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黄宗羲定律”

2014-06-28 18:19叶檀
公务员文萃 2014年5期
关键词:隐性福利体制

叶檀

常见论坛上基层公务员吐槽,却未见大规模辞职潮,说明大部分公务员在撒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6次行政体制改革,陷入先精简、后庞大的陷阱,公务员人数不减反增,让人想到了“黄宗羲定律”。(指中国历史上,政府为减轻、规范农民的赋税而推出的新政策,最终往往会变本加厉地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

根据2011年数据,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狭义公务员人数约700万人;包含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在内的广义公务员人数为1000多万人。而包含行政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及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财政供养人员,约4000多万人。

仅从狭义公务员人数看,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官网数据,2008年度到2012年的数据分别是659.7万人、678.9万人、689.4万人、702.1万人和708.9万人,4年来增加了49.2万人。

一个人的就业选择由几大要素构成,职业前景、薪酬福利待遇、未来风险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公务员职业有两大不利影响,基层公务员升职缓慢、工资待遇低,职业前景一眼望到头,没有想象与成长空间。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前景稳定,大多数工作轻松,福利高于社会平均水准,不必受市场动荡、经济周期下行等影响。

期望进入公务员队伍者如过江之鲫,说明三点:一、人们对行政体制改革抱半信半疑的态度,公务员隐性福利的预期未能化解,以往的改革强化了这一预期;二、经济波动大,人们害怕进入市场展开残酷竞争;三、希望稳定的求职者通常较为脆弱,不能承受风险,目前脆弱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

不同的政治经济周期,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不同。经济处于上行周期、管制较松时,年轻人通常会选择市场型公司,或者自行创业。改革开放初期有一波公务员下海潮,著名企业家如冯仑等人是当时的代表。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旱涝保收的公务员职位突显其优势。如美国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目前由于失业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公务员吸引力并未下降。

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上升、产能过剩成为企业三大挑战,稳定的预期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家庭拥有一定资产的公务员,选择在公务员职位躲风避雨。现在公务员隐性福利空间缩小,却不见大规模的辞职潮,原因就在于隐性福利的丧失无法抵挡预期稳定、职业体面的诱惑。

被公务员吐槽的薪酬体制对得起公务员,如公务员享有90%以上的养老金替代率,一些地方的高档经济适用房居然成为公务员的专享房。事实上,很多岗位根本不必存在,人浮于事,不仅仅是浪费资源,更是恶劣的榜样,让年轻时就急于养老的人匆匆忙忙进入公务员队伍。中国公务员体制最大的隐性福利是对资源的支配权,政府主导资源致使公务员权力不减反增。

目前改革对这一体制没有根本触动。只要政府主导经济,公务员迟早会成为肥缺,溢价短期下行长期也会上行。公务员付出的是等待的时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笔者曾分析过深圳公务员改革,2010年2月,深圳在全市行政机关全面启动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2012年8月,改革之“火”烧到深圳事业单位。公务员原来“大一统”的管理模式被划分成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三档。公务员依然享受体制内的待遇,铁饭碗还是摔不破。

公务员改革走不出“黄宗羲定律”,我认为,关键就在于资源主导权和隐性收益权。让低风险与低收益匹配,由市场主导经济组织模式,才能走出核心怪圈。

(摘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隐性福利体制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Take Away Pizza ?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