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培养的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开发初探

2014-06-30 07:23查伟华
关键词:高职院校

查伟华

摘要:纵观当前高职学院创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大多将目标放在具备共性的通识类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对集中化且兼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创业素质诉求层面的人文素质方面关注甚少,研究方向普遍缺乏焦点与时效。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探索,立足浙江,挖掘区域创业素质课程建设的内涵,从目标理念、课程内容、组织策略、实施形式、课程保障等五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挖掘各自的特点,开发建构基于素质培养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理论体系、运作模式、实施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业素质 创业课程

1 研究背景

创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创业课程则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的创业能力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和试验过程,尤其是对高职学院的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集中在工科和商科类专业当中,距离学生创业素质的本质提升尚有一段距离,对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缺乏深入分析,而立足区域,依托区域商文化特色,从实施途径及其实效性视角同时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研究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区域商文化特色,基于高职院校的典型特征,结合高职学院创业教育的现实状况,注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效分析,从理论与实证角度系统深入探索高职学院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及其实效性,以克服上述研究缺陷。

2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分析

2.1 高职创业教育现状。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主动意识、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其在技术和实践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为1.5%,而本科毕业生的创业率为0.8%,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高于本科院校毕业生。高职院校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毕业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按照国家对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统一课程规划,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规定创业教育为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是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高职教育本身就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激发学生思维,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另外,高职毕业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在创业之初难免会遭遇挫折,岗位适应能力较低,就业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因创业资金不足和创业规划不到位造成创业失败。

2.2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自主创业的优势与劣势。①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优势。相比本科类院校,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高职学生在自主创业能力培养上也具有很大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教育始终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并以社会发展需要为人才培养导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完美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也积极根据各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其针对性;二是高职院校始终将其办学定位为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进一步明确,也使高职毕业生提高了就业自我认知,找准就业方向;三是高职学生的实习期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接触企业,参加各种顶岗实习,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在实习中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②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劣势。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自主创业活动中,同样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受在校生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等的局限,很难争取到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创业项目,这就造成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二是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启动资金始终是困扰高职毕业生创业的一大难题,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始终无法满足高职毕业生的创业发展需要。

3 基于素质培养的高职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3.1 目标理念。高职教育在开展在校生创业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其教育目标,即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鼓励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创业,更不是要求学生放弃学业中途创业,而是通过学习创业课程,积极了解和掌握国家的相关就业创业政策,学习创业技能,增强创业信心,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职学生一定要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其兴趣和特长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道路,帮助学生及早进行职业定位,树立职业目标,增强职业意识。

3.2 基本原则。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其创业意识,提高其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而要想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其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一个系统的创业知识结构。另外,学校还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开展创业教育,在授课过程中从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出发,开展课程教学。在开展创业课程教学时,学校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即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在课程教学时要坚持素质教育这一主线,加强对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是专业性原则,即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高其专业能力,增强职业发展优势。三是差异性原则。创业教育不仅受创业环境、创业政策、社会环境的影响,还受地域差异、个体差异以及专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四是实践性原则。创业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创业,将创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当中。五是探究性原则。创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要符合可读性、启发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并将课程的探究活动逐步渗透进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3 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创业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时一定要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设置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创业课程,具体可打造以下四大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3.3.1 创业激情课程模块。①创业意识培养课程。该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授课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最新创业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打破原有的就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其创业观念。②创业环境课程。主要包括以校园文化环境为主导的创业人文环境、制度层面的创业舆论环境、结合校风学风建设的创业心理环境、以加强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创业心理氛围。学校通过创业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习惯,并积极规范自身创业行为。③创业价值观课程。在开展创业价值观课程时,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引导其积极思考,树立争取的创业价值观,以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

3.3.2 创业知识课程模块。①创业知识课程。创业知识课程主要指创业实践活动中所运用到的知识系统,它主要由创业专业知识、创业职业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等构成。学校在开展创业知识课程时,可以划分学习模块,分阶段进行授课,主要包括企业创办流程知识、创业历史和相关技巧等概述知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等知识。②非经营管理类知识。非经营管理类的创业课程主要包括了创业风险分析、创业技巧、行业规则、职业道德等理论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创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③创业技能教育。创业技能教育主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创业观念、创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加强风险预测能力的学习,提高其市场分析能力,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制定科学的创业规划。

3.4 实施形式。在制定创业教育课程时,除独立开设专业课程,加强课外实践锻炼,还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主题、多层次的实践创业活动,提高社会实践和实习环节在大学生创业课程中的比重,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在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的可行措施有双课堂结合。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方面集合进行课程设置。第一课堂主要指创业基础类课程。据统计,当前高职学院只开设了3门以下的创业基础课程课程,不具有系统性。不足以对大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创业教育。因此,应该充分利用高校各类资源,把创业教育的课堂引申到第二课堂,具体可通过开展社团活动、举办创业类讲座、开展创业计划相关竞赛等多种途径进行。积极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渗透,共同发挥作用。

3.5 组织保障

3.5.1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其普及程度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率,提高创业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宣传推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保证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主创业信心,同时还可以起到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注度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围,打破传统观念,将大学生创业转变为整个社会的责任。

3.5.2 改善创业环境。推行大学生创业扶助政策是决定创业质量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社会扶持,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扩大市场准入范围,重点抓好协调、落实、服务工作,专门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利益关系,保证各项措施贯彻落实,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另外,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放宽贷款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和自主就业,并可以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管理机构,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3.5.3 加大资金投入。从现实角度出发,资金缺乏其实是限制创业教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联合社会企业。“大学生创业”要纳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实现大学生创业“产业化”,即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来“经营大学生创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大学生创业”。

4 结论

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召唤,高职院校必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当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增设一批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建立与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配套制度,将创业教育自觉地融入到学校的整体育人体制中。

参考文献:

[1]李玉白,黄红焰,唐光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块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谭菊华,韩桥生,邱东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究[J].教育学术,2011(3).

[3]王长宇.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09(7-8).

[4]许进.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基于案例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9(4).

[5]黄文光.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基金项目:论文系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KG2013757),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改招标课题(ZY201308),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招标课题(13GJ0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