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王家芬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科学理论,有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的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关键词]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4)06-0013-04
[收稿日期]2013-12-01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中国梦蕴含的价值理念及其对外传播研究”(14SA0065)。
[作者简介]张晓明(1978-),男,山西运城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王家芬(1958-),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副编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基于对传统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从现代化的目标上看,提出了通过“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从对实现现代化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上看,提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尽可能好一些结合起来”、[1](P302) “不是硬搬苏联经验。硬搬苏联经验是错误的” [2](P176)指导思想。与此同时,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P23)等一系列基本建设方针。可以说达到了历史条件允许的高度,但也止于历史规定的限度。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到十年“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探索,陷入曲折发展和严重失误之中。在这一时期,原有的正确思想放弃了;有的虽然没有明确放弃,但在实践中却已经背离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在探索中提出的真知灼见,为后人继续探索积累了历史经验,成为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起点。正如邓小平1980年所指出的:“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以后,毛泽东同志也有好文章,好思想。”[3](P296)“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3](P30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内容,又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借鉴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的条件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毛泽东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基础上,以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形态正式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同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一样,是有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它是伴随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理论形成的自身发展过程来看,1975年的全面整顿是这一理论的酝酿,期间提出了把实现“四化”作为全党工作大局的论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是其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就是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三大是其基本形成时期,其标志是现代化战略目标以及战略步骤的提出;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其创造性发展时期,这期间提出了台阶式发展战略以及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等。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时代背景的科学判断
在世界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路径和方式,不仅是由中国的国情所规定的,也与世情相联系,世情由时代的主要矛盾决定。邓小平对世情认识的突出贡献,在于解决了对世情的基本判断问题。邓小平是战略思想家,具有广阔的世界视野,他把时代主题的确立作为制定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基础。邓小平分析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4](P105)党中央根据这一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在和平与发展的内涵中,和平是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而发展则是时代的中心任务。简而言之,当今时代主题是解决发展问题。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是实现现代化问题。
二、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酝酿的艰辛探索
从1956年党的八大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年,是党领导我们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当中,邓小平作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成果应当属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因此我们把1975年整顿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酝酿,不过这期间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也是后来整顿的思想来源,只不过是以继承的形式融汇于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之中。下面我们将结合整顿时期的思想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酝酿。
1975年2月,在毛泽东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不顾刚刚出来工作,困难重重的处境,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以及四届人大确定的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立即着手对全国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在全面整顿的过程中,邓小平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搞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政策原则,提出了诸如“全国全党工作必须服从四化建设这个大局”、“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以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办好教育、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大事”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认识和观点,不仅成为当时进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而且对后来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有直接的影响。这事实上是邓小平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新思路的一次预演和尝试。这一段历史虽然极其短暂,但是对现代化本身产生了积极影响,很多观点都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范式的尝试,是改革的尝试,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思想上的酝酿。如果说现代化的必然性是在无数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着道路,那么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大革命”后历史局面的形成已经水到渠成。
三、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初步形成的开拓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对历史进行建设性反思和开动脑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诚如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4](P172)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还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对此,邓小平指出:“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过去作了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中心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4](P26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二大,我们党不仅完成了指导思想和重大是非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转移,农村改革的迅速有效开展,同时,邓小平在1978年3月30日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针对拨乱反正中出现的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国庆30周年,叶剑英发表了经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已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纲领的初步提出,并且还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4](P163)的概念。这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思想雏形。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概括了这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十个要点。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郑重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P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一系列关于现代化建设方针政策的本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主题。它的提出成为这一理论开始形成的突出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最为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针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初提法。从字面上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实现什么样社会主义为主题的,就如我们经常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实,说到底,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以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所以,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四、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的奠基性贡献
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全面探索到基本形成时期。十二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从农村转移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这个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繁荣发展的重大时期。十三大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大胆性的探索与创新,从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等重要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我们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立论基础;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部署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
五、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从深入阐发到理论的确立。在此期间,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从国内来说,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继续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1988年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接着又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在国际上,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公开干涉我国内政,肆无忌惮地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和所谓的经济制裁,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极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也迅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政治风波使我党面临着严峻考验。邓小平坚定指出:“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国际国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要继续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连语言都不能变。”[4](P296) “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4](P324)1991年,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的讲话中,论述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经过几年的深入观察和思考,邓小平于1992年春发表了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现代化判断标准;从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角度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为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经济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础;还强调了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等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观点,正确地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我们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使全党在总结经验,冷静思考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1992年10月,在南方谈话思想指导下召开的十四大,从现代化道路、现代化发展阶段、现代化根本任务、现代化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部署、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
统一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内容做了系统的概括。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重要形成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史中,起着开创与奠基的作用。
“开创”是指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开创了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总纲中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5](P58)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6](P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和国家领导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问题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7]“奠基”是指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这个奠基来之不易,经过了从1978年到1992年14年的实践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才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界碑,构建起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初步基础和主要架构。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8]自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后,直到十六大前,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等值的,二者的内涵和外延相同。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列称为“三大理论成果”,但同时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七大报告又指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说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邓小平理论的展开、派生和发展,也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奠基作用。当然也就说明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现代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王家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