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粘膜划痕术治疗鼻出血70例体会

2014-06-30 19:25朱旭晖
药物与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鼻出血

朱旭晖

摘要:

目的:对于反复鼻出血,使用鼻腔填塞术及其他各种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行鼻中隔粘膜划痕术治疗鼻出血达到止血的目的。方法:对7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讨论、总结。结果:对70例反复鼻出血患者经过仔细检查出血部位,给予相应止血,均达到止血效果。隨访6月~12月,治愈60例,好转10例,效果显著。结论:鼻中隔粘膜划痕术治疗反复性鼻出血操作简单,范围局限,病人痛苦小,方便易行,疗效肯定,在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出血;鼻中隔粘膜划痕术;Little's区

【中图分类号】

R765.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5-0129-0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秋冬季气候干燥时易发,由于它的病因复杂,可能是鼻病或者是全身性疾病引起,轻者可自行填塞止血,重者大量出血,处理不及时,可造成患者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对70例鼻中隔前部易出血区病人,经多次采取局部压迫,硝酸银烧灼,微波治疗无效的患者,我们采用鼻中隔粘膜划痕术,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0例患者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6~65岁,均用多种治疗方法疗效不佳。体检见鼻中隔前端Little's区可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点,周围血管扩张。全部患者均排除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肝肾疾病。

1.2 治疗方法:局部治疗:患者取坐位,迅速清除患侧鼻腔内凝血块,鼻中隔前部以1%地卡因加1%麻黄素棉片行表面麻醉2次,然后2%利多卡因加1%肾上腺素行鼻中隔前部出血周围浸润麻醉,先于鼻中隔皮肤粘膜交界处从上向下用小圆刀作3~5mm弧形切口,切透粘膜,用剥离子渐行剥离鼻中隔粘-软骨膜,上至鼻顶,下至鼻底,后至筛骨垂直板,均超过出血区0.5~1.5cm,再于切口0.5,1.0,1.5cm处作三条“#”切口,深达软骨膜,长约1cm,用油纱条填塞患侧鼻腔,48h后取出纱条,鼻腔滴用复方薄荷脑滴鼻液。全身治疗: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止血药物治疗。对于双侧出血可同时进行操作,但切口不能在对位位置,必须错开至少0.3cm,避免穿孔发生,鼻中隔软骨坏死。操作中应避免切透鼻中隔软骨,刀尖应与粘膜保持垂直,避免划痕时造成粘膜缺损。

1.3 疗效评定:分别于术后1月,6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治愈:全身情况良好,鼻出血无复发,鼻粘膜恢复正常;好转:全身情况改善,鼻粘膜正在恢复,手术后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鼻腔仍反复出血。

2 结果

随访6月~12月,70例患者中,治愈60例,好转10例,无效0,无鼻中隔软骨感染,嗅觉减退等并发症,疗效显著。

3 讨论

在本组病例中,鼻中隔出血70例,研究表明,鼻出血常见部位为Little's区,位于鼻中隔前下端,它是由鼻腭动脉,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唇动脉,腭大动脉构成的网状动脉丛,血管丰富,表浅,而菲薄的粘膜和其下的软骨相贴密切,故遭受外伤时,对血管的缓冲作用极差,血管的自行收缩能力也很小,因此,易受损出血。鼻中隔粘膜划痕术通过划痕破坏出血部位原先的血管走行,使出血区域血管广泛纤维化和血管周围胶原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血管闭锁,形成致密的纤维组织,该纤维组织将毛细血管包绕,使毛细血管变形,改变了原有的扩张状态,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由于鼻中隔粘膜血管丰富,不会引起鼻中隔的血液供给发生障碍,而且由于此种手术范围局限,不会影响鼻腔的解剖结构及正常的生理功能,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无需特殊设备和仪器,在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2]姜泗长,阎承先主编.现代耳鼻喉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52

[3] 徐华,谢冬华,等.难治性鼻出血部分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4.

猜你喜欢
鼻出血
气候因素对西宁地区自发性鼻出血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鼻出血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孩子经常鼻出血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严重鼻出血的疗效
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探析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经鼻内镜高频电凝治疗鼻出血与传统填塞止血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