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华
摘 要: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上市公司,如公司与客户,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与雇员之间都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为此,研究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了委托代理的产生原因及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委托代理;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约束体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154-01
1 选题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了委托代理理论。作为企业理论的重要分支,委托代理理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却不容乐观,多家公司连年亏损。因此,找出上市公司内部经营机制的缺陷以及治理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当务之急,而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是解决这一重大问题的主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没有取得像西方经济学家那么巨大的成就,我国的委托代理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是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上。因此,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 委托代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委托代理问题是指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的预期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两者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不和谐甚至冲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同: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是委托人的目的。而代理人通常的目标是金钱、地位、空余时间、避免风险等,在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代理人才顾及委托人的利益。其次,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参与实际经营活动,他们没有收入、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真实信息,委托人无法获得相应信息,除非付出很高的成本。再者,委托人与代理人风险偏好不同,委托人偏好风险高且获利机会好的项目。但是,代理人没必要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去冒险,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放弃风险高的项目。最后,契约不完备,委托人在聘用代理人时要签订契约,此契约不能预料到将来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更不能明确的规定各种情况下各方的责任,这就为代理人谋求利益最大化提供了机会。
3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及治理对策
3.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1)有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控制”的具体含义是指独立于股东的经理层掌握了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并利用其与股东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公司战略决策中尽最大可能地为自己谋取福利,甚至与公司职工联手架空所有者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使所有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一种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从而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委托人对代理人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是上市公司避免“内部人控制”现象的有效途径。然而,国有股的股权主体是虚设的,国有股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占统治地位,作为最终委托者的国家却缺乏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督。这就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
(2)财务报表水分多,信息披露不规范,
财务报表数据是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信息的主要形式,很多上市公司采用各种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控以粉饰业绩,从而保住上市资格以及扩大融资规模的需要。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也存在着严重问题,一些企业为了上市而高估资产并虚增利润。有的企业隐瞒信息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信息披露的滞后使得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不能得到真实、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有的企业甚至在不同阶段发布一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这些都为代理人实现自身利益提供了条件。
(3)恶性分红或超能力派现,
上市公司的分红或者股息是企业的行为,是企业管理者、所有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博弈的均衡结果。如果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高于企业的盈利则可以定义为恶性分红。当今多家上市公司的分红派现是分光吃光,但是对于不同股东由于初股价格不同,派现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大股东的股价成本较低,而流通股是大股东的五十到六十倍,也就是说大股东投资收回只需要两年,流通股股东则需要一百年。对上市公司而言,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利润分配方式的影响,利润分配方式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巨大影响,那么恶性派现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上市公司内部人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3.2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努力解决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
(1)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了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尽可能一致,委托人应按规定的的契约分配给代理人一定的财产剩余索取权,使经营者分享利润,这种激励方式使得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股东,使经营者与其他股东形成了利益取向一致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公司在两权分离背景下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有效方法。
(2)设计有效的激励方案。对代理人常用的激励方案有职位激励如对权力的行使,有短期的物质激励如基本工资、奖金、年终红利等,有长期的股权、期权激励,当今这种激励机制被委托人和代理人所广泛实行。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期权是指管理者以事先约定的价格,当股票
市场价格高于制定价格时,购买者可以以市场价格卖出从
而获利。因此管理者会积极提高公司内在价值,从而提高公司股价,并可以从中获得收益。
(3)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自身资产的安全性,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以及防止舞弊、降低风险,而采取的各种相互联系制约的制度方法。内部控制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加强所有者、经营管理者之间权利及利益的合理分配,使各自明确职责,实现所有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
(4)建设经理人市场,强化代理人的外部约束。职业的经理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管理才能。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经验丰富和理论功底深厚。培养一个高素质的经理人市场,将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从经理市场上选拨公司经理,同时建立有效的经理层监督激励机制,健全经理人绩效考评机制。
(5)加强外部审计。加强会计、审计外部中介机构对企业的审核,从而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外部约束。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客户源,外部审计机构很有可能跟经营者“合谋”欺骗上市公司委托人的利益。这就需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同时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制建设。
(6)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范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不断的改造过程中,必须要加大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修改《公司法》,制定各种相关法律,健全经济法规。法律为委托代理双方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规则,兼顾到委托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法律规则的强制性,强迫委托代理双方严格遵守,违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在委托代理契约中的违约的一方,要严厉打击予以追究和处罚,强化法律对有关人员的约束。
4 总结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使得企业成为了一个大的契约合成体,而在契约中产生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委托代理理论讨论的是在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代理人的利己动机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激励约束博弈。因此,企业的关键问题在于委托人如何设计出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控制代理人的行为使自己的代理费用最少,最大化自己的效益。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对委托代理产生的原因以及上市公司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最后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二是完善监督约束体制。
参考文献
[1]陈敏,杜才明.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6,(06):76-78.
[2]任勇,李晓光.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对策及评析[J].经济问题,2007,(07):13-15.
[3]殷萍萍.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7):150-151.
[4]郑永彪,张磊,张生太,刘丹.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3,(05):63-69.
[5]吴新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112-116.
[6]王琦.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经济师,2004,(09):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