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在对学生的道德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导致品德教学的时效性真正提供,本文则通过对小学品德课有效化教学的举措进行研究,相信对品德课的教学时效性有效提升。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有效化活动;教学研究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儿童所拥有的社会性与品德主要是感悟、体验与认识生活,儿童形成品德与发展社会性过程当中现实生活有着特殊性价值。有鉴于此,不管是教育的形式还是内容必须反映儿童需要,贴近儿童生活,将其出发点放在自我世界,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凭借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借助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要做到这点,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将所有的学生脱离课堂,根据自身的体验和实践来接受教育,学会做人与适应社会生活。可是基于当前的条件进行分析,如此众多的社会体验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并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并且有些场景也并不能做到让所有人进行亲身体验。实施课程的主要载体就是有效活动化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活动也属于学生学与教师教这两者的主要形式,能够将学生的主题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与调动,内心当中有着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产生,加深理解与认识生活,对生成与发展道德产生有效的促进,根据笔者的观点来看,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积极营造绿色课堂,将整个活动氛围加深。由于课堂这不仅是主要的学生学习场所,而且还属于重要空间实施活动化品德课教学,课堂的氛围与布置这往往对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产生直接影响,激发这些因素参与到活动化教学当中,实施相应的情感体验欲望,随后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效果造成影响。教室属于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整个教育活动当中教室发挥着积极性作用。教育的效果受到受到布置的教室环境的直接影响。当今有些规章制度与名人名言成为教室的主角,可是这些远离学生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放不开手脚,导致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自己只是处于受教育的角色,将自己真实情感比较容易隐蔽,甚至会虚假附和。针对这样的情况,那么在布置教室则推崇童趣化,紧扣小学生群体的年龄结构特征,定期更换小学生感兴趣的画报。例如有关于德育方面的漫画,这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新鲜感,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起到有效促进。另外还可以采取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布置教室,这样就会使得亲近感增强。还能够将课堂突破教室的局限,可以是阳光明媚的操场,可以是茵茵绿草的草地,可以是纷纷攘攘的市场,还可以是书香横溢的图书馆,不管是在哪里,只要能适合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的心情放松,让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激发,基于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积极将充满着童趣的天地给学生,这就提供空间保障有效开展活动。
二是充分对生活素材收集,使得活动资源得到有效丰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儿童与生活这属于我们的教学资源,基于新的教材观,那么就将教材当成是一种范例,这就肯定要对于相应儿童生活的相应逻辑遵循,将多彩绚丽的材料提供给思想品德课堂,并且将课堂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儿童现实生活,借助于对教学素材的优化,以便在儿童生活、活动与教材这三者相互之间建立起联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往往频繁接触新闻、名人名言、诗歌、案例、谜语、故事等,这些在课堂当中进行利用,往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为亲切,甚至可以将这些当成相应话题,开展活动化教学。在教学活动开展当中,通过生活素材的收集,这就能够将相应的教育意图进行比较好的隐蔽,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并没有意识到是教育他,而必须要通过自己来探寻相应答案,将社会生活与品德课堂两者之间的距离拉近,还可以将这门课程的活动化教学的资源进行有效丰富。除此之外,将部分数字材料引入到课堂当中,还能够将相应观点的说服力增强,这样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也比较好。
三是积极提倡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得提供持续发展动力。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要重视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一次评价、一人评价定优劣,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紧盯一个结果,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延伸和系列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道德,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也能让某些遗忘了道德准则的成年人在担任评价者的同时再一次受到道德教育或提醒,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把不良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相信,总可以使我们的品德课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严玉英.立足课堂实现有效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5期.
[2]余进勇,王娟.关注科技教育的德育功能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2期.
[3]应平鸽.辛勤浇开“环保”花师生共建“绿色”园——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J].环境教育2004年09期.
作者简介:王泽玉(1957—),男,贵州铜仁人,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敖寨乡中心完小,学历:大专,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