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俊缗
进入高三,我开始摸索复习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更自觉地主动学习,这是每个高三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我曾经跟很多老师一样在复习课上陷入“做题—讲题—再做题”的题海怪圈。学生却在每节课做题、讲题、再做题中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而对数学作业更加恼火,不愿探究,最后导致成绩下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我学习了很多先进经验,并在教学中摸索和实践,对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率进行了初探,下面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几点认识。
一、课前准备的摸索
数学复习课是否有效,依赖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足和学生的反馈信息是否准确。数学复习课前教师必须做好精心准备。
1.教师备课
数学复习课和新授课有所不同,复习课的内容较全面,知识较深,练习内容多。我探究教材,先梳理知识,再列出相关题型,把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分析高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数学学习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分等级教学。教师先对学生已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进行统计,结合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对A、B、C三类学生分别做A、B、C三类作业的要求。对基础性客观题要详细分析,课上重点强调;对中难以上的题目挑选典例分析,布置适当练习及时巩固;对较难解答题类型的练习,要求A类学生必修认真练习,上课讲解后若还是不懂则课后个别辅导。
2.学生准备
上每节复习课前,将要复习的内容和范围告诉学生,让学生做好知识整理。先整理章节的知识框架图,包含公式、性质等;再根据新课笔记列举典型题型,并归纳好方法和步骤。最后完成课堂练习,为下节练习课做好准备。
二、课堂教学的摸索
1.课堂提问
以往课堂的提问基本上由老师进行,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逐步回顾所学知识点。结合学生基础掌握情况,我将复习课的作业讲解提问交给了学生,要求学生多提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思考题目的误区。在分析作业时纠正错误,结合整理课时总结的知识点,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带领学生回忆本节重点知识。
2.习题环节的尝试
在本章复习课的设置中,将本节课分为四个任务。任务一:温故而知新,由课代表带领同学整理知识内容。任务二:由教师针对本章的知识点和学生反馈的易错点,设置相关的基础性题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任务三:整理高考题型,整理分部解题方法和步骤。虽然还是带领学生练习相关习题,但是采用分部分析题型,以小问题的形式答题,强化学生的解题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任务四:能力提高,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能力。
3.教学方法的摸索
以往的教学方法仅局限于做题、讲题、再做题。复习课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自进行复习课的摸索以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我适当增加了任务三这一环节,运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题型归纳等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三、课后作业的摸索
为了更好地落实复习课的有效性,在作业上我进行了摸索,根据学生成绩等级设计了三类题。要求A类生全做,B类生必修完成B、C两类题,A类题可以选做,C类生必须完成C类题,其他题可以选做。A、B、C三类题目从难度和题量上加以区分,一方面给得分高的学生更多的自主复习的时间,另一方面促进其他学生在后面的复习课中积极表现。A类题提供A类学生一道高考题目,供基础掌握扎实的学生针对高考解答题难题的适应和突破练习,提高解答能力。另外,教师要对本章易错点作再总结,主要考虑到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易错点会发生变化,重新统计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补救,从而更好更快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四、教学评价的摸索
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变化,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以往复习课上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做题的正确率,而在任务三这个环节中,不仅学习优秀的学生有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由于他们想得到更多的分数,每个小组都会积极鼓励和推荐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会正确地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这些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且为小组加了分,小组成员都受益。另外,注重学生的交流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尽可能多的事实,用多种方法解题,也就是一题多解,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共同提高。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如任务三和任务四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思考,解释结果的正确性等。转变评价方式,必能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