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萍
1.教学语言幽默,营造良好氛围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应该做到对学科知识非常渊博,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了解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意识到学生的差异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该营造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精神饱满,富于激情。
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实际上,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幽默的老师。但是并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幽默。有些老师可能埋怨说,在生活中我就是个不幽默的人,你如何让我在课堂上幽默呢?那就要积累使自己变得幽默的材料。我们在继续教育时,听讲座是习以为常的,很多人在讲座时为了吸引听众,使讲座妙趣横生,往往会穿插一些比较经典的故事、幽默和笑话。这些经典的故事、幽默和笑话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妨借鉴一下。阅读有关幽默和笑话的书籍,把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的记下来。另外,多看优秀的小品、相声演员的表演。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幽默的语言和技巧。在现实生活中,现实情景也可以生成幽默。我们在讲课时,有时故意说几句错话,写几个错字,也可能取得幽默的效果。从而缓和紧张的学习气氛,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情绪高涨,进入一种理想的学习意境。
2.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初中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这里把数学思想方法列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有利于揭示知识的精神实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与考查工作中,必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融为一体,放到突出的位置上。所以,在复习阶段,我们要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例题、习题的训练,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精神实质,并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习惯和观念,系统地掌握它们,以便今后在解题中自觉地加以运用。
3.把握学习起点,研究课堂问题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都构成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数学学习。
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由内而外地生长,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只有认知到学生已有经验在学习活动中重要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提问时应有意识地将问题分层次,在全体学生中平稳分布。教室内不应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要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思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愿望。
如在提问设计上,要把握学习起点,设计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至于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无浓厚的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的受抑现象。学习的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的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有的知识基础。一般来说,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又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个体又有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各不相同。面对学生,上课前我们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1)学生是否具备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2)学生是否已经或部分掌握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3)哪些内容他们已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老师点拨、引导和讲解?只有找准学习起点,才能进行有效提问,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4.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
在引入新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揭示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定理、推论;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线索;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其过程;在复习、巩固时,要板书知识的结构及其内在联系,以及主要的结论和注意点。
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展示,是教师智慧的表现和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渗透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不仅要具有概括具体、条理清晰的特点,还应符合美的原则,应融艺术性、欣赏性于板书之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学生接受新知识营造最佳氛围。因此,教师要用最凝练的文字或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应力求做到文字、图画端正美观,结构要新颖,文字要清晰,图标要准确,绘图要正确、美观;同时,板书中也可用特殊符号和彩色粉笔点缀——但必须适量,不能喧宾夺主。这样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
从小学到初中,面对新老师新教法,有的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知识的直观性强;而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教师应对小学的教法有所了解,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稳中求变,逐步过渡,使学生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在自主、轻松、能动的氛围中开展数学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活动探究、动手实践、情境创设、多媒体教学等途径,让学生形成想学爱学、乐学会学氛围,增强他们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小学阶段老师扶得较多,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初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逐步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适当自主探究,上课有效参与,课后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
进入初中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改变过去以分数论高下的单一评价方式,用多元评价体系,从正面引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