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恩胜+李清
[摘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前提之一是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含义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从科学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的彻底性;从价值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从实践性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尚群众创造品格。其中,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自信的前提、理论的价值性是理论自信的根本、理论的实践性是理论自信的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于理论实践性之中。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6-0077-03
[收稿日期]2014-01-28
[作者简介]彭恩胜(1975-),男,江西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清(1982-),女,江西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科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这是一个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当前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前提之一是要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本内涵。对此,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作出了种种解释,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所谓理论自信是人们对自己主张和坚持的理论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的总和。从本质上看,理论自信是以其科学性为前提,以其价值性为根本、以其实践性为基础的对自己主张、坚持的理论的信心、信念和信仰。据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指人们坚信自己所信仰的理论的科学性,坚定自己所信仰的理论的价值性,坚守自己所信仰的理论的实践性,其中,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自信的前提、理论的价值性是理论自信的根本、理论的实践性是理论自信的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于理论的实践性之中。高度的理论自信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科学性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理论的彻底性
理论的彻底性是理论魅力的内在根据,是说服人的力量源泉,也是理论自信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P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其彻底性的本色,保持科学性,具备传承性、创新性、开放性等特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理论的传承性。
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P38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3](P599)在西方一些政治家和预言家断言“历史已经终结”,国内不少人士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情况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处变不惊,以其特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鼓舞了一切关注社会主义命运的人。邓小平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P382-383)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同时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的情况下,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4](P11)其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的传承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而且贯穿于这一理论的一切方面,使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得以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深刻揭示了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正确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理论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是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2](P143)“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2](P291-292)江泽民也指出:“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客观情况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的所有的话都当成不可更改的教条,那就会损害乃至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5](P337)历史经验表明,“注重理论创新,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这是党的事业前进的根本保证。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5](P33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4](P9)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理论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不断坚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endprint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理论的开放性。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6](P4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产生起就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开放。它经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不同的理论形态。面对当时国内某些领导人和一部分群众神化、僵化、泛化马克思主义时,邓小平同志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2](P291)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政治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巨大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P2)它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初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理论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及党的自身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回答了“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去发展”的理论问题。不难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充分证明,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学说,而是永葆青春,不断开放的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夯实了基础。
二、价值性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秉承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为人民谋福祉,为群众谋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理论自信的根本。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7](P119)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8](P9)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经济人的重建,逐渐走向文化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出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终极目的价值取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宗旨。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8](P243)它明确指出了共产党人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和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个人利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目标。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强调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是发展社会先进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民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主题。科学发展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落脚点,保障人民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践行发展成果普惠广大人民,是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坚信的科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人民群众利益。
站在什么人的立场上,为什么人、依靠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其目标指向无疑是实现科学发展,用发展成果取信于民。在经济建设方面,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倡导不同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结合,发展了人民民主政治。在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战略选择、政治保障和依靠力量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在党的建设方面,科学判断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目标。在实现如何发展方面,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最终力量,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价值主体,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工作基点,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升了综合国力,使人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理论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诠释和平发展理念。
经典马克思主义者曾指出:“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8](P172)代替现代不合理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P294)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世界和谐共处,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种价值理念。目前,文明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中国文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在表现,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中国的和平发展集中体现为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价值理念,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我们的国际战略。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愿意,并且有责任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昭告世界的伟大旗帜,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和平发展。中国的发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同样也是事实。因此,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价值观,就可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并为世界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论自信。endprint
三、实践性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崇尚群众创造品格
“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 [8](P75)的论断,为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奠定了基石,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确立了方向。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理论的标牌,也不是思想的流派,而是运动的旗帜,实践的指南。与实践共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P57)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主人,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政治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实际上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实践,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依靠力量、价值标准等方面形成了独具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群众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是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持思想上重视群众意见、工作上依靠群众能力,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群众创造的历史出发,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不断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2](P258),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崭新课题,只能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由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获得理论上的突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要求。众所周知,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标准是实践,认识的动力是实践,认识的目的也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3](P364)。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断推动实践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一大步或一小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密切相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一再表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最基本的源泉,是我们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根本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实践性的坚定信仰、深刻理解和辩证把握,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是其理论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是其理论自信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是其理论自信的基础,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于实践性之中。由此,它们一起构筑起和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强大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动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胡启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