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红
【中图分类号】
G64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313-01
社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統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行为的改变、。如何做好社区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社区门诊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社区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报告如下。
1 健康教育的形式
1.1 门诊咨询 门诊导诊、分诊、咨询等岗位的医护人员适时地做好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
1.2 宣传展板:在门诊各候诊区设置各科介绍专栏,介绍各专科特色、各专家特长以及多发病、常见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营养健康、用药常识、康复锻炼、预防保健知识、文字通俗易懂还可以利用板报开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三至五天更换一次宣教内容,也可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
1.3 闭路电视:在门诊各候诊区设置闭路电视,将疾病的防治、护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科普知识以及特色专科、新技术新项目等通过录像带在正常开诊时间滚动播放,可直观生动地播放各科室专家讲解疾病及相关知识。
1.4 健康讲座:社区门诊部应定期或不定期请相关专科的学科带头人主讲常见病、多发病或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将医学理论与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相结合,使人们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自我防护能力。[1]
1.5 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处方:社区门诊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手册,摆放在各诊区和门诊大厅醒目处免费向病人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内容简明、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满足患者防病治病的各种需求,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2 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
门诊患者具有流动性大、在门诊停留时间短、所患疾病各不相同等特点。这些特点使门诊的健康教育具有很大的被动性,为了掌握门诊的健康教育的主动权,减少和克服被动的局面,由导医护士专门为其进行指导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2.1 就诊前教育: 患者一进入门诊大厅,健康教育便可进行。导医护士主动热情迎接,介绍周围环境、指明就医方向;分诊护士耐心仔细地询问病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注意说话的技巧和动作姿态,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且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正确分诊;在候诊区,导诊护士主动为患者介绍坐诊医师情况,及时告知各诊病进展情况,对一些多发病、常见病随机给予指导。
2.2 就诊中教育: 在整个诊疗过程中,随时与病人进行面对面交谈,针对病人最关心的问题及他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不失时机的进行必要简短的解释说明、指导安慰。[2]
2.3 就诊后教育:患者诊治结束准备离开前,护士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宣教。如对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及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教会患者和家属自测尿糖;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戒烟、控制饮酒等;对慢性胃炎患者指导进食细软易消化,避免进食生冷过热或粗糙的食物,避免和控制情绪激动等精神因素引起的不良行为。力求患者和家属能掌握,尤其对服药时间、方法、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心理调节、复诊的时间及同社区医院的联络方法做到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就是为了在人群中普及卫生知识,使患者了解并掌握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通过健康知识的宣教,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从根本上把普及卫生知识落实到实处达到健康教育宣教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杰,鄔小薇. 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与策略. 中国社区医师, 2004,(20)
[2] 杨红. 浅谈基层医院门诊健康教育特点[J]. 中华医学丛刊, 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