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综述

2014-06-30 01:37时海霞
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研究

时海霞



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综述

时海霞

(大连交通大学体育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28)

对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大学体育网络教育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内容不够宽泛,深入的程度不够,体育网络教育关于现状和设计开发方面的成果多,关于发展模式和实践操作成果少,研究方法单一。根据实际需要在发展理念、设计与开发、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中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综述

Internet的产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的应用几乎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方面,网络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体育网络教育的研究,从1998年开始就陆续有学者发表了相关文章,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意义已毋庸置疑。就体育教育的身体参与性的特殊性而言,网络教育的开展还有其局限性。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体育网络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就我国目前大学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能与网络教育很好的结合,共同促进大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将会对大学体育的发展产生里程碑式的影响。本文将对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程度、质量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能够为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和后续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1.1研究数量情况

从研究数量的年限分布上来看,在2005—2008年达到了研究的高峰,但并没有形成研究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从现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看,其它学科研究和应用的越来越多,体育学的发展状况受到教育技术和体育教育的特殊性的影响,这将是体育网络教育研究要突破的瓶颈。从数量总量来看不多,还没有形成大的研究趋势。(见图1)

1.2研究内容情况

从总体上来看,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体育网络教育发展设想和体育网络教育开发方面,在体育网络教育实施、管理和评价方面比较少,甚至没有,说明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和研究还处于理念倡导阶段,真正实际应用的文章少,研究还不成熟。(见图2)

图1 体育网络教育研究数量年限分布表

图2 体育网络教育研究内容数量表

2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重点及分析

2.1体育网络教育发展设想的研究

2.1.1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意义

熊斗寅(2001)[1]认为现代的体育教育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体育课程,包括社会上一切带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网络对开展体育教育十分重要。叶清华,王爱华(2001)[2]指出普通高校建设网络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适应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能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是未来学校体育教育建构终身体育的主要手段。龚铭新,俞建民等(2002)[3]认为网络教学给学校体育带来了数字化、科学化、主导化、主体化、多元化、开放化等特点,提出提高认识,大胆实践,造就高水准的教育技术机构,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注重开发网络功能的对策。国内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几年,在这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家对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认识逐渐深入,发展的思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这些研究,提升了大家对体育网络教育发展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

2.1.2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方式运用

程士钧(2002)[4]认为远程教学内容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性的特点,要能够实现信息的互动式交流;学校体育远程教育由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第一是适合在网上传输的学校体育教学课件和资源,第二是学校体育资源库,第三是学校体育远程教学网站,三者互相关联。张庆建(2005)[5]认为体育教育应立足于将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开放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学生个人信息系统等。

2.1.3体育网络教学模式

林向阳,周红妹(2005)[6]认为模式教学技术环境为校园网和Internet互联网以及实践场所;教学资源为网络教材、各种音像教材、文字教材等,教与学活动包括自学、交互、实践三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和学习者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处理。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机、提供学习指导、组织在线讨论、及时反馈信息、强化实践活动等方面,学生需注重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按时作业、敢于提问、认真实践等方面。王东、陈小蓉(2008)[7]提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全程联动教学模式的构想,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体育教育网络全程联动教学模式定义为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习协助者,以网络为纽带,将师生联合行动的思想和实践贯穿全过程的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龚正伟、徐宇(2008)[8]根据网络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对涉及的要素进行优化设计,构建出“主导——主体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结构图,明确课程支撑环境应该由体育课程管理子系统、作业管理子系统、试题管理子系统和谈论、答疑子系统以及功能设计五个子系统组成。这种模式的提出比较适合自主学习时代对教学的要求。刘晓然、吴昊等(2010)[9]提出建立高校体育实验网络教学体系的构想,探讨了基本构建理念,为建立和健全一套完整的可行的现代体育远程教育体系提供先前的理论基础和基础支持。

2.1.4体育网络教育平台构建

魏亚栋、郭英(2005)[10]认为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推动了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利用校园网发展网络体育教学在高校中发展具有可行性。建立体育教育网,实现网上教学,对完整体育教学功能、实现网络化课程管理、拓展体育实践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毛坤、詹静等(2005)[11]认为体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在设计理论基础上应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系结构上分为教学管理和教学课堂两部分,课程内容体系包括体育教学、体育保健、运动处方、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欣赏五个目录;教学活动主要是在主页及其它页面中嵌入各种教学活动的链接以通过与支撑平台的无缝结合来实现。制作策略上以多媒体图形解析教学法为基本的教学实现方法,强调采用大量动画,实现动态教学过程。技术开发路线上遵循标准给予Browser/Server的应用程序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郑策、王晓娟等(2011)[12]对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了设计研究,此平台的建立对建立高校体育网络信息平台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和实现办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在网络体育教学平台方面研究的比较细致,对体育网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2.1.5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和建设

体育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教育共享机制的建立、运用和开发方面。刘怀金、郑伟涛等(2010)[13]认为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开发和利用是传统教育方法补充和发展,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课程网络教育的整合能够拓展教学时空,解决体育学习者的“学训矛盾”和“工学矛盾”,有助于体育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刘恒慨(2010)[14]认为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开发设计应遵循系统性、指导性的宗旨,坚持开放性、整合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平台具有兼容性、标准性原则。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应遵循普及规范,统一技术标准,实现校内共享,构建数字化校园,创建共享共建运行机制,尊重知识产权,建立共享保障机制的原则。刘玫瑾、庄灵(2012)[15]构建出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拓展到网络课程、体育比赛、专题讲座、专题片、大学开放课程等内容组成的多层次数字化教学平台。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方面的研究是对网络体育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是对网络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性建议和积累。

2.1.6体育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

万文君、黄智武(2006)[16]对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进行了设计与开发,从设计原则、设计思想、脚本撰写、结构设计、导航设计、页面设计以及反馈设计等方面探讨设计与开发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为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杜文、曹旭斌等(2007)[17]进行了高校体育网络教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得出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课件具有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活泼性、提高师生的交互性、提高课件的时效性、时空性等优点,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挑战的结论。

2.2体育网络教育现状调查的研究

关于体育网络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文献相对较多。葛耀君,陆遵义(2004)[18]对上海市中学生接触网络传媒的动机、制约因素、网络体育信息能力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网络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认知和运动倾向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已成为学生体育信息获取的途径之一。汪开寿(2006)[19]认为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在应用方面、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阿英嘎、姚颂平(2008)[20]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开设网络课程的学校较少,网络课程建设呈现较明显的地区特点。丁露(2010)[21]对中国网络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网络教育存在体育网络教育知识匮乏、服务设施和技术落后、体育网络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阿英嘎、孙九喜(2011)[22]对“211工程”大学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已有一半的“211工程”大学不同程度采用了网络化教学,但是程度偏低,体育部网页内容不够充实,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没有很好的应用,没有评价,刚达到网络辅助教学水平。

3文献研究成果述评及展望

3.1体育网络教育研究存在的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网络体育教育发展的年限较短,论文研究数量少,在论文的研究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都自成体系,而且有着各自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基础。对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总体上来看,几乎没有专门研究体育网络教育概念的文献,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体育网络教育的构建以及发展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这样使得对网络教育其他方面的研究都不够具体。从网络教育的发展来看,有多样的发展形式。体育网络教育的立足点在哪里?并没有文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体育网络教育研究的内容不够宽泛,深入的程度不够网络体育教育的提出,无论是作为单独的一种教育形式存在,还是作为传统体育教育的有益补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教学的发展,在教育目标、功能价值、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自成体系。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体育网络教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实践的操作性不强。研究内容比较局限,网络体育教育的研究涉及到概念、功能、管理、特征、评价等等方面,设计开发不够灵活,看不出是否是利用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进行网络平台的建立和运用。还有很多课题亟待开发。评价与管理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必然要有紧随着的评价方式。如果要想真正在质量上有质的飞跃和提高,就要在评价理论和方式上下深功夫,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

体育网络教育关于现状和设计开发方面的成果多,关于发展模式和实践操作成果少。从研究文献来看,对体育网络教育未来的发展的角色定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体育教育来说,现在并不具有很强的市场开发价值,但对于辅助补充传统体育教育来说,具有强大的可开发价值和前景。针对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如何更好的实行网络教育有待研究。和传统体育教育具体的结合形式没有研究清楚。自主学习时代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网络教学都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深入的研究。

3.2体育网络教育的研究展望

3.2.1体育网络教育发展的理念

体育网络教育是体育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网络教育规划、体育网络教育新理念、体育网络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体育网络教育与传统体育教育结合的形式等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体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如何进行最有效的体育网络教育研究,体育网络教育如何促进课余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研究,体育网络教育文化建设研究,体育网络教学理念的研究,体育网络教育如何促进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的研究等。

3.2.2体育网络教育的设计与开发

体育网络教育的设计与开发部分是关系到体育网络教育能否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的研究集中在网络教学模式、教育平台构建、教育资源建设、课程开发几个方面,但是模式的研究比较单一。信息时代的教育是自主学习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网络教育都要进行教育主体、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变等。体育网络教育面临的课题有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发模式、实施模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体育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3.2.3体育网络教育的评价

由于网络教育兴起的时间较短等原因,目前在体育网络教育的科研文献当中,还没有关于体育网络教育评价方面的文献,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没有代表性的评价文献,就没有质量的标准,体育网络教育的各种实现形式无目标参照可循。所以,在评价方面有很多可研究的问题,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体系等等。

[1] 熊斗寅. 网络时代与体育[J]. 体育与科学, 2001(3 ):1-7.

[2] 叶清华,王爱华.素质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革[J]. 体育学刊,2001(11):97-99.

[3] 龚铭新,俞建民,刘敏.信息时代的学校体育网络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 89-92.

[4] 程士钧.促进学校体育能够进行远程教育的方法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2(1):76-78.

[5] 张庆健.高校体育教育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57-158.

[6] 林向阳,周红妹.基于网络环境的体育远程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4): 540-542.

[7] 王东,陈小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网络全程联动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118-120.

[8] 龚正伟,徐宇.远程教育环境下学校体育网络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87-90.

[9] 刘晓然,吴昊,朱一力.高校体育实验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79-81.

[10] 魏亚栋, 郭英.利用校园网资源,构建体育网络教学平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96-1697.

[11] 毛坤,詹静,杨爱东.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407-408.

[12] 郑策,王晓娟,孔军.高校体育网络教育信息(USNIP)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87-89.

[13] 刘怀金,郑伟涛,周次保.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体育课程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研究[C].国际运动医学与计算机科学会议论文集, 2010.

[14] 刘恒慨.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12):143-144.

[15] 刘玫瑾,庄灵.北京体育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7):74-77.

[16] 万文君,黄智武.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416-1417.

[17] 杜文,曹旭斌,庞先伟.高校体育网络(教程)的构建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04-106.

[18] 葛耀君,陆遵义.网络传媒在学校体育信息传播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1):22-24.

[19] 汪开寿. 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21-124.

[20] 阿英嘎,孙久喜.“211工程”大学体育网络平台建设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 111-113.

[21] 丁露.浅析中国网络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C]. 第三次国际教育技术与培训大会论文集, 2010.

[22] 阿英嘎,姚颂平.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和特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7):68-72.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University Physical Network Education in China

SHI Hai-xia

(P.E. Department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Liaoning, China)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Physical Network Education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Results show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university physical network education research cannot meet the nee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education, the content is not broad, the degree is not high enough,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the design is more, 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the practice result is les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ingle.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need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prospect of the concep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hina; university P.E.; network education; review

时海霞(1979-),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