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颖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凡一所充满活力的学校,支撑它的一定是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但留心周边的教育环境,我发现不少组织者为了活动而活动,在制订方案时较多考虑的是快捷简单,使本来有意义的活动成为少数人参与的过程。我也会发现一些学习优秀的孩子能受到老师更多的青睐,从而获得了较多的展示机会,成为校园活动的主角。如何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让尽可能多的孩子享受校园活动的乐趣,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呢?笔者以本校组织的两次主题教育活动案例作比较,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 多份悉心,让平凡的教育活动更有意义
书画比赛是校园中常见的一种活动,但不同的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活动案例1】
方案:要求各班在规定日期前上交孝德主题的书画作品1~3份,参与评比。
实际情况:班主任把任务落实到班级中几个书画尖子生身上,指定完成日期。
活动分析:书画比赛原是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特长学生,却成了班主任的一项任务,仅仅三五个同学参与,其他同学甚至不知道学校有此项活动。可以说,这样的活动只能成为校年度考核的一项备检材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毫无益处,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
【活动案例2】
方案:一、二年级亲子现场彩绘酒坛活动。要求各班有兴趣的家庭自愿报名,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现场绘画比赛。三、四年级“百人同写‘孝”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寻孝德文化,读孝德故事,集“孝”不同字体,写好“孝”字。五、六年级学生要践行“孝”字,通过说孝德话、行孝德事、写孝德日记、编孝德小报等展示成果。
实际情况:一、二年级家长参与活动积极性很高,活动那天,家长、孩子们在阳光下穿上围裙,手拿画笔,画得不亦乐乎。三、四年级同学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孝文化,搜集了各代书画家书写的风格迥异的“孝”字,通过临摹学习,书写了虽稚嫩但颇具特色的“孝”,感受到了汉字的独特文化,也培养了孝德之心。五、六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要求下,坚持每天行孝德事,通过给父母盛饭、帮父母洗碗、敲背等细微的小事入手,记录好心情日记,并齐心协力把孝德感悟、收获编进小报,深深体会到了敬老爱亲和同学合作的快乐,同样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活动效果。
【反思】 悉心的教育行为可以开掘一个个崭新的教育意境,把校园的事情做得值得回味。在案例2中,教育者能充分重视教育活动的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教育活动富有吸引力,更加适应、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从而提高了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可见,对于教育者而言,首先应转变观念,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多一份悉心,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层次地设计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学会放手,让校园活动折射学生灵动的智慧
学生是校园里的小主人,教育者要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积极投身校园活动。
【活动案例1】
措施:划分校园绿化带,成立班级管理责任区。在绿化区插上“爱护树木”的警示牌。
实际效果:一块块绿化带成为班级管理责任区后,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但时间一长,打扫的同学明显懈怠,看来打扫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或者为了完成值日的任务。教育效果甚微。
【活动案例2】
措施:开展“绿草坪 金手指”主题教育活动,具体操作步骤:(1)发出全校征集令,只要热爱绿色,愿为学校服务的学生,均可报名成为“金手指”,成为一块绿草坪的主人。(2)召开“金手指”会议,明确每个学生的管理职责。(3)设计个性化“金手指”名片。完成后由学校统一制作安放在草坪。(4)根据表现评比最佳“金手指”。
实际效果:孩子是最天真纯洁的,在他们心中,能够成为一名“金手指”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所以报名人数往往能超出预期。自此,校园中的每一块绿化带都有了自己的小主人。他们有活动记录本,有自由进入草坪的特权,有劝阻同学践踏草坪的职责……满满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热情,几乎是一吃完饭,他们就来到自己的管辖地,在低年级小朋友仰视的目光中骄傲无比地进入他们的领地,睁大眼睛寻找躺着的纸屑;他们热情洋溢地观察花木,给它们制作别致的名片;他们天真烂漫地摆好姿势,等待着老师拍下活动的照片……校园的绿草坪有了这群快乐的小鸟,更加生机盎然。
【反思】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群被父母宠坏了的“小太阳”。可是,这些“小太阳”充满活力,都有一颗想展示、想证明自己的向善之心。作为教育者要学会信任学生,多给学生们创设锻炼的机会,及时跟进指导评价,添加奖励机制,总有一天,他们的潜力会让我们大吃一惊。案例2中,教育者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自己报名、设计名片、特权管理,因为“我要做”,所以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一切都那么全心付出。
上述两个简单的案例对比,让我们发现:原本平常的教育活动因为教育者多了份悉心而生成了精彩,原本枯燥的教育活动因为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而焕发了活力。可见,教育需要智慧,需要用心,更需要我们生生不息的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