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4-06-30 09:46马风萍
药物与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重症肺炎临床治疗

马风萍

摘要: 目的: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肠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与体会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以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急性肠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进行各项辅助检查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式的临床治疗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中,23例患者抢救成功,所占比例为88.46%;3例患者死亡,所占比例为11.54%。对照组26例患者中,16例患者抢救成功,所占比例为61.54%;10例患者死亡,所占比例为38.4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若患者首发表现为急性肠功能衰竭,则在接诊时应注意是否合并其它慢性病,对于患者年龄应予以关注,尤其是65岁以上的患者应进行重点检查。另外,在对一般胃肠炎进行考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急性肠功能衰竭是否因重症感染引起的问题加以排除,从而更好的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关键词:重症肺炎;急性肠功能衰竭;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50-01 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重症肺炎患者多以肺外症状作为首发表现,临床发病率约为10~30%,实际上,急性肠功能衰竭也是很多危重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次研究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以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急性肠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重症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简称CAP)患者为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方法、效果与体会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以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急性肠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重症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18~81 岁,平均年龄46.5岁,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所涉及全部患者的急(门)诊第一诊断均为腹泻或胃肠炎,入院后均出现休克症状,其中有40例患者伴有呼吸衰竭。2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2例患者合并妊娠,8例患者有吸毒史。44例患者由急诊科收治,4例患者由综合ICU收治,4例患者由消化内科收治。全部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20。

本组52例患者均有急性肠功能衰竭、休克与发热表现,其中,40例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气促、胸闷症状,呼吸频率>30次/min,占患者总数的76.92%;40例患者少尿,占总数的76.92%;12例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占总数的23.08%;12例患者存在咳痰、咳嗽等轻微症状,占总数的23.08%。另外,有36例患者在入院时存在肺部湿啰音。在多器官受累方面,40例患者受累器官≥3个,占总数的76.92%;12例患者受累器官1~2个,占总数的23.08%。

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辅助检查

1.2.1 病原学。全部患者均接受药物敏感试验、痰及血培养。痰、血培养阳性患者分别为40例、20例,阳性率分别为76.92%和38.46%,培养出细菌10种,真菌4种。细菌依次为:20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2株大肠埃希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饱满不动杆菌,4株阴沟肠杆菌。8株白色念球菌(合并感染)

1.2.2 胸片、胸部CT。40例患者为单肺叶受累,占总数的76.92%;8例双肺叶受累,占总数的15.38%,合并胸腔积液患者48例,占总数的92.31%,4例患者因保胎而未进行胸片检查。

1.2.3 血常规。全部患者WBC均有升高,且均>10×109/L。全部患者均存在肝功能损害;32例患者存在肾功能损害,占总数的61.54%;44例患者心肌酶异常,占总数的84.62%;40例患者低蛋白血症,占总数的76.92%;20例患者凝血功能異常,占总数的38.46%。血气分析结果表明,I、II型呼吸衰竭患者人数分别为24例和16例,占总数的46.15%和30.77%。

1.3 诊断标准: 本组52例患者所采用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主要、次要标准两类,其中,主要标准包括两项内容:(1)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存在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需要使用血管收缩剂。次要标准包括九项内容:(1)呼吸频率高于30次/min;(2)PaO2/FiO2低于250;(3)定向/意识障碍;(4)多肺叶浸润;(5)氮质血症不小于7mmol/L;(6)白细胞不足4×109/L;(7)血小板不足10×109/L;(8)体温不足36℃;(9)存在低血压症状,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液体复苏。若患者符合主要标准的1项或次要标准的3项,即诊断为重症肺炎。

1.4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式的临床治疗方法,首先是抗生素治疗,这部分治疗工作采用“降阶梯”的治疗模式,在患者确诊后,立即根据以往的临床实践经验联合使用2~3种抗生素,连续使用5~7d后,再根据实际效果和药敏结果选取敏感抗生素。其次是机械通气,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5~8ml/kg的标准进行低潮气量通气治疗。第三是综合治疗与抗休克,这部分治疗工作采用“早期目标导向”的治疗模式,即在早期治疗中进行抗生素治疗、升压药应用、液体复苏、激素应用、抗炎症介质治疗、血糖控制、脏器支持、止痛镇静等的治疗。最后是治疗急性肠功能衰竭,采用鼻饲管注入的方式给予大黄水100~200ml,Q4-6H,直至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全面恢复。

对照组患者则因各种主客观因素而接受吸氧、抗炎、输液补充血容量、纠酸的常规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例(%)

组别例数抢救成功死亡观察组2623(88.46)**3(11.54)对照组2616(61.54)10(38.46) 注:**为P<0.01

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所涉及52例患者均被误诊为腹泻或肠胃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急(门)诊医生未对危重疾病所引起的急性肠功能衰竭形成全面的认识,将其视为单纯的急性肠功能障碍。其次,未对重症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认真研究,忽略了次要标准的内容,直至患者出现肺部表现或病情恶化时才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三,仅对患者的基础疾病予以关注,忽略了同時存在的重症获得性肺炎。最后,对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的相关概念认识不清,不了解此类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为急性肠功能衰竭。

重症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是急诊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而就近期的统计结果来看,国内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死率已经超过了50%。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1.54%,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而抢救成功的患者均于早期接受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即根据《2008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的相关操作方法,于临床治疗的早期对患者进行低潮气量通气治疗、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集束化治疗,治疗结果则为以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明。

总的来说,对于首发表现为急性肠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接诊时必须要对患者是否合并如重症获得性肺炎、冠心病、糖尿病等予以足够的关注,由于以往的研究结论表明重症肺炎死亡独立因素之一为年龄≥65岁,所以对于患者年龄应给予一定的关注,尤其是65岁以上的患者,应进行重点检查。另外,在对一般胃肠炎进行考虑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急性肠功能衰竭是否因重症感染引起的问题加以排除。

参考文献

[1] 张爽、赵英萍,等.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早期集束化治疗依从性对病死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1,17(7):862-865.

[2] 李欣、熊艳,等.内科危重症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2-31.

[3] 肖邦榕、龙怀聪,等.162例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75-77.

[4] 李增花.小儿重型肺炎并急性肠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3):328-329.

猜你喜欢
重症肺炎临床治疗
预见性护理在提高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血必净中药制剂临床用于ICU重症肺炎的药理价值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ICU重症肺炎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护理体会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