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红梅
摘 要 图书馆延伸性服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论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是一种向读者需求延伸的动态服务。它包括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常规服务,也包括仅有小众需求的附加服务。常规服务和附加服务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广义论解决了狭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图书馆的服务属性由其所处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延伸性服务将适应当今国内经济体制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型图书馆服务形式。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侧重点不同。
关键词 延伸服务 广义延伸服务 常规服务 附加服务 相互转化
分类号 G252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
Xun Hongmei
Abstract Library extension services have narrow and broad sense. Generalized theory thinks that library extended service is a dynamic extension to the needs of readers. It includes regular services to meet the popular demand and also includes additional services of only a small minority group. Routine services and additional services are mutually transformed. Generalized theory solves the problem left by narrow theory. Library service attributes are decided by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of development. Extension service is to adapt to the new library services form of today's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worl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he emphasis of extended servic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should be different.
Keywords Extended service. Generalized extended service. Routine services. Additional services. Transform mutually.
1 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产生和实践探索
在中国,延伸服务的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而诞生的。延伸是向市场延伸,更确切地说是向市场需求延伸。上世纪80年代末,延伸服务率先从科技情报服务领域开始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实践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为延伸情报服务范围所做的尝试,建立经济情报信息总网[1];“中科院成都情报室课题组1987年在胆红素生产技术情报推广中从文献情报收集、技术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直到生产推广,开展了一条龙的情报服务,发挥了科技情报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之间穿针引线的作用[2]。理论方面的探索主要观点有:科技情报工作不仅要服务于科学技术,而且要积极向经济和社会领域延伸,满足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情报需求;用户第一,一切为了用户[3];以往地方情报机构坚持为广大科技人员和领导决策服务,今天应当把中小、乡镇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由单一的科技情报向经济、市场、管理等综合领域延伸”[4];由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服务,工作上由单一型转向多层次[5]。这一时期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理论探索还很少,只有一篇论文提到了“汽车图书馆”“午夜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新概念[6]。
上世纪90年代,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延伸服务理念被许多服务型企业接受,并从实践上进行尝试。与之相适应,延伸服务的研究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也大大扩展。通过从我校一站式检索中查到有关延伸服务论文85篇,其中涉及传统行业如运输(铁路、水陆联运、储运等)、电力和邮电等服务企业;涉及新兴行业如保险企业,互联网、数字媒体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企业性质的如产品质量监督、司法、管理等行业的机构和单位。这一时期,图书馆行业对延伸服务关注度也加大,查询到这一时期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论文11篇,涉及图书馆类型(公共图书馆、少儿馆、医学院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方法等内容,以及数字图书馆、在线图书馆等新概念。
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化的发展,新技术在图书馆的不断应用,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虽然并非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但企业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给了同样以服务为终极目标的图书馆很大的启迪。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范围空间在不断扩大,而且向纵深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图书馆业界对延伸服务的重视程度加深,特别是2007年以后,图书馆界每年都召开有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会议,学者们也纷纷投入到这项课题的研究当中,研究成果论文数量增加,2007年一年间图书馆延伸服务论文达33篇,远远超过了2000年至2006年7年间10篇的总量。2008年至2012年,发文数量连年增长,其中2008年71篇,2009年77篇,2010年68篇,2011年87篇,2012年93篇。与此同时,各类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也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而国外相关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研究要早很多,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Westbrook和Waldaman首次提出,并将此概念阐释为除参考咨询这一核心业务之外的图书馆其它服务。上世纪90年代后,他们又将这一概念做了新的界定:图书馆延伸服务是图书馆在馆舍之外提供的其它所有服务[7]。可能是由于时代发展和其他因素的限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只强调了空间意义上的延伸,事实上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时间和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延伸。endprint
2 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对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的界定仍无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一种观点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应该是超出图书馆常规服务的额外的、附加的、辅助性的服务[8]。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如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吴汉华等。吴汉华在《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含义与边界》一文中将图书馆服务分为基础服务和延伸服务两个部分。但笔者对图书馆延伸服务的认识有别于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延伸服务应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下简称为狭义论和广义论。
狭义论,正如前述学者们的观点:是图书馆常规服务之外的附加服务。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这种观点对常规服务和延伸服务的划分是静态、相互分割、互不转化的;另一方面它承认延伸服务和其它各种服务,如特色服务、定题服务、专题服务有交集,但相互之间的边界又厘不清,不便于问题的研究。
广义论认为:延伸性服务,顾名思义是一种向读者需求延伸的动态服务。它包括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常规服务也包括仅有小众需求的附加服务。附加服务又包含拓展服务(新项目)和保留服务(旧项目中)两个内容。如图1所示。
读者需求是服务延伸的最大吸附力。常规服务和附加服务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转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适应大多数读者需求的常规服务(或称基础服务)中的一些服务,因读者需求减少而服务量缩减,成为保留服务。读者需求完全消失的,服务也相应取消。相反,原来只有个别或少数读者需求的新项目拓展服务,如果读者需求持续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很自然转化为常规性服务;如果读者需求消失,则服务相应消失。在广义延伸性服务理念中,一方面常规服务和附加服务之间的性质是统一的,都是向读者需求延伸的。某一项服务究竟属于常规服务还是附加服务,由读者需求量的大小决定。二者之间所不同的只是一个量和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其他各种具体服务类型,如特色服务、定题服务、专题服务等,都是延伸服务的子集,都属于延伸服务。广义论很好地解决了狭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
3 图书馆的服务属性由其所处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的图书馆深受这种体制影响,围绕计划指令运作。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也应该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主体,图书馆的市场需求当然就是读者的需求。封建藏书楼以藏多用少,甚至只藏不用为特征;近代图书馆奉行向公众开放的原则;计划经济下的图书馆以计划指令为准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图书馆则应以向读者需求延伸为理念。如果给不同时期的图书馆特性做一下描述的话,则封建藏书楼为“封闭性”;近代图书馆为“开放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为“指令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图书馆为“延伸性”。当然上述只是各阶段图书馆最主要的特性,除此之外,在每个具体阶段,图书馆还具有其他次要特性。如封建藏书楼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封闭性是绝对的,开放性是相对的。
4 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彰显不同的延伸服务特色
4.1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特点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分布范围广,身份层次多元,所需资源内容相对宽、泛、浅,主要是以未加工过的纸质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数据库等一次性资源为主。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是从时间延长、空间覆盖面增加、读者群体多元化方面延伸。
从时间上延长服务:包括实体馆在节假日增加服务时间,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通过网上虚拟图书馆不限时提供服务,开通手机图书馆业务,使读者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服务。
从空间上延伸服务:包括实行总分馆制度,以总馆为中心,下设分馆,依托点多、线长、面广的分馆,形成对整个服务区域最大限度的覆盖。也可通过流动图书馆对服务未覆盖的空白区域进行延伸服务。
从服务更多的读者群体上延伸:特别注重向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延伸,如处于社会底层、低收入、文化层次低、居住地偏僻、外来务工等群体。
4.2 学术型图书馆延伸服务特点
学术型图书馆包括高校图书馆和科学专业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不同,学术型图书馆以读者物理空间范围固定、读者来源单一、资源内容专、精、深为特点。既包括一次性文献服务又包括加工型二次文献服务,还包括和其他馆建立的各种联盟,实现资源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共享。
4.2.1 向小众和个体延伸
研究型图书馆延伸服务不仅向多数人的需求延伸,还应一定程度上向高、精、尖群体的少数人甚至个体延伸,主要是少数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研究型图书馆这种向少数和个体延伸的新型拓展服务,服务受众虽少,但意义却毫不逊色,甚至更为重要,当然前提是这种小众或者个别需求是正当的、积极的、有益的、合理合法的。往往为多数人需求的服务是普通服务,少数人甚至个别人需求的通常是高端的,价值更大的,对国家贡献力更大的服务。专业学术水平越高的图书馆这种向小众延伸的拓展服务越多。近年来,随着大学城和新校区的建设,高校图书馆读者对时间和空间延伸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4.2.2 一次性和二次性文献资源混合服务
除了一次性文献资源服务,更侧重经馆员加工后的二次文献资源的服务。研究型图书馆可根据馆藏资源状况,结合教学科研需求、重点学科建设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需求,组织图书馆员、专家学者对本地区或对本图书馆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而形成馆员自主开发的、具有某种实际价值的知识体系,供特定读者使用。研究型图书馆还可以建设开发特藏文献数据库和重点学科重点课题、热点问题的专题特色数据库,本单位专家、学者库,本校硕博论文数据库等,为读者提供多元、特色、个性化的资源,也可以此来丰富本单位的数字资源。
4.2.3 组建图书馆联盟
组建各种形式的图书馆联盟,以方便馆际互借,实现资源共享,弥补单个馆资源不足的缺陷,是今后研究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图书馆联盟有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百链云图书馆等期刊资源图书馆联盟。
5 结语
延伸服务是适应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服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开放式的服务方式。随着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延伸服务理论也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不断完善的延伸服务理论将更好地指导延伸服务的探索实践活动。延伸服务是图书馆实现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