边的生老病死的时刻,是学生灵魂壮大的过程。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阵地。“小牛顿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有多少特权就有多少责任,缺乏责任就丧失特权。学生安排活动,让孩子有“当家”的感受,各种锻炼习得各种技能、获得各种体验,形成一定的态度、价值观,成为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四)激发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活动推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周末放假,大部分动物被领养,伤病的动物、大水缸中的鱼、虾怎么办?动手创造新工具,孩子买材料,做“自动定时喂鱼器”、“自动定时饲养器”,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关注孩子的错误前概念

在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通过玩具、故事、科普书、卡通、动漫等对动物的习性和身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了,但在孩子的这些前概念中,有些想法并不真实。老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真实,从而构建他们正确的知识结构。

2. 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点

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随时事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如:2010年“食品添加剂研究”、“牛奶添加剂”、“膨大剂实验”、“蜱虫的危害”;2012年“环保酵素”、“隐翅虫探究”;2013年“旧鞋底做毒胶囊”;2014年“圆通夺命毒快递”等。

3. 关注孩子对社会的需要

以生命科学为内容,活动形式多、涉及范围广。如学生应征“职业”,自己策划活动、安排各年级领养动物、填领养单和收领养日记、学生带上“工作证”给栖息地参观者导游、指导低年级孩子写“栖息地漂流本”、为活动做广告(画报、广播稿、传单、班级电脑桌面等)、学生到社区派发招待礼券、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成员圣诞聚会、学生组织蚕的微摄影活动等,这些活动或多或少都具备了社会化的特征。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生命自觉意识、自我实现的学生

1.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开放、诚实、放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设法解决问题。举行“给孩子自尊”的综合实践活动:赞扬、小纸条、“高个子”蹲下交流、随时佩戴笑脸、签发“兑现的支票”,能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意识。

2. 接纳行为不当的孩子

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要知道,惩罚只会让他们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而我们致力于解决问题,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所以,我们要接纳这些行为不当的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其不良行为只是他的“生存模式”。

3. 角色转换让态度改变

如“小鬼当家”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相互管理,让学生更有机会,更投入,更有责任感。再如干部竞选轮换,让学生有更多的“可能”,学生中不乏“能让我做吗?”“我来帮你做”的现象,结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转换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具科学素养、能独立探究的学生

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参与学习,有助于培养独立探究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类似于国外的科学课,设定专题后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探究,让学生领悟研究结果,建构(包括修正)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但受时间、空间的制约,40分钟的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课堂外的观察——“领养制度”、家长指导可有效地填补这一不足(如下)。(四)转变学生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动力、做能自我评价的学生

1. 鼓励为主

口头评价多用鼓励少用赞美。鼓励是针对事的,评价者的鼓励,会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内省。赞美是针对人的,容易培养出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所以,老师应多用鼓励、激励孩子的语言,如:“我感谢你在活动中所做的。”“谢谢你的帮忙。”让孩子能够独立评价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想法和评价。

2. 及时点评

“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从学生视角写下的评语,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发给家长,让被评价人倍感亲切。

“表扬大画报”,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选出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由学生“广告媒体人”设计画报,粘贴在学校公告栏。

“红绿灯”,任何人看到有不文明的现象或值得学习的现象,都可以写在“红绿灯”的表格中(表格是长期悬挂在综合实践活动场地的)。

3. 探究过程评价

探究记录单上有5个“笑脸”可供孩子打勾,即使一个勾都没有,也是情绪的表达。教师不必强求,但需要跟进。从学生的情绪中可了解学生的喜好、选题的倾向、能力的倾向……教学生善用记录单的空白处和背面,用关键字的方法记录探究过程迸发出来的想法,让探究过程的评价延伸得更广。

(五)改变学生生活态度,发展终身学习愿望、创新精神的公民

在生命科学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们欣赏生命,珍惜自己,关怀别人,感恩惜福,乐观进取,他们在探究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敬畏生命。这样的“生命教育”便扎根他们心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享受生命。如学生在为鱼制作“自动定时喂鱼器”、为家禽制作“自动定时饲养器”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地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关爱。

综上,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转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评价方式和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有助于自主探究的开展,让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geophysics.学生社团[EB/OL].2014-02-24[2014-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4.htm?fr=aladdin.

[2]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3]张屹.小学科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旭,张文质.生命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适合生命科学的内容特性,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晰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更有助于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主科学探究;生命科学;意义;策略

现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宠溺、ipad的泛滥、网络游戏的诱惑中成长,动手能力较弱,这些都与现今素质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矛盾。对于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种植和饲养活动的时间长,课程时间长、每日常规动植物护理繁重,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以及渗透,可有效避开种植和饲养活动中的不利部分,发挥生命科学内容特性中利于观察、探究等思维发展的部分。

一、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由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它可打破年级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滨海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有70多个,坚持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服务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

(一)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有各种社会特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活动邀请人、策划人、领养者、栖息地导游、广告媒体人、活动有派发招待礼券、试吃名额、圣诞聚会、动植物摄影专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管理自己及别人,提高社交能力。

(二)体验各种情感,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生活是有喜怒哀乐、爱恶喜好的过程。小鸡病倒、乌龟残疾、蚕僵病、凤仙花白粉病、蚕产卵各种事件,让学生体验各种情绪,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是体验身边的生老病死的时刻,是学生灵魂壮大的过程。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阵地。“小牛顿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有多少特权就有多少责任,缺乏责任就丧失特权。学生安排活动,让孩子有“当家”的感受,各种锻炼习得各种技能、获得各种体验,形成一定的态度、价值观,成为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四)激发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活动推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周末放假,大部分动物被领养,伤病的动物、大水缸中的鱼、虾怎么办?动手创造新工具,孩子买材料,做“自动定时喂鱼器”、“自动定时饲养器”,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关注孩子的错误前概念

在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通过玩具、故事、科普书、卡通、动漫等对动物的习性和身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了,但在孩子的这些前概念中,有些想法并不真实。老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真实,从而构建他们正确的知识结构。

2. 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点

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随时事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如:2010年“食品添加剂研究”、“牛奶添加剂”、“膨大剂实验”、“蜱虫的危害”;2012年“环保酵素”、“隐翅虫探究”;2013年“旧鞋底做毒胶囊”;2014年“圆通夺命毒快递”等。

3. 关注孩子对社会的需要

以生命科学为内容,活动形式多、涉及范围广。如学生应征“职业”,自己策划活动、安排各年级领养动物、填领养单和收领养日记、学生带上“工作证”给栖息地参观者导游、指导低年级孩子写“栖息地漂流本”、为活动做广告(画报、广播稿、传单、班级电脑桌面等)、学生到社区派发招待礼券、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成员圣诞聚会、学生组织蚕的微摄影活动等,这些活动或多或少都具备了社会化的特征。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生命自觉意识、自我实现的学生

1.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开放、诚实、放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设法解决问题。举行“给孩子自尊”的综合实践活动:赞扬、小纸条、“高个子”蹲下交流、随时佩戴笑脸、签发“兑现的支票”,能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意识。

2. 接纳行为不当的孩子

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要知道,惩罚只会让他们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而我们致力于解决问题,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所以,我们要接纳这些行为不当的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其不良行为只是他的“生存模式”。

3. 角色转换让态度改变

如“小鬼当家”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相互管理,让学生更有机会,更投入,更有责任感。再如干部竞选轮换,让学生有更多的“可能”,学生中不乏“能让我做吗?”“我来帮你做”的现象,结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转换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具科学素养、能独立探究的学生

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参与学习,有助于培养独立探究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类似于国外的科学课,设定专题后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探究,让学生领悟研究结果,建构(包括修正)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但受时间、空间的制约,40分钟的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课堂外的观察——“领养制度”、家长指导可有效地填补这一不足(如下)。(四)转变学生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动力、做能自我评价的学生

1. 鼓励为主

口头评价多用鼓励少用赞美。鼓励是针对事的,评价者的鼓励,会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内省。赞美是针对人的,容易培养出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所以,老师应多用鼓励、激励孩子的语言,如:“我感谢你在活动中所做的。”“谢谢你的帮忙。”让孩子能够独立评价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想法和评价。

2. 及时点评

“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从学生视角写下的评语,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发给家长,让被评价人倍感亲切。

“表扬大画报”,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选出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由学生“广告媒体人”设计画报,粘贴在学校公告栏。

“红绿灯”,任何人看到有不文明的现象或值得学习的现象,都可以写在“红绿灯”的表格中(表格是长期悬挂在综合实践活动场地的)。

3. 探究过程评价

探究记录单上有5个“笑脸”可供孩子打勾,即使一个勾都没有,也是情绪的表达。教师不必强求,但需要跟进。从学生的情绪中可了解学生的喜好、选题的倾向、能力的倾向……教学生善用记录单的空白处和背面,用关键字的方法记录探究过程迸发出来的想法,让探究过程的评价延伸得更广。

(五)改变学生生活态度,发展终身学习愿望、创新精神的公民

在生命科学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们欣赏生命,珍惜自己,关怀别人,感恩惜福,乐观进取,他们在探究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敬畏生命。这样的“生命教育”便扎根他们心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享受生命。如学生在为鱼制作“自动定时喂鱼器”、为家禽制作“自动定时饲养器”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地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关爱。

综上,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转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评价方式和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有助于自主探究的开展,让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geophysics.学生社团[EB/OL].2014-02-24[2014-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4.htm?fr=aladdin.

[2]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3]张屹.小学科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旭,张文质.生命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适合生命科学的内容特性,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晰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更有助于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自主科学探究;生命科学;意义;策略

现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宠溺、ipad的泛滥、网络游戏的诱惑中成长,动手能力较弱,这些都与现今素质教育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矛盾。对于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种植和饲养活动的时间长,课程时间长、每日常规动植物护理繁重,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以及渗透,可有效避开种植和饲养活动中的不利部分,发挥生命科学内容特性中利于观察、探究等思维发展的部分。

一、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建构

综合实践活动由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它可打破年级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滨海小学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有70多个,坚持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服务学校文化建设为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意义

(一)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社会交际能力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有各种社会特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活动邀请人、策划人、领养者、栖息地导游、广告媒体人、活动有派发招待礼券、试吃名额、圣诞聚会、动植物摄影专题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管理自己及别人,提高社交能力。

(二)体验各种情感,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生活是有喜怒哀乐、爱恶喜好的过程。小鸡病倒、乌龟残疾、蚕僵病、凤仙花白粉病、蚕产卵各种事件,让学生体验各种情绪,是“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机,是体验身边的生老病死的时刻,是学生灵魂壮大的过程。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有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阵地。“小牛顿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有多少特权就有多少责任,缺乏责任就丧失特权。学生安排活动,让孩子有“当家”的感受,各种锻炼习得各种技能、获得各种体验,形成一定的态度、价值观,成为有一定科学素养的社会人。

(四)激发创新精神,让学生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活动推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校周末放假,大部分动物被领养,伤病的动物、大水缸中的鱼、虾怎么办?动手创造新工具,孩子买材料,做“自动定时喂鱼器”、“自动定时饲养器”,成为能动手改善生活的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已有经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关注孩子的错误前概念

在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通过玩具、故事、科普书、卡通、动漫等对动物的习性和身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了,但在孩子的这些前概念中,有些想法并不真实。老师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真实,从而构建他们正确的知识结构。

2. 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点

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因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随时事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专题。如:2010年“食品添加剂研究”、“牛奶添加剂”、“膨大剂实验”、“蜱虫的危害”;2012年“环保酵素”、“隐翅虫探究”;2013年“旧鞋底做毒胶囊”;2014年“圆通夺命毒快递”等。

3. 关注孩子对社会的需要

以生命科学为内容,活动形式多、涉及范围广。如学生应征“职业”,自己策划活动、安排各年级领养动物、填领养单和收领养日记、学生带上“工作证”给栖息地参观者导游、指导低年级孩子写“栖息地漂流本”、为活动做广告(画报、广播稿、传单、班级电脑桌面等)、学生到社区派发招待礼券、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成员圣诞聚会、学生组织蚕的微摄影活动等,这些活动或多或少都具备了社会化的特征。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培养生命自觉意识、自我实现的学生

1.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开放、诚实、放松的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设法解决问题。举行“给孩子自尊”的综合实践活动:赞扬、小纸条、“高个子”蹲下交流、随时佩戴笑脸、签发“兑现的支票”,能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意识。

2. 接纳行为不当的孩子

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要知道,惩罚只会让他们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而我们致力于解决问题,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所以,我们要接纳这些行为不当的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其不良行为只是他的“生存模式”。

3. 角色转换让态度改变

如“小鬼当家”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相互管理,让学生更有机会,更投入,更有责任感。再如干部竞选轮换,让学生有更多的“可能”,学生中不乏“能让我做吗?”“我来帮你做”的现象,结果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角色,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转换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具科学素养、能独立探究的学生

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参与学习,有助于培养独立探究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类似于国外的科学课,设定专题后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探究,让学生领悟研究结果,建构(包括修正)头脑中的知识体系。但受时间、空间的制约,40分钟的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课堂外的观察——“领养制度”、家长指导可有效地填补这一不足(如下)。(四)转变学生评价方式,提高学习动力、做能自我评价的学生

1. 鼓励为主

口头评价多用鼓励少用赞美。鼓励是针对事的,评价者的鼓励,会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内省。赞美是针对人的,容易培养出依赖性比较强的孩子。所以,老师应多用鼓励、激励孩子的语言,如:“我感谢你在活动中所做的。”“谢谢你的帮忙。”让孩子能够独立评价自己,而不是依赖别人的想法和评价。

2. 及时点评

“家校互动短信平台”,从学生视角写下的评语,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发给家长,让被评价人倍感亲切。

“表扬大画报”,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就选出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由学生“广告媒体人”设计画报,粘贴在学校公告栏。

“红绿灯”,任何人看到有不文明的现象或值得学习的现象,都可以写在“红绿灯”的表格中(表格是长期悬挂在综合实践活动场地的)。

3. 探究过程评价

探究记录单上有5个“笑脸”可供孩子打勾,即使一个勾都没有,也是情绪的表达。教师不必强求,但需要跟进。从学生的情绪中可了解学生的喜好、选题的倾向、能力的倾向……教学生善用记录单的空白处和背面,用关键字的方法记录探究过程迸发出来的想法,让探究过程的评价延伸得更广。

(五)改变学生生活态度,发展终身学习愿望、创新精神的公民

在生命科学的探究学习中,学生们欣赏生命,珍惜自己,关怀别人,感恩惜福,乐观进取,他们在探究中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敬畏生命。这样的“生命教育”便扎根他们心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享受生命。如学生在为鱼制作“自动定时喂鱼器”、为家禽制作“自动定时饲养器”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潜移默化地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关爱。

综上,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转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评价方式和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科学探究的开展,有助于自主探究的开展,让生命科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geophysics.学生社团[EB/OL].2014-02-24[2014-04-20].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4.htm?fr=aladdin.

[2]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

[3]张屹.小学科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黄旭,张文质.生命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研究生扫描电镜课程的探索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生命科学教育实践探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