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习题的求解方法

2014-06-28 02:58:59叶玉霞
考试周刊 2014年17期
关键词:物理现象模糊性因果关系

叶玉霞

模糊题是针对学生对某些物理概念、物理模型或物理过程不清,以及思维定势而设计的一类题目。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求解比较困惑,本文就模糊题提出几种常见的解法。

一、 条件性模糊题

由于题目意思含蓄,已知量具有变通性,使因果关系的自由度增大,造成物理现象及过程的多样性,其答案据此往往产生多解性,形成推理思维上的“模糊”。但物理量的变化受实际条件的约束,存在一个有界的值域,故可以通过分析与综合寻求端值,明确它们与相关物理现象的联系,用讨论法确定正确的答案。

解答模糊题除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审题习惯、较高的分析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反过来,模糊性题也是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物理素养的极好题型。

三、 题意模糊性题

表面上看,题设的已知条件似嫌不够或少具体数据及其他必须确定的信息,形成题意不明的“模糊”。但由于所发生的物理事件受到因果关系的双向制约,在具体问题中使控制条件与可能发生的结果呈有序又可逆的变化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求异思维,转换思路方向,挖掘出隐含因素,使解题必要的信息趋于完备,并由此确定求解途径。

由于球面是光滑的,因此小球仅在滑到半球面顶点A时速度恰为零才能满足题目要求。本题中无任何耗散力,所以小球运动过程具有可逆性,通过逆向思维原题改为:从A点无初速度滑下的不球,求它落到水平面时的位置、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将此结论转向即可,解答如下:

猜你喜欢
物理现象模糊性因果关系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南大法学(2021年6期)2021-04-19 12:28:02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36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介入因素对因果关系认定的影响
微重力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外语学刊(2011年6期)2011-01-22 05:55:00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