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

2014-06-28 09:52王建华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年4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农药

王建华等

摘要 农产品安全生产作为食品安全的源头和保障,事关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大局。为深入了解农户的生产行为,有效破解农产品安全风险防范这一关键问题,文章以改进农户的农药施用行为为切入点,基于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五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100个行政村的98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根据具有相似培训参与倾向的未参与农户行为来估计已参与农户的反事实行为,以衡量和测度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其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农技人员、农业合作组织、农药经销商、亲友邻居、大众传媒等多种类型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于减少农户的农药施用量均具有正向影响;且不同类型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农药选择、农药施用频率以及农药施用量的影响不同,其中,由政府主办的培训与接受亲友邻居、农技人员、农药经销商和农业合作组织的技术指导对于减少农药施用量的效果最为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的具体对策建议是:一是政府应重视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在防控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加强培训的宣传推广力度;二是提高农技人员的知识素养,完善农业合作组织;三是加大对农药经销商的管理力度,增强农药经销商的信誉度;四是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农户文化程度等因素考虑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实施规模;五是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促进安全生产信息的传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的正面影响作用。

关键词 农药;施用知识;技能培训;农产品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4-0054-10

农产品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联系紧密,在当前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心理驱使下,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需求已开始从追求低层次的食品数量转向了高层次的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安全生产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根本和关键。但近些年因农药超量残留而频发的农产品安全事件,在突显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的同时,也使民众对农产品安全的信心不断受损,严重阻碍了农产品行业的正常发展。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农户由于缺乏农药施用知识的正确引导而倾向依靠大剂量施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1]。这也正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农户施用高毒农药的根本原因[2]。国内研究也进一步证实,政府政策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户开展的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影响农户的农药残留认知的最直接原因[3-4]。因此,本文以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为研究的切入点,从我国不同类型农户的认知行为出发,深入挖掘影响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各种因素,并分析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产品安全风险的作用和传导机制,探索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效果。

1 文献梳理与评述

当前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对于引发农产品安全风险成因的探讨则主要集中于对于农户主体行为的规制方面。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拥有农药施用的决策权,引导农户理性安全施药是进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现行的法律手段并未能从根本上遏制农产品安全风险,一些学者提出将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结合起来,通过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来影响农户农药施用行为,以改变农户传统的施药习惯和方式。有研究表明,接受过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术培训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有利于农产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方式[5-6]。因农户个体特征、种植规模及农户对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认知的偏差,不同类型农户对待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态度是不同的,从而影响着农药施用行为及农药施用量的把握。

1.1 影响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的农户个体特征

文化水平是影响其学习农药知识主动性的重要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户参加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的意愿[7]。一般而言,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对新的农药施用知识和技术有着较强的兴趣[8]。由于农民的受教育年限不同,对自身素质和科学知识重要程度的认识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接受培训的农民比例也会增加,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接受培训的比例反而减少。此外,在接受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意愿方面,不同性别的农户对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也有所不同,男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安全施用农药的意愿也相对较高[9]。还有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土地规模等因素都对农户是否采用和采用何种农业技术产生影响[10]

1.2 影响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农户认知情况

对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持积极态度的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比较强烈;反之,对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持消极或淡漠态度的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相对较低[11]。黄季焜等认为农民对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信息与知识的了解是影响其参与农药施用技术培训的重要因素, 国家应加强对农民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 普及新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知识以充分发挥新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所带来的效益[12]。而农户对农药知识的关注度以及农药安全施用的认知度也会影响到农户的施药行为。有研究发现,农户了解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质量标准证和农药登记证等农药三证的积极性越高, 其对农药知识的关注度越强烈, 对安全施用农药的认知和行为倾向越强烈[9];农户对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系的认识度越高,对农药施用量与效果的关系理解越深刻,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安全性也会较高[13]。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农户的安全意识与学习农药知识的主动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的农户更愿意主动学习农药知识同时也更能认识到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7]

1.3 影响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农户种植情况

不同类型农户对于农药施用技术的采纳情况也有所不同,经营规模越大,采纳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14]。随着农户种植面积的增大,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金、技术、精力以及承担的风险比也随之加大,为了追求市场比较优势,扩大产品的销售量,因而会更注意农药施用的规范性,也更加注重采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培训等问题[15]。张云华等以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35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人口和耕地特征、农户能力特征、农户对农药的认识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主要因素[16]

农户是农药施用的行为主体,研究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的意愿,分析影响其施药过程的因素,是当前和未来降低农药负面效应和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最有效、最现实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围绕农户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意愿及其农药施用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未来深入探讨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效用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现有文献仍存在一些不足:①现有研究的系统性不强,全面深入探讨影响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因素及其对减少农户农药施用剂量影响的文献较为少见。②偏重于从理论分析,而忽视了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和农民内部日益分化的现实国情;③数据代表性明显不足,多局限于对某一地区的少量个案研究,难以从整体上反映出事实的原貌,更没有识别出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五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100个行政村98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估计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减少农药施用课剂量的影响效果,评测其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改变的作用,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2 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Rosenbaum and Rubin提出的“倾向评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简称PSM )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调查数据估计效果的偏倚程度[17]。本文尝试引入PSM方法以评估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影响效果。整体分析思路为:

(1)根据调研数据整理得出农药施用量并将其作为PSM方法的第一输出结果,再利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出安全的农药施用量,与实际农药施用量进行比较得到的差值作为PSM方法的第二输出结果;

(2)运用二元Probit模型估计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可能性即倾向评分(propensity score)PS;

(3)基于上述两步骤的分析结果,运用PSM方法估计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影响效果。

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1 数据来源

本文以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农药施用效果的影响为切入点,采用分层设计、随机抽样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于2013年2-3月组织人员进行专门调查,以此获得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在全国范围内实地调查了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五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100个行政村的986个农户(以下简称受访者)。并有针对性的选取了相关变量进行分析,以此实证研究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效果。

调查数据显示,在986个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59.84%和40.16%,85.70%的受访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下,如果按年龄段分析,46-6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41.58%。34.38%的受访者家庭人口数为4人;家庭人口数为5人及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与4人的比例相当,为33.97%;家庭人口数为3人的受访者比例为24.75%。在受访者学历结构中,初中学历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48.99%,接近一半;小学及以下、高中(包括中等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92%和15.52%;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仅为2.64%和2.93%。也就是说,高中(包括中等职业)及以下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70.08%的受访者有打工经历,没有打工经历的比例为29.92%。在经济收入方面,年收入在2-3万元、3-5万元的受访者家庭比例较高,分别占受访者总数的33.77%和34.28%;家庭年收入在1-2万元、5-10万元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11.97%和

19.78%;而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及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仅为0.20%。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在20%及以下的受访者比例最高,为37.63%;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在21-30%、60%及以上的比例基本持平,分别为17.34%和17.14%;而农业生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在31%-40%、41%-50%、51%-60%的比例较小,分别为10.85%、9.63%和7.41%。

在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参与方面,受访者参与的形式主要有七种,分别为:①政府主办的农药知识或技能培训,有110个受访者通过此种方式获取农药知识和农药施用技能;②政府农技人员指导,选择这种方式的农户有176个;③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培训,119位农户通过农业合作社组织的培训方式获得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④农药经销商农药施用知识推介,这可能是当前最直接接近农户的方式,选择这种方式的农户有639位;⑤亲友/邻居的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术指导,这种获取农药施用知识的方式也相对普遍,选择这种方式的农户有574位;⑥书本/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农户有303位;⑦通过其它途径获取农药施用新知识,有19位农户表示会选择这种方式(见表1)。

3.2 变量说明

影响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参与行为的因素很多,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择农户个体特征变量、种植变量、认知变量以及对培训的反应变量作为Probit模型的解释变量。Probit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为农户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参与行为(也就是PSM方法的处理变量),农户参与过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后所决定的农药施用量,用变量D来表达,当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时,D=1;当农户不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时,D=0。以下自变量均引入Probit模型用以估计农户

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参与概率。

农户个体特征变量。此类特征变量包含农户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打工经历、家庭年收入以及务农年限。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预设男性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意愿会更为强烈,年龄与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可能性成反比,年龄越大越不易接受新事物,而受教育程度与农户参与行为存在正向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强,越倾向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

农户种植变量。此类特征变量包含土地经营规模、劳动力投入数量、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农药投入在总投入中的比重以及生产中投入的农药类型。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说明农户主要以种植为收入来源的手段,预设此变量与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可能性有正相关性。其次,若劳动力投入较高则表示农户家庭参与农业生产人数较多,为减少农业生产时间和人力成本,则更倾向参与培训。同时,农业收入比重高说明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活动,农户出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以获得最大利润的动机更有可能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再次,农药投入比重越高的农户为获得高效益、高产量其参与培训的意愿也更为强烈。最后,由于生产中投入农药类型的复杂程度不同,农户参与培训的意愿也受影响,复杂程度越高,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机率也越高。

农户对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反应变量。农户对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反应,主要包括农户对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接受程度的改变,比如,参加过农药使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的农户,可能继续主动参与培训学习的意愿更强;当遇到农作物病虫害,或者到了农药施用的时节时,会主动联系农药生产销售部门,以便获得相关的农药使用剂量知识和施用技巧;与过去没有参加过培训相比,现在所具有农药施用的技能有明显的提升;并且愿意通过远程教育等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获取农药施用知识等。通过农药施用知识和培训,农户会增强农药规范施用的意识,提高对农药残留导致农产品风险的认知,改变传统的农药施用习惯,这些也是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能培训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安全农药施用量估计

本部分使用线性回归模型估计安全农药施用量,将估计的安全农药施用量与农户实际施用量进行比较,利用这两个施用量之间的差值衡量农户是否过量或过低施用农药,也是本文用PSM方法估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的输出结果之一。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为农药施用量,解释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务农年限、土地经营规模、劳动力投入数量、农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农药投入在总投入的比重、生产中投入的农药类型。

从表3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务农年限、土地经营规模、农业收入在总收入的比重、农药投入在总投入的比重以及生产中投入的农药类型显著影响农药施用量,模型R2为0.57,说明从调研所得农户农药施用量与模型估计安全农药施用量差异较大。

4.3 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平均影响效果(ATT)

对于农户参与农药施用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平均影响效果(ATT),本研究采用PSM方法Kernel类型基于公式5估计得出,用于测度在七种不同的参与途径下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农户农药施用量(即输出结果)的影响。在本文的PSM方法中,输出结果有两种:①相对没有参加知识与技能培训农户的农药施用总量;②农户的实际施药量与估计安全施药量之间差异。若输出结果1的ATT估计值为正,说明参与知识与技能培训农户的农药施用总量高于农户在未参与培训情况下的农药施用量;若输出结果2的ATT估计值为正,说明参与农户的农药施用量高于安全估计施用量更多。因此,我们期望输出结果1和2的ATT估计值都为负,这说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具有减少农药施用量的效果。

表5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户在不同的农药施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条件下,参与培训的农户施药量与未参与培训的农户施药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参与政府主办的农药知识或技能培训的农户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施药量减少1.26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34 L/hm2。在第二种情况下,接受政府农技人员指导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减少1.12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57 L/hm2,在第三种情况下,接受农业合作组织指导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减少1.05 L/hm2,并在10%的检验水平上显著,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21 L/hm2,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在第四种情况下,接受农药经销商推荐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农药施用量减少1.32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1.12 L/hm2,ATT估计值均在10%的检验水平上显著。在第五种情况下,接受亲友/邻居施用推荐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农药施用量减少1.64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36 L/hm2,ATT估计值均在10%的检验水平上显著。在第六种情况下,采用书本、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农药施用量减少0.48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07 L/hm2。最后,通过其它途径获取农药施用新知识的农户相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户减少0.78 L/hm2,实际农药施用量与安全施用量之间差值减少0.29 L/hm2。

5 结论与建议

为了减少农产品安全生产风险,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采取了多种培训形式来改变农户的农药施用习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以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而对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贡献,以及今后是否应该继续执行并推广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PSM方法估计七种不同的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类型对农户农药施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七种不同的农药施用知识和施用技术类型都具有减少农户农药施用量的作用,对减少农药施用量具有正面影响。

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建议如下:①政府应重视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对防控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作用,加强该培训的宣传推广力度,向农户说明该项目实施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从而让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从根源上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②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农技人员的知识素养,完善农业合作组织,高效地为农户提供指导意见,并保证指导意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③加大对农药经销商的管理力度,增强农药经销商的信誉度,提高其推荐的合理性;④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农户

文化程度等因素考虑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实施规模,密切与农户的联系,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增进农户对项

目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程度;⑤在开展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时,考虑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传播项目信息,保证项目信息传达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农户安全生产的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药施用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对农户的正面影响作用。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pstein L, Bassein S. Patterns of Pesticide Use in California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es for Reduction of Pesticides (Review) [J].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2003, 41: 351-375.

[2]Mekonnen Y, Ejigu D. Plasma Cholinesterase Level of Ethiopian Farm Workers Exposed to Chemical Pesticide [J].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05, 55(6): 504-505.

[3]何美仙.浙江省金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政策、管理、市场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实施与成效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2005.[He Meixia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ngineering in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Analysis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of the Policy, Management, Market and Technology System[D]. 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2005.]

[4]郑冬梅.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6.[Zheng Dongmei. Study on Chinese Biological Pesticide Industry Development [D]. Fuzhou: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2006.]

[5]何浩然,张林秀,李强.农民施肥行为及农业面源污染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6):2-10.[He Haoran,Zhang Linxiu,Li Qiang.The Research on Farmers Fertilizing Behavior an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06,(6):2-10.]

[6]巩前文,张俊飚,李瑾.农户施肥量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10):63-68.[Gong Qianwen, Zhang Junbiao, Li Ji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Fertilizing Amoun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Hubei Province [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8,(10):63-68.]

[7]向彦任,傅新红.农户主动学习农药知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农业,2011,(3):33-34.[Xiang Qianren, Fu Xinhong.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Willingness to Learn Pesticide Knowledge Actively [J].Jilin agricultural, 2011,(3):33-34.]

[8]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7,(9):33-38.[Chen Chao, Zhou Ning. Differences in Farmers' Cultural Quality Affec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Selection Channel [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7,(9):33-38.]

[9]李红梅,傅新红,吴秀敏.农户安全施用农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7,(5):99-104.[Li Hongmei, Fu Xinhong, Wu Xiumin.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pply Pesticide Safel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2007,(5):99-104.]

[10]蒙秀锋,饶静,叶敬忠.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5,(1):20-26.[Meng Xiufen, Rao Jing, Ye Jingzhong. Study on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New Varieties of Crops [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5,(1):20-26.]

[11]秦军.影响农户选择农药使用技术的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6-9.[Qin Jun.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Technology of Applying Pesticide [J].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40(4):6-9.]

[12]黄季焜,齐亮,陈瑞剑.技术信息知识、风险偏好与农民施用农药[J].管理世界,2008,(5):71-76.[Huang Jikun, Qi Liang, Chen Ruijian. Technical Information Knowledge, Risk Appetite and Applying Pesticide of Farmers [J].Management World, 2008,(5):71-76.]

[13]朱雪兰,洪潇伟,李世杰,韦开蕾.农户用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20-5723.[Zhu Xuelan, Hong Xiaowei, Li Shijie, Wei Kaile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Applying Pesticide Behavior: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41(13):5720-5723.]

[14]Atanu S,Love H A, Schwart R. 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94, 76:836-846.

[15]阳检.农药施用行为和农户特征研究——基于农产品质的安全供给视角[D]. 无锡:江南大学,2010.[Yang jian.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Applying Pesticide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ing Perspective[D]. Wuxi:Jiangnan University, 2010.]

[16]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朱勇.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49.[Zhang Yunhua, Ma Jiujie, Kong Xiangzhi, Zhu Yong.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havior of Farmers Applying Pollutionfree and Green Pesticide:A Case Study of Shanxi, Shanxi and Shandong 15 Counties (Citie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4,(1):41-49.]

[17]Rosenbaum P R, Rubin D B.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J]. Biometrika, 1983, 70: 41-55.

[10]蒙秀锋,饶静,叶敬忠.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5,(1):20-26.[Meng Xiufen, Rao Jing, Ye Jingzhong. Study on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New Varieties of Crops [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5,(1):20-26.]

[11]秦军.影响农户选择农药使用技术的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6-9.[Qin Jun.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Technology of Applying Pesticide [J].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40(4):6-9.]

[12]黄季焜,齐亮,陈瑞剑.技术信息知识、风险偏好与农民施用农药[J].管理世界,2008,(5):71-76.[Huang Jikun, Qi Liang, Chen Ruijian. Technical Information Knowledge, Risk Appetite and Applying Pesticide of Farmers [J].Management World, 2008,(5):71-76.]

[13]朱雪兰,洪潇伟,李世杰,韦开蕾.农户用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20-5723.[Zhu Xuelan, Hong Xiaowei, Li Shijie, Wei Kaile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Applying Pesticide Behavior: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41(13):5720-5723.]

[14]Atanu S,Love H A, Schwart R. 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94, 76:836-846.

[15]阳检.农药施用行为和农户特征研究——基于农产品质的安全供给视角[D]. 无锡:江南大学,2010.[Yang jian.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Applying Pesticide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ing Perspective[D]. Wuxi:Jiangnan University, 2010.]

[16]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朱勇.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49.[Zhang Yunhua, Ma Jiujie, Kong Xiangzhi, Zhu Yong.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havior of Farmers Applying Pollutionfree and Green Pesticide:A Case Study of Shanxi, Shanxi and Shandong 15 Counties (Citie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4,(1):41-49.]

[17]Rosenbaum P R, Rubin D B.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J]. Biometrika, 1983, 70: 41-55.

[10]蒙秀锋,饶静,叶敬忠.农户选择农作物新品种的决策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05,(1):20-26.[Meng Xiufen, Rao Jing, Ye Jingzhong. Study on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New Varieties of Crops [J].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05,(1):20-26.]

[11]秦军.影响农户选择农药使用技术的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4):6-9.[Qin Jun.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Choosing Technology of Applying Pesticide [J].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1, 40(4):6-9.]

[12]黄季焜,齐亮,陈瑞剑.技术信息知识、风险偏好与农民施用农药[J].管理世界,2008,(5):71-76.[Huang Jikun, Qi Liang, Chen Ruijian. Technical Information Knowledge, Risk Appetite and Applying Pesticide of Farmers [J].Management World, 2008,(5):71-76.]

[13]朱雪兰,洪潇伟,李世杰,韦开蕾.农户用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20-5723.[Zhu Xuelan, Hong Xiaowei, Li Shijie, Wei Kailei.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Applying Pesticide Behavior: A Case Study of Hai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 41(13):5720-5723.]

[14]Atanu S,Love H A, Schwart R. Adoption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Under Output Uncertainty [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 1994, 76:836-846.

[15]阳检.农药施用行为和农户特征研究——基于农产品质的安全供给视角[D]. 无锡:江南大学,2010.[Yang jian.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Applying Pesticide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ing Perspective[D]. Wuxi:Jiangnan University, 2010.]

[16]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朱勇.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49.[Zhang Yunhua, Ma Jiujie, Kong Xiangzhi, Zhu Yong.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havior of Farmers Applying Pollutionfree and Green Pesticide:A Case Study of Shanxi, Shanxi and Shandong 15 Counties (Cities)[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4,(1):41-49.]

[17]Rosenbaum P R, Rubin D B.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ropensity Score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for Causal Effects [J]. Biometrika, 1983, 70: 41-55.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农药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年第三批农药企业延续核准名单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
浅谈海南核电建设技能培训中心的必要性
士官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