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思琦
(安徽师范大学)
筝,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之一,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优美的音色、独特的音韵、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现代筝曲演奏模式的探讨,就是通过对现代筝曲的创作与完成作品的演奏模式相结合的一种理论探索。
对现代筝曲演奏模式进行探讨,首先要了解现代筝曲作者的创作理念。现代筝曲最为重要的是作品的立意创新,具体可分为四个部分:
(1)结构与和声的运用:受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作曲家在借鉴西方现代音乐技术的同时也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重视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赋予古筝新的艺术生命力。在和声运用方面大都突破了民族传统的和声音响,给人以强烈的现代视觉效果。如《林泉》(叶小纲曲)这首作品极富现代气息,创作手法虽然自由但依然有着强烈的逻辑性。在和声运用上将西方手法与中国传统民族和声相结合,形成了新鲜的视听效果。
(2)创新无规律的定弦法:也就是创新的调式音阶。随着筝曲音乐文化创作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再也不能满足作曲家和演奏家们的表现需求。他们不断在乐曲创作题材及构思上突破,近年来出现了大批新颖的具有特殊定弦的新筝曲。如《箜篌引》(庄曜曲)采用了无调式定弦,旋律虚实相映,构筑了幻想绮丽的聆听并呈现出了诗中奇特景观的效果。
(3)音色的突破:在现代派风格筝曲创作中,作曲家和演奏家们有时会追求音响的特殊效果。如《晓雾》(王中山曲)中,泛音、捂弦以及结尾处刮月山的弦来模仿清晨在京城朦胧的晓雾。又如《西域随想》(王建民曲)(见图一)在快慢板衔接的部分运用了手掌击弦和面板等表现方式来模仿具有西域风情的手鼓,有一种新颖独特的音响效果。
图一
上图中的乐段左手部分模仿西域锣鼓点,双手敲击弹奏相结合,琴弦琴板共同发声,增加了乐曲的色彩。
(4)节奏节拍的复杂性:单一的节奏贯穿全曲已经不能满足众多演奏家和作曲家的需求了。除了在音色、结构、调式定弦等方面开拓创新以外,作曲家们开始从节奏节拍上进行创新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筝曲的又一特点。如《幻想曲》(王建民曲)中四分之三拍与二分之四拍的交替形成不同的强弱规律显现出了乐曲的动感。
现代筝曲的创作不仅是题材的扩大、音调的多样新颖,还在于作曲家们把一种高度尊重传统,又灌注着强烈现代意识的全新音乐思维观念引入筝曲创作。现代筝曲在与民族传统的古筝流派并存和对比的时候,兼容并蓄,淡化流派的创新风格,不仅具有了流派意义,还显示出了新的美学意蕴和审美追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筝曲作品的出现,在演奏模式上(双手技术和肢体语言)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探讨与变化。
技术上有左手和右手的创新:
(1)左手技术:传统古筝的左手“以韵补声”是利用左手在琴码左侧揉、吟、按、滑颤等技术表现出来的,其他乐器难以模仿这一点。这也是古筝的魅力所在。而在现代筝曲中对左手的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左手技术加入了与右手相同地位的点指、摇指、扫摇等同于右手的弹奏能力。如《晓雾》(王中山曲)中左右手交替的快速指序,以及大段的点指。又如《云岭音画》(王中山曲)中,左手摇指和轮指的大段运用,更加反映了现代筝曲的新演奏模式与其魅力。
(2)右手技术:在传统的右手演奏技法中,大、中、食指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无名指较少或用于支撑,并且多用“夹弹法”进行筝曲演奏。而现代筝曲对于每一根手指的独立性要求较高,大部分乐曲中都有了快速指序。摇指也从单一的大指增加为双指摇,或食指、中指摇。由单指变为双指、三指。
指法(如表一)的进步发展在创新演奏模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现代筝曲的指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勾、托、抹、大搓等。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丰富乐曲的意境,更加直观地给观众一种视觉效果,更强烈地表达出作曲者的目的。
表一 传统古筝曲目演奏时常用的指法
在演奏现代筝曲时,加入了许多新的元素(见表二)。
在乐曲《箜篌引》(庄曜 曲)(见图二)中,开头引子部分就加入了大量现代演奏手法。如谱,先是左手快速的指序,然后大面积的刮奏和引子结尾干脆而有力的扫弦,一气呵成。
图二
这种创新的演奏方式,能够表现乐曲的张力,在强弱方面能够与下一乐段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传统演奏法所不能做到的。
在演奏模式的创新中,肢体语言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演奏传统筝曲时,很少有肢体语言的交流,更多的是运用手指间的弹奏诠释乐曲。而在现代筝曲的演奏中,因为作曲时节奏、气息、气口、指序、强弱等的发展,需要肢体语言来诠释乐曲情感。如《箜篌引》(庄曜曲)中,开头引子连续的扫弦与第一段优美空灵的慢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光靠强弱无法表现出乐曲的张力以及“空山凝云颓不留”、“江河啼竹素女愁”之感。这就需要运用自身的腿部、腰部、背部、头部、胳膊、甚至是表情这一系列的肢体运动,来完成筝曲的演奏。这也是现代筝曲演奏的魅力。
现代筝曲的演奏模式没有一套固定的体系,因曲而异。想要完美地诠释一首现代乐曲,首先需要了解现代筝曲的创作,与传统乐曲比较其创作的创新之处,在音乐理论和技术方面的突破。然后再从左右手技术开始进行筝曲演奏,在有过硬的技术前提下,用肢体语言来完善筝曲的演奏。这样,能够最大化地演奏出优秀的现代筝曲。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也是筝乐获得恒久生命力的秘诀。现代筝曲作品吸收了各种风格流派的精华,在继承本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吸收和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巧,具有兼容传统、现代、古风、前卫、雅俗共赏的多元性,是现代人用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对古筝艺术进行的新创造。古筝新作品的出现对于古筝演奏技巧的运用、发展的作曲手法及艺术表现力的拓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凡之意义,相信这些有益的创新和实践必将带给古筝艺术更为远大的发展前途。
随着现代筝曲的创作不断出现,现代筝曲的演奏模式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感谢老师给予的启发与指导,同时希望更多筝友共同探究现代筝曲的演奏模式,用更加优秀的演奏来诠释筝曲。
[1]博客:古筝音乐的现代创新.http://hc19870714.blog.tianya.cn.2011-5-16.
[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学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