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与探讨

2014-06-30 07:23杨亮
关键词:实践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

摘要: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陕西经济高速发展及企业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抓好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设施与基地的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方面及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导向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改革

1 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背景

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成立,西咸一体化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对于陕西省来说,尤其是西咸地区,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将会全面带动产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时期成为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源素质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得以进一步的提高,职业教育一方面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支撑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通过进一步升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制造业,加深了机械自动化、电子技术等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且影响该专业的专业要求,以及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学生技能素养等,并且对其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采取各种措施实现课程内容与现代生产技术之间的无缝对接,进而满足陕西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机电专业的实践性,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教育教学体系侧重点不是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岗位技能。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

2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单一的教育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教材过于陈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知识、技术等仍在不断地更新。因此需要调整或缩减教学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相互对接,这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课堂上完成理论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知识过于抽象,上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敏感元件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通常情况下只局限于结构原理图,根本无法接触到具体的实物,无法彻底地了解元器件机械机构及工作原理,进一步削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不牢靠[1]。

3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3.1 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改革实施举措

遵循国家、省教科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根据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安排,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3.1.1 机电一体化专业内涵

从学科角度来看,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于一体,这种集结并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将机械本体、电、气、光电器件等组成产品或设备,可以说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自动化的控制系统[2]。

3.1.2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专业+实体(公司)+师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倡导并推行个性化教育,采用“精英型”和“实用型”的培养方案,对人才进行分层次培养。通过在校内开设相应的“试点班”、“订单班”等,与用人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和完善跟踪反馈机制,综合评定毕业生的质量[3]。

3.1.3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领域人才岗位的能力

根据专业发展与市长需求,结合往届毕业生的分布,总结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分析表:

表1 机电一体化专业岗位分析表

3.2 主要课程设置

建立专业核心课程,细化教学模块单元,同时对每一教学模块所承载的作用进行确定,全面实施理论结合实操的考核办法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培养,进一步使学生获取相应的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对主干课程进行整合,建立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职业核心学习领域和职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在建设核心课程的过程中,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采用“项目(任务)引领”的方式,形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确保专业深度的递进性。优化、改造学科间重复部分与交叉点,并重点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和衔接性,消除重复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3 突出专业核心证书,搭建人才桥梁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专业核心证书培养制度,同时该制度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以机电一体化高级工证书为核心证书,数控车、数控铣、电工中级证书等相结合的方式,即使学生明确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又能够有基本的技能,并且熟悉行业的运作流程,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教材建设

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来说,通过设置指导委员会,论证专业主干课程,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自编实践实训的方式,进一步对教材进行补充,不断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组织引进一些先进的教材,经过一系列的引进、消化、吸收,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将引进的教材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另一方面为编写相应的教材提供参考。

3.5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现培养计划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就包括了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采取措施确保师资队伍的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同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3.6 建设实验实训基地

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课,在安排实践教学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原则主要包括:一是保量。实践课的课时量通常情况下在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中占50%以上,展现职业教育的优势。二是适时原则[4]。根据教学模块的实际情况,及时组织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3.6.1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的统一要求,同时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主干课程,进而统一配备实验实训设备。目前,学院已建立多个实验实训室,并充分利用“校中厂”实践教学基地,最大化发挥实训实验场所及设备的作用,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理论讲授与实习操作,确保顺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

3.6.2 校外实训基地

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学院与亿滋中国、西诺牙科等多家著名工资成立“订单班”、并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聘请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等进行指导;另外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快的胜任企业的岗位。

参考文献:

[1]张谦.浅议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1(23).

[2]胡晓岳,冯宁.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6(32).

[3]冯建平.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科技,2009(02).

[4]张锦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26).

作者简介:杨亮(1984-),男,陕西咸阳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技术。

猜你喜欢
实践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