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图教学初探

2014-06-30 21:54胡慧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张饼边线虫子

胡慧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教师应该精心加工,让主题图动起来、亮起来,这样才能使主题图散发无穷的魅力,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功能。

一、增加主题图趣味性,让主题图“活”起来

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的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的许多主题图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时,我就编了个“过桥记”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图片):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鹿姐姐等动物。有一天,这四个动物来到河边,河上有一座桥,旁边立着一块牌子:限重1吨。动物们想到对岸去,马大叔说:“那我们一起从桥上过去吧!”鹿姐姐说:“还是一个一个过去吧!”大家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小朋友们,你们能替它们想想办法吗?我一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就纷纷讨论开了,并很快得出几种过桥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理解了“吨”的含义。

又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第几》,教材呈现了一幅排队买票的主题图,我根据教材主题图意境,重新设计极具情趣的童话故事:小松鼠、小狮子、大象、长颈鹿、小精灵参加森林音乐会,可排队买票时出现了争执,因为他们谁都想排前面(黑板上凌乱地贴着5个小动物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给它们排排队吗?然后动手让每个学生独立排一排,说一说,再全班交流。这一童话故事除了具有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知识以外,还能让学生个性化发挥,又具有儿童情趣和探索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演绎主题图静态,让主题图“动”起来

教材中的主题图虽然色彩鲜艳、内容丰富,但由于低段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持久,课堂上只是看这么一幅静止不变的图画,会觉得索然无味,而且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主题图是需要动态演绎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把主题图处理成可操作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鲜活的特点,使它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主题图做成动画,并配上音乐。画面出示了四只虫子爬树叶的图,第一只虫子沿着边线爬了树叶的大半周就停下来了;第二只虫子沿着边线爬了树叶的一周后又继续爬了一段;第三只虫子沿着边线爬,刚好爬了树叶的一周,从起点回到了起点;第四只虫子不是沿着边线爬,而是从树叶中间的主叶脉爬过去,看似从起点回到了起点。通过这四幅图的动画演示,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爬行路线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出只有第三只虫子爬行的路线是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而且清晰地认识到图形中间的线不是图形的周长,超过的部分也不是图形的周长。这样,把静态的图画动态化,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使主题图发挥了最大的价值。

三、利用主题图资源,让主题图“亮”起来

在数学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当教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提问题时,学生们都很积极,提出了一大堆问题,但其实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有些主题图的无关信息比较多,对学生造成了干扰。这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整幅图,让学生相互交流,在整体感知主题图的基础上,用“特写镜头”展示关键的局部场景,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课本呈现的游乐场情境图信息量大,图中事物总数量少(用数数就能直接得出结果),致使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在不理解乘法含义的前提下是不会去找相同加数的,凸显不出用乘法计算的必要性。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整体观察动态的游乐场,然后重点呈现坐小火车、坐过山车的场景,让学生依次列出加法算式(3+3+3+3与2+2+2+2+2),这样就利于引出乘法,突出了乘法的作用。

四、提高主题图质量,让主题图“实”起来

当教材上的主题图情境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或者有重复、作用不大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起点和生活经验,认真地分析教材,对主题图适度地增补、删减和改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时,从主题图中只能引出本课的“同分母分数加法”的一个算式,信息量较少,主题图的利用率不高。如果进行增补3个人的信息量,主题图的内容就显得充实了。如补充“我吃了张饼”,问题可以是:爸爸和我共吃了多少张饼?(+)妈妈和我共吃了多少张饼?(+)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我比爸爸多吃多少张饼?我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这样,学生在一幅图中同时解决了多个问题,还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起解决。充分利用了主题图,逐步掌握计算技能,并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学生对算理也就进一步地加深理解了。

总之,新教材主题图的使用拓宽了教学视野,为有效落实课标理念提供了载体。但是,主题图只是一种方向,我们对待主题图,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眼光去理性地看待,并深入钻研其中的内涵,用心领会其意义,灵活应用其形式,创造开发其价值,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猜你喜欢
张饼边线虫子
海岸水边线提取方法在GF-2卫星影像中的适应性研究
住在砖底下的虫子
虫子的信
烙饼的学问
“烙饼问题”教学实录
经历活动过程 积累无形经验
——《烙饼问题》教学实录与思考
认识足球(六)
突破矩形上边线买入法(1)
请不要随意捉虫子!
米老鼠和唐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