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带来的环境困扰
The environm en tal trouble brought by the shoes
从学会蹒跚走路的那一刻,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双鞋,之后的我们便离不开它,从居家拖鞋,到户外的皮鞋,布鞋,运动鞋、雪地靴……当然还有女人们钟爱的高跟鞋,形形色色的鞋子伴我们走完一生。
笔者没有确切地统计过自己穿过多少双鞋,但我们至少可以估算一下一位80岁的老人一生会穿多少双鞋,如果他(她)恰巧还是一位爱美的讲究人士,那么其所穿过的鞋子数量就算比其他人翻一倍或者更多也不足为奇。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会闭上双眼和世界道永别,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给亲人留下美好的记忆,为社会有所贡献,却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世界后自己的几百甚至上千双的旧鞋会仍然留在这个地球上。地球上不断繁衍的人类,究竟会留下多少双鞋子?这个问题带给我们的惊恐要远大于答案本身。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鞋子大约是200亿双,与此同时,更有数量惊人的旧鞋被人们所丢弃。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人们扔掉的鞋子中只有5%的鞋子会被重新回收再利用。而另外95%的废旧鞋子会被送进垃圾填埋场。欧盟委员会在2008年关于垃圾掩埋地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如此大量鞋子的处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由于鞋子制作过程中除了皮料、布料、橡胶等物质,通常还会使用各种化学成分的粘合剂,所以废旧鞋子被当做垃圾填埋后,环境毒物也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最终会污染环境,而且相关物质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被降解。同时,鞋子的主要原材料——皮革的工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皮革废物,降解时会消耗氧气并产生盐和很多其他化学物质。调查显示,所有的鞋子中都存在不同浓度的金属。虽然对穿鞋者不会造成近期危险,但可能对人类和环境构成长期危害,因为鞋子最终都会变成废物,那么鞋子所包含的金属和半金属将最终进入自然环境。
最近,一项研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由英国科学家开发的旧鞋回收系统可能将终结垃圾填埋场旧鞋横野的槽糕景象。该系统先使用制粒机将鞋制成3-4毫米的碎片,然后再用该项目开发的低成本气流分离技术,根据大小和重量将不同材料分离。例如,首先使用空气串级分离器将较轻的织物颗粒、精致皮革、泡沫与较重的颗粒分离,然后利用气动工作台的震动使粒状材料形成不同的层次(较轻的颗粒浮在较重的颗粒之上,最终实现将橡胶与泡沫和皮革分离的目的)。
研究人员指出,每种经过回收处理的废弃物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例如回收的皮革纤维可以用于生产再生皮靠垫;回收的橡胶可用于铺设跑道或用作运动场表面材料;对于某些类型的鞋类橡胶,则可以将其粉碎用于制作新的鞋底,实现所谓的回收利用“封闭循环”;回收的泡沫可用于强化地板和地毯的垫层材料;混纺织物和其他较轻材料主要用作建筑隔热材料。
该系统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创新制造与建筑研究中心(IMCRC)开发和测试,负责该项研究的Shahin Rah im ifa rd教授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进一步开展后续研究,激发人们对回收行业的兴趣。但我们认为,这项研究已经为实现鞋类能够像玻璃、塑料和纸张的回收一样创造经济利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实在国外,已有不少知名运动品牌公司都建立了完善的回收再利用体系。据耐克官方网站介绍,在1993年到2004年间,该公司开展的“N ikeGo”活动,总共回收了1600万双运动鞋,单在美国本土每年就有100万-200万双运动鞋通过该计划回收利用。而目前在我国,同是品牌的运动鞋,穿旧了、破了却无法回收再利用,大多是被丢进垃圾箱。
一项在国外颇有成效的环保措施,为何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却默默无闻,静静无为呢?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环保法律法规中,对鞋类的回收再利用还有待完善,希望不久的将来,鞋类的回收再利用能成为制鞋企业的“必修课”。作为世界上拥有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如果我们还任凭自己的旧鞋满地扔,恐怕也只能穿回老祖宗纳的“千层底”才对得起脚底下的这片土地。
文/森澜
插画/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