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视角的管理科学化探析

2014-06-30 13:20马治海姚烁
关键词:管理科学人本主义人性

马治海+姚烁

摘要:管理科学从根本上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在管理实践中体现为“人本主义”管理,它内涵着正确地认识人,合理地用人,服务于人、发展人三个内在统一的环节。正确的认识人是管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用人是管理科学的关键;服务于人、发展人是管理科学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管理科学 人性 人本主义

“科学是人类的创造,而不是自主的、非人类的或者具有自身固有规律的纯粹的‘事物,科学产生于人类的动机,它的目标是人类的目标。科学是由人类创造、更新以及发展的。它的规律、结构以及表达,不仅取决于它所发现的现实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完成这些发现的人类本性的性质。”[1]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发展离不开对人类自身的把握,而只有充分把握人性的管理,才是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管理不偏离轨道,实现其终极目标。20世纪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证实,单纯以科技理性主义为指导而忽视人文精神的管理思想及管理实践最终不可避免的引发诸多矛盾与危机,如:人机矛盾——“人是机器”、人的异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衡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心理危机、价值危机、情感危机、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等。这些危机使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间性类存在方式丧失,进而使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因此,人学成为21世纪的显学[2]。管理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人本主义的管理范式,才能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实践的发展。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强调在管理实践中“以人为本”,但它不是简单地仅仅把人看作社会发展的资本,而更为重要的是把人看作社会发展的根本,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和服务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正确认识人;二是合理地用人;三是不断地发展人。三者三维一体,相互关联,互为促进,贯穿于管理实践的始终。

1 正确的认识人是管理科学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什么?这原本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然而,管理学的实践证明,管理学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离不开对人性的更加全面地思考。“管理者如何开发人力资源,树立何种管理思想,制定何种管理制度和原则,采用何种管理方法,建立何种组织结构,都与对人性的假设有关,正如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克雷戈所指出的:‘每项管理决策与措施,都是依据有关人性与其行为的假设。”[3]纵观中西传统思想文化对人性的思考都是建立在抽象的思维基础上,得出的是种种抽象的“普世法则”。中国古代哲学以“性善”、“性恶”及“性三品论”等思想为基础,从而形成了“仁政”“德化”、法制”及“德政”为主,法制为辅等治世之道。近代的西方管理学家也提出了多种人性假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以及“Z理论”假设。

一般认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及其同时代的法约尔、韦伯等人的管理思想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强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并赋予金钱刺激,这种管理思想及方法也被形象地比喻为“葫萝卜加大棒”式管理。与泰罗等人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不同,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从人的社会性需要出发,提出了人际关系和非正式组织理论,该假设认为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提高人的士气成为新型领导的主要职能。到了20世纪40年代,以马斯洛、赫茨伯格和阿基里斯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实现人”假设,他们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已满足的需要不再成为管理中激励人的因素,相对于金钱、工作条件等,健康的人更倾向于追求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实现自己价值及抱负,因此,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激发员工的潜能是有效管理的关键。“复杂人”假设是由雪恩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思想精髓在于权变,即根据环境的变化,管理者应采取灵活机动、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方法与策略。而“Z理论”则是1981年由大内提出的企业文化管理,强调成功的企业管理离不开信任和亲密关系。

传统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是与当时的生产发展及人类认识能力相适应。社会的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也表现在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提高。黑格尔就指出,“每一个哲学都是它的时代的哲学,它是精神发展的全部锁链里的一环,因此它只能满足那适合于它的时代的要求和兴趣”。当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充分的把握人性。因此,我认为,结合时代特征对人的重新审视,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①从人的生物特征和存在方式来看,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及人的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人作为一种生命体,有其机体的机能构造及机体机能原理,人的行为特点、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生理习性,都是人的自然属性;而人又是作为一种类存在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协作、交流、交往、沟通及归属、尊重、成就等社会需要属于人的社会属性。与动物相比,人还具有精神属性,其表现为人不仅生活在自然世界的此岸,而且还生活在理想王国的彼岸,人的行为受到人的价值观、社会文化认同等规范的调节。自然属性是人赖以存在及维系的基础,而存在方式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精神属性是人生存的价值观基础及动力源泉。②从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来看,人的本性在于人具有理性,是按照理性原则来行事的,而人的理性是多重理性的统一。当代社会批判哲学家哈贝马斯批判了传统科技理性及韦伯的工具理性行为,提出了“交往理性”[4]。他指出人的行为是一种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一种内涵了“认知——工具理性、道德——实践理性以及审美——实践理性”的多重合理性。人的三重理性表现在人在社会实践实践中与三个世界发生关系——正确地处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③从人生过程来看,人性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和可塑的。管理学家阿吉里斯就指出,个人的个性有一种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趋势,这就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存到独立,从只会少数行为方式到掌握多种行为方式,从飘忽不定的兴趣到专注的兴趣,从只看眼前到着眼于过去与未来,从缺乏自觉到自觉自制。孔子也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可见,人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科学人本主义人性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征订征稿启事
逼近人性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功能与人性
2015年《管理科学》总目录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
《现代管理科学》杂志理事会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