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苏
【摘要】旅游核心职业素质是评价旅游从业人员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本文对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综合素质和旅游核心职业素质也进行深刻的辨析与思考,明晰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养成教育”是培养旅游类学生职业核心素质重要途径,并对如何形成与造就学生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综合素质;职业核心素质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旅游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管理型人才。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类特殊的行业,它具有窗口性、国际性等特点,服务过程需要通过人来实现,因而旅游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有相当的要求,对其职业素质要求就相对更高。优秀的服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积极的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热情的职业情感,才能完美的达到与人沟通目的,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现在,我国旅游人才的质量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远远不能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笔者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认为除去外界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职业院校培养模式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的素质养成。因此,本文旨在理清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中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辨析职业核心素质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辨析
知识、能力、素质在教育理论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若是我们不理清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就会直接影响院校的教育观念和本文所要谈到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核心素质的趋向。
(一)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一般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大类,需明晰的是知识只有在转换为个体能力后才会具有价值。
(二)能力
能力是个体社会人从事专业活动中所展示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即完成某一项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本领。从教育学的角度,能力可以分为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是应用专业知识、经过专业训练所具备的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基本能力则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综合性、基础性的能力。按照姜大源的观点,人的能力分为社会能力,即学会做人做事的能力,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专业能力,即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方法能力,即学习工作的能力,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1]。总体而言,能力是一个人在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创造效益等方面必须具备的本领。
(三)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基于生理学和心理学,也叫“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广义的素质基于教育学,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是一种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广义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素质是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知识技能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学习所到达的一定的水平,是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够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四)知识与素质的关系
知识可以通过学习、传授来获得,而素质则不能通过学习和传授直接获得,它是深层、隐含、不能脱离活的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知识可以通过考试的方法来评价,而素质只能通过观察人在实际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一定的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活动领域里起作用,而素质会对人的全部活动或者某一类活动起长期的稳定的影响。
素质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表现形式,能力是表象的,而素质是隐形的,或者说是潜在的因素;素质与能力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就是他们的形成与发展走的是同一条路,都是在个体认识和实践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不同点就是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是人在长期活动过程中非对象化的结晶;能力是人外显的表现,能力必须以素质为基础,素质且要通过主客观条件转化为能力;也可以说素质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素质的高低决定能力的大小[2]。
综上所述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知识是能力、素质形成的基础,而素质与能力反过来为个体学习知识提供条件,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互为条件,又相互依存。
三、综合素质与旅游核心职业素质
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系统整合。具体应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所谓自然素质是个体自然生理素质,具有很强的先天遗传因素;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逐步发展起来。
(一)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指个体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在体育、文艺、美术、音乐、舞蹈、语言诸方面所展现的才华。在我国全面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公民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趋势,也是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迫切需求。
在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中综合素质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能力、信息化能力、国际化视野、公共关系能力以及思辨与创新能力方面。学生当然可以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生培育了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后,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社会国际公民。endprint
(二)旅游核心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适应的综合体现,表现在该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方面的状态,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走向就业的基本条件。就旅游行业而言,职业素质是旅游企业挑选人才的第一标准,也是毕业生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法宝,旅游行业是为人服务,个人的职业素质决定企业的服务水平优劣。旅游从业人员的核心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与职业习惯。
1.旅游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旅游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评判和判断职业道德的行为标准,凡是符合这些规范的行为就是高尚的行为,凡是不符合这些规范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旅游职业道德包含的主要内容是: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真诚公道、注重信誉;热情友好、宾客至上;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进取、勇于竞争。
2.旅游职业情感是旅游从业人员对职业的情感态度,它与职业态度相辅相成,主要表现在对职业的热爱,对职业的责任感、义务感、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感方面。
3.职业习惯是旅游从业人员因为长期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所养成的富有职业特点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习惯,它是以自身职业为支点,在旅游行业的工作岗位上逐渐养成的。好的职业习惯可以帮助个体成功,而不好的习惯将会导致失败,职业习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职业化的重要标准。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性表现在方方面面,旅游核心素质是帮助个人成功的利器也是企业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它的形成和培养总体是通过学校教育、自身提升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的,而取得成功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日积月累的养成教育。
四、培养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途径探求
高等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决定其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也关系到旅游业的未来。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仅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完成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形成,其有效的教育形式应该是以“养成教育”为主,其他教育形式为辅。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培养,其目的是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成功人格[3]。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多年实践,成功探索出培养学生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途径,即通过校内课堂、校外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循序渐进地养成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同时形成系列旅游职业核心素质的评价体系,为职业素质养成提供良好的引导与保障机制。
(一)校内课堂树立职业意识
校内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明晰旅游核心职业素质含义,树立旅游人必须具备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意识,掌握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概念、内容与作用,了解职业核心素质养成教育的形式与评价方式,从而自觉地遵守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纪律,配合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各类途径与方式,完成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333”实践为例,首先学院基于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强调学校、企业、学生依托三个课堂来开展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强调学校、学生和企业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共同主体。学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整体设计,遵循学生职业认知过程设计合理模式,即第一学年的“专周+专项”、第二学年的“专项实训”、第三学年的“职业素质展示”,这与学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第一学年是学生职业意识养成初期,通过课堂教学和专周专项实训领悟职业素质的内容与意义,初步掌握职业素质的基本内容;第二学年通过企业课堂的专项实训锻炼提高学生对职业能力的掌握和运用;第三学年则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展示其旅游核心职业素质的魅力。与此同时学院建立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成长档案,作为学生职业成长的资料和职业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企业课堂养成职业心理
按照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旅游类学生都必须进行为期八个月或者一年的专业顶岗实习,在这期间旅游企业就是课堂。为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态度,学校须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教学计划及各种预案。在此期间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职业意识,但在具体的职业环境中会遇到不同的职业问题,学校要和企业通力合作,帮助学生并指导他们的职业行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健康职业心理和娴熟职业技能,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企业的各种活动。
在企业课堂需要重视两个问题,第一是充分利用旅游企业的职业环境和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等资源,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第二是须制定完善的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大纲,设计相关的方式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提高情况,激励学生认真完成阶段教育目标。
(三)社会实践课堂完善学生的职业规划
社会实践在形成学生职业素质、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学生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职业活动中,首先是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和旅游核心职业素质,其次是体会到自身职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再者其开始确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五、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三类课堂为例,该院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质,获得了相当显著教育效果。当学生离开学校奔赴旅游企业时已基本形成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并为其成为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琦.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研究[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6):23卷(第3期).
[2]李坊橞.素质的概念与定义---素质概念的逻辑学证明[J],辽宁教育,2012(15).
[3]童贵祥.创新素质教育途径,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