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鹏,初良勇,康文庆,孙战旗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现在物流同城化是伴随着区域经济同城化和大都市区经济一体化出现的,2005年深圳在《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同城化”,类似于国际上“大都市区化”和“城市群”的概念.目前,国内对“同城化”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学者持有观点各不相同,曾群华认为同城化是区域资源共享、产业互补依存、贸易互利共赢的区域一体化[1];秦广庆认为是经过行政手段促进多个城市之间功能互补、合理分工、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型经济体[2];李红、董超等认为是相邻城市间空间、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融合[3].随着对长株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同城一体化的研究[4],“同城化”的概念越加明确,可以认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经济体,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彼此间在经济、贸易、物流、产业结构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系统角度出发减少资源浪费[5].现代物流做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其进行系统的、统一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但国内学者鲜少将其作为一个独立体进行研究.基于此,笔者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的指导下,运用SWOT方法研究厦漳泉物流业同城发展环境,并依托于此提出发展对策及保障措施,以期为厦漳泉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几年来,为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经济进一步融合,方便三地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三地市都加大了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一大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动工兴建,使都市区内海陆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已基本形成以海港为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网络的布局和集疏运能力已开始产生规模效应,服务对台及辐射周边和中西部地区的物流通道建设日趋完善,整体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厦漳泉三市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区独特的交通区位,主要加快推进两大类型物流园区的建设,一是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如现代海沧、杏林、石湖等物流园区;二是针对本地主要产业特点和产业结构的专业性物流园区,如晋江围头物流园区、南安石井物流园区、晋江陈埭鞋业物流基地、浦口粮食物流园区、金峰物流园区、古雷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 (配送)中心作为企业集中办理物流作业的地点,近年来在都市区内也有了新的进展,其中,以连锁超市和生产资料分销服务为代表的物流 (配送)中心发展较快.一批专业性的物流 (配送)中心、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正逐步形成,主要涉及机电、钢材、化工、建材、烟草、汽车、石材、水产、果蔬等行业,医药、图书、邮政等物流配送中心也应运而生.
各城市也在积极建设和筹划本地区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包括厦门、泉州、漳州等各大城市都把信息平台规划作为物流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来抓.尤其以厦门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最具代表性,已走在国家同类行业的前列,不断加快电子口岸平台建设步伐,完成了物流数据申报系统、海关数据查询系统、海关电子关锁系统、进口货物检验检疫电子闸口系统、“提前报关、卡扣分离、实货验收”系统、海沧报税港区信息平台、翔安B型报税物流园区信息系统等平台和系统的建设.除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以外,各城市都在积极引导和扶持物流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政府设置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现代物流服务,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区域物流信息的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厦漳泉大都市区资源丰富、经济活跃,市场繁荣,蕴含着大量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需求,有潜在的市场优势.2010年以来,厦漳泉快速交通路网日渐完善,交通可达性大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往来,2013年三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15.65亿元,物流业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于此同时,厦门银行泉州分行、泉州银行漳州分行的投入运营,使三市资金流往来将更加密切.三市在信息流上也呈现同城化的态势,厦漳泉 (闽南)人力资源网开通,三市就业、失业信息登记实现联网;三市产权交易信息也实现同时发布.厦漳泉日渐优良的市场、经济环境给同城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厦漳泉大都市区各市,虽然有不少企业建立了物流信息系统,其中厦门市依托福建电子口岸建立了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但平台覆盖面还不够广泛,资源整合的效果还不够充分,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达到信息的高度共享.另外,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由传统的货代、船代、仓储和运输企业演变而来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当低,缺乏统一协调沟通,致使物流信息系统和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标准不一,难以实现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物流企业要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其开发的物流信息系统要涉及与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的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问题,加之物流业务的运作涉及与众多部门的协调,如银行、税务、保险、海关、检验检疫、交通、交管、外贸等部门,而目前这些部门的信息也无法共享,每个部门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甚至各自出台的政策常有冲突和矛盾的地方,制约了地区间经济的有机融合和区域物流信息一体化进程.
厦漳泉都市区经济高速发展,2013年GDP总量已达10 472.16亿元.各地区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并且相互联系的产业体系,厦门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商务会展、中介服务、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发达,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实力雄厚;泉州形成了石化、纺织服装、鞋业、机械制造等为主的产业结构,民营经济发达,经济实力雄厚;漳州市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以食品、机械、电子为主.而且厦漳泉经济互动频繁,分工协作日益紧密,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强,形成了配套日渐完善的产业集群,促使产业分工和产业集群朝着紧密型、实质性合作方向发展.
受厦漳泉大都市区经济总量较小、区域经济协作融合水平较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本都市区拟做大物流市场,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见表1,数据来源为各市统计公报2013).大都市区内相当一部分生产和流通企业仍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来,交给独立的物流服务单位运作,物流社会化程度低,致使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性行业,涉及多种功能和多个行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情况,各地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的各类证照审批等也都是各自为政,难以协调,同样也形成了区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对于物流市场资源有效整合不利.
表1 国内主要城市群2013年社会经济状况对比表Tab.1 Comparis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 in 2013 between main city groups
依托《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指导精神,以厦漳泉大都市区共同利益为基础,整合各市物流资源,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共同推进大都市区物流业朝紧密型、实质性方向发展,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共建共享机制;通过10~15年的努力,构建起厦漳泉大都市区统一、规范、开放、高效、创新、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大都市区现代物流业同城化发展,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条件.争取至2020年,实现物流发展全面同城化,使厦漳泉大都市区成为对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台湾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面向全国和国际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
厦门市定位 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即以国际物流为主、区域物流为辅,发展成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按照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围绕主枢纽港口、区域性枢纽航空港和保税港区建设,以建立与国际接轨、能适应厦门和周边腹地及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要求、具有强大物流服务能力和辐射力的现代物流系统为基础,以发展构筑口岸航运物流、优化制造业生产物流和建立完善城市配送物流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为重点,建成以国际物流为主,辐射全省以及内地周边省市的国际性物流中心.
泉州市定位 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即以区域物流为主、国际物流为辅,发展成区域物流的重要城市.按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依其具有特色的产业优势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形成以市域物流为基础,以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国际物流为方向,基本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成以区域物流为主,与海峡两岸、福建南北部地区乃至长三角、珠三角相衔接、互补、合作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漳州市定位 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即重点发展区域物流、兼顾国际物流,建成区域物流的重要城市.按照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农产品集散基地、工业能源及机械制造基地、海上贸易中转与货物储运基地的优势,依托以港口为龙头、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体系,积极开展国内物流业务以及部分国际物流业务,联接厦门、珠三角和长三角,沟通周边地区,努力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统筹谋划、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做好物流园区布局的相对分工,形成功能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问题.大都市区现代物流园区网络体系构建必须以都市区内产业集群、货物集散地、综合交通枢纽等相关资源空间布局为依托,以建成或在建的物流园区为基础,以新搭建的物流园区为切入点,结合物流需求合理整合物流园区资源,加强三市的沟通与协调,并以加快构筑国际转运型物流园区、区域枢纽型物流园区和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等3个层次类型物流园区节点为中心,实现物流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以都市区内电子商务、连锁商业、专业市场等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为依托,以城际配送需求和市域配送需求两方面为依据,合理整合都市区物流配送资源,在各市城区外围加快推进一批市级公共配送中心建设,再以城际专线运输企业为支撑,充分发挥厦门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物资集散和中转功能,形成以厦门为城际配送中转中心,泉州、漳州为补充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城际公共配送网络系统.与此同时着力推进各市城区中转分拨场站和社区集散网点的城市末端配送节点,以城市物流配送企业为支撑,尽快构筑市域配送服务网络,最终形成城际配送网络与城市配送网络无缝对接,构筑起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市级公共配送中心——城市末端节点”二级结构的都市区配送服务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充分发挥福建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平台的优势和龙头作用,最大程度上实现厦漳泉区域物流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产业基地信息平台对接(见图2),实现厦漳泉地区海港、陆港、空港物流信息共享.
图1 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配送物流服务网络图Fig.1 The network of distribution system service in Xiamen,Zhangzhou and Quanzhou
图2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Fig.2 Joint of public logistics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other system
建立大都市区政府间物流合作联席制度,由三市轮流牵头负责,定期召开由三市分管物流副市长、三市物流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省物流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制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同城化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区域一体化重大项目的实施.支持厦漳泉三市各自尽快成立物流行业协会,鼓励都市区物流行业协会、大专院校、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在都市区内开展物流行业交流与合作,规范市场秩序,维护行业利益.筹建“厦漳泉大都市区物流企业合作中心”,为物流企业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内开展跨区域的物流业务对接与合作提供服务.
厦漳泉三市要继续深化制定和落实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涉及重要物流基础设施、服务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联动发展、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拓展区域物流合作和增加港口流量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各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物流业的投入比例,运用该引导资金加大对社会公益、城市运行、技术改造等物流项目的支持力度.对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扶持,采用多种投、融资机制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信贷投入和融资渠道,支持物流企业发展.
各市有关部门要筹措物流培训专项经费,依托院校、中介机构对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在职人员开展物流管理培训,推动其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知识,树立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理念.积极创造条件,加快物流学科的学历教育,鼓励大都市区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各市有关职能部门要把物流人才列入专业人才的引进系列,并与其他行业引进的专业人才享有同等的各项政策优惠待遇,创造吸引各层次尤其是高层次物流专业人才的政策环境.
本文对厦漳泉大都市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环境和产业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厦漳泉大都市区现代物流同城化发展的目标,整体谋划区域物流同城化发展思路和相关保障措施,对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区域物流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此引导厦漳泉大都市区现代物流合作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融合和共同发展.
[1]曾群华.关于区域同城化的研究综述[J].城市观察,2013(6):85-95.
[2]李志清,王婷,吴继贵.厦漳泉物流同城化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0):29-04
[3]余颖,余辉.规划管理与咨询一体化的机制创新—以重庆市为例[J].规划师,2011(6):12-15.
[4]苏明,林俊杰.珠三角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策略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8):7-8.
[5]刘浩华,李振福.物流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