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多方面探析清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原生态旅游产生的历程,阐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流域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本身就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文化观”,即一切旅游资源的原生态。现代意义的原生态旅游即是一种人们所期望的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一种个人享受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旅游方式,倡导回归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本文以时间变迁为线索从旅游资源的角度论证原生态旅游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自觉行为,原生态旅游活动也是土家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源头。
【关键词】旅游;原生态;清江;长阳
清江古称夷水,有记载“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1],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的齐岳山,流经恩施州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和宜昌市的长阳、宜都共七个县市,在宜都陆城注入长江。清江全长约四百公里,号称八百里清江画廊,三百里最美画廊在长阳,故有长阳清江画廊之称。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巴、楚、蜀文化的交融地带,素有“川鄂咽喉”之称,自古而今为四川至武汉的必经之道。
清江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清江长阳)正是居于这样的交通要道上,以神秘远古的巴土文化为依托,加之自然秀丽的原生态景观,形成具有独特韵味的风景名胜区,其代表之处就是巴人和土家人创造的辉煌历史画卷。长阳人在此开疆拓土繁衍生息,鲢鱼山遗址有前人类用火痕迹,香炉石遗址约有4000余年历史,可证明早期巴人的社会活动,诸多专家学者考证土家人源于巴人这条人类发展史线索清晰且成定论。
探究清江长阳土家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源头,实际上首先需要探索清江长阳在何种情况下产生了旅游的动机、如何萌芽,以及如何产生现代意义的生态旅游资源。
一、迁徙是长阳清江旅游产生的最早动因
若论及清江远古时代的旅游动机产生可追溯至远古廪君时代,香炉石遗址可证明当时已是典型的青铜器时代,在巴国的故都夷城已有船为交通工具,从交通工具及经济发达程度分析,当时的出行还仅仅是贵族阶层的特权,它带有极强的政治性和生存繁衍的目的性,就是这种本能的生存需求催生了最初的旅游动机。罗伯特·朗卡尔曾在《旅游及旅行社会学》书中就说过自有人类就有旅游,个别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无法在时间上、空间上对其进行一个明晰的界定,而中国的学者范能船在给章必功所著《中国旅游史》所作序言中也提出,“旅游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相始终”[2],这同伍飞的观点相同。
(一)民族迁徙与政治活动
大约十九万年前“长阳人”在大堰乡开疆拓土,约三千至四千年前有盐水女神与廪君在清江披荆斩棘,不可否认巴人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迫,是一个沿清江西迁的民族,“2000多年前,巴国发生叛乱,巴王派大将巴蔓子使楚求援,答应以三城相酬。楚王派兵平叛后,巴蔓子不忍割城以自己的头答谢楚王”[3],这种不断迁徏,以政治为目的的互访就是早期盛行的政治旅游活动的典范。
搜寻巴人衍生的历史,首先可从“孟太子炼铁”的传说中可推断巴人巫山之源。有学者考证,“所谓孟涂乃三涂氏的酋长,夏后启之母涂山氏即三涂氏的酋子,所以孟涂是夏朝初年的重臣。启(八)年任他为巴人的祭司,主宰巴人的诉讼大权,实际也是巴人的酋长”[4]。而《竹书纪年》卷更明确记载,“启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又据《水经注·江水》记载,“有大巫山……神孟涂所处”。《巫山县志》卷十七也载有“孟涂祠在(巫山)县巫山下”。《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还曾解释说“丹山”是“今名纪山,亦名丸山,在湖北巴东县西。” 此外,据张西周多年考查,他认为麻池的朱栗山就是当地人类的发源地,“孟太子炼铁”的故事也在麻池境内,正如《海内南经》记载的,“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郭璞解释这里所谓的“丹山”是“在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即孟涂所居也。”如此分析看来,此“孟涂”无论是在巴东县西,还是在秭归县东七里,都与长阳麻池不远,再联系麻池至今还存的一系列地名如城伍河、太子山、少祖山、腰站等,还有众所周知的史籍记载“廪君故出巫诞”的传说,可知长阳此地远古而来已有人类在此生存,并因之而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早期的旅游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通工具的出现
长阳清江至今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向王即廪君,在远古的交通工具出现本就是一种旅行方式萌芽,可视为现代旅游概念中关键的要素。而古代廪君西迁到盐池的故事,使得巴人土家的发源地长阳清江具备了旅游萌芽的因素。据考长阳清江盐池因产盐而得名,廪君“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遇到多情的盐水女神的挽留,“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打开。这个故事说明廪君率领的巴部落是一个鱼猎民族,以捕鱼打猎为生。靠水生存自然发明了土船,有了土船才能从夷水到达盐阳,即从现在的清江武落钟离山到达渔峡口的盐阳,这是一条水路的迁徏,也是巴人有名的征战旅行。
(三)商业萌芽
在上述这个盐水女神与廪君的传说中,盐可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要运这些东西自然会产生出行。而盐运实际是以经商为目的,负货贩运而周游天下,从而旅行不可避免地产生。远古长阳清江流域不仅产盐,同时还盛产茶叶。
巴山是中国最早产茶的地方,陆羽的《茶经》中有记载,武落钟离山盛产人尽皆知的“佷山贡茶”,有“木鱼庙”为证,其庙原名“陆羽庙”,庙址在武落钟离山上,如今庙已无存但民间仍有传说,此地至今还有“吃茶生子”的茶图腾传说[5],民间有关茶的习俗源远流长,至今有号称“活化石”的罐罐茶,民间道教祭祀活动中依然有“敬茶”祭仪,茶叶最早是用于填饱肚子的食物与祭祀的主要物质,这些习俗的大量存在,说明这里很早就有商业活动,并有大量的人员流动和迁徒。endprint
二、宗教仪式促成长阳清江旅游的萌芽
西方学者列维·布留尔曾说过:“原始人感到自己是被无穷的、几乎永远看不见而且永远可怕的存在物包围着,这常常是一些死者灵魂,是具有或多或少一定的个性的种种神灵”[6],因此祭神娱神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神灵的祭祀由巫师掌管,由祭祀神灵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巫文化。
(一)占卜
中国的《易经》中则有“观卦”和“旅卦”,其卦辞主要是为趋吉避凶。而远古巴人面对洪荒猛兽的残酷自然环境时,自然产生了沟通天地的灵媒巫。位于清江石崖上的香炉石遗址就出土了大量的用较大鱼类的鳃盖骨制作而成的卜骨,这在我国卜骨发现史上前所未有。在巴人的视域里出行要占卜吉凶,在土家至今做房子要请人看风水,人逝世后要请人看葬地、跳丧,以求祖先能安宁并保佑后人,等等。巫文化阶段是每一个民族童年的必经文化阶段,巫是天地人中间的代表,它构成了巴人与土家人独特的宇宙观和完整的人类自然生命系统,可以说巫是巴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至今清江沿岸仍流传着“七的出门八的归,九的出门空手回”的谚语,这里“九的出门空手回”不仅是指经商和打工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指途旅安全,那么清江上的廪君开疆拓土到“君乎夷城”也是一个部落的集体旅行[7]。
(二)祭祀
清江沿岸的人们都称廪君、盐水女神为“向王天子、德济娘娘”,向王天子也是保佑土家人的水神,武落钟离山至今还供有他们的雕像,世世代代享受着人间烟火,每一年的年头年尾这里都会有鞭炮轰鸣以祭向王与盐水女神。年头出外运盐和药材,船要开头、人要开工、年中收获、年尾归家都要向王天子和德济娘娘求得保佑并用三牲祭祀。此外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妇每到八月十五,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到庙里摸阴阳二石,以求德济娘娘保佑,并明示生男还是生女;未婚者趁此时找心上人的,趁着祭祀聚寻找伴侣;还有谁家养猪的遇上猪生病也会去;甚至是即便没事的人家也会去祈求吉祥平安。过大年还要祭拜的神灵有诸多,首先是祭祖,祭祖有多部分,一是祭向王与盐水女神,后是家族中的祖辈;然后是土地神、财神、水井神、灶神、床神、树神、火神、猎神、五谷神等。猎神主要是为打到猎物,五谷神保佑五谷丰收,水神向王保佑船家安全,这也是早期人类的经济活动,祭祀在清江长阳的土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生存方式。
借用奥地利经济学家赫曼翁斯奎勒德的观点,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那么,清江的旅游不仅意味着是经济、政治上的旅游,更有文化层面上的旅游,这种文化层面的旅游最早的方式就是这种祭祀活动。
三、长阳清江古代旅行到现代生态旅游的演变
古代的旅游主要指是帝王、贵族、官僚、地主等人及其附庸士大夫阶层的少数人的活动,平民百姓仅在佳庆节日到近地出游,如踏青、赶庙会等。其旅游形态基本上仍停留在旅行的阶段,与以获得经济收入为目的的旅游业有本质的不同。
(一)清江原生态土家文化
分析清江流域的旅游,会发现清江流域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巫文化。换言之巫的祭祀活动是这里一切艺术的源头。土家族人出口必歌,以歌对话,青年男女以歌为媒谈情说爱,在重大节日里人们载歌载舞,如土家的“跳丧舞”、“茅谷斯”、“花鼓子”、“薅草锣鼓”等,这些活动弥补了社会交往的不足,沟通了本民族群众的精神联系和情感交流。庄子曾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也就是希望达到“物与神游”、“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古时候人们参加这些祭祀活动是一次身体的休息、心情的释放、精神的寄托,是一种天人合一,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态系统的高度一致。清江画廊早期的旅游活动,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相依相伴,其巫文化是沉醉于个人性灵,移情于自然崇拜的浪漫文化,它本质上是与道庄物我合一的相融。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清江沿线生产力得到到迅速发展,至唐宋元明清时,因战争祸害而躲避至此的外地文人,与当地土家人一起创造了悠美的长阳文化。至今主要文字记载多出自《长阳宗谱资源》、地方文献(家谱、志书)以及《长阳竹枝词》等。其中“竹枝词”成为研究土家人的民俗史料,从中可清楚地了解当时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状况。
(二)享受文化与创造文化
竹枝词是一部土家族地区的风俗历史画卷,记录了土家人的婚丧、嫁娶、生产、娱乐,还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土家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详见下文举例。
写婚姻幸福:
婚姻犹学古桃夭,一夜春风驾鹊桥。试问深闺小儿女,最销魂可是花朝。
写两地分居相思:
数声啼鸟唤哥哥,密林丛丛袅女萝。郎在对面侬不见,相思只隔一条河。夫妇情深别愈浓,况云一岁一相逢。良宵虽好新秋短,只恐天明语未终。郎去湘江经几秋,西风北雁又南洲。
写乡间习俗,如田泰斗的正月年节:
元旦开门化纸钱,红灯绿酒出朝天。还家竟似客初到,各自相呼请拜年。
如彭秋潭的清明节和重阳节:
缟袂丹裙翠色衣,山城土女插青归。偶然摘朵山花戴,惹得群蜂绕花飞。
轻云微雨好重阳,缸面家家有酒尝。爱他采茶歌句好,重阳做酒菊花香。
写咂酒、油茶:
依山面水一家家,风土人情大不差。惟有客来沿旧习,常饮咂酒与油茶。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枝胜壶觞。过桥猪肉莲花碗,大妇开坛劝客尝。有心拜年莫道迟,君看青草盖牛蹄。东风不醒堆花酒,吹得行人醉似泥。
写农业生产:
栽秧插禾满村啼,正是载秧插禾时。口唱秧歌骑竹马,晚来还带鲊包归。
写生态环境保护:
暴雨黄流浪拍天,漂流巨木满江边。黉桐薪桂知多少,不信来年草值钱。
正如沈祖祥所指出的,“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旅游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内容”[8]。 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有了闲暇时间,有了审美的倾向,旅游现象才得以产生。清江长阳不只是远古巴人的故乡,还是一幅生态环境优良与现代化高速发展相融合的民俗风情画卷,这里是集吃、住、玩、娱、购、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养生胜地。学者伍飞在《旅游整合人类》一书中曾指出,“旅游作为一种活动或现象虽然在地球上已存在上万年,但旅游学的研究不过是几十年的事”[2]。如今,当人们徜徉清江时会看到了古人文风情,又领略到神巫的歌舞、古人的祭祀、神奇的风光、巴人的迁徙以及乡里浪漫的闲适,至此你会对原生态旅游资源有新的感悟。endprint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密集的高楼大厦以及纵横交错的柏油路,加上被无数拥挤在路上的汽车污染了的空气以及喧闹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对乡村宁静的生活和山水自然风光产生了一种向往。与此同时,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促使人们渴求一种清新轻松而惬意的自然体验和心灵净化。于是这种人性本能的对大自然的强烈向往,催生了生态旅游,并使之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亦是追求时尚生活人群的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清江生态旅游品牌所凸显的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现代科技、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完美结合。
早在2005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当地政府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提出了以清江自然生态为依托,以巴土文化为内涵的“清江生态旅游”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笔者认为是指以长阳原生态的清江山水自然资源和原汁原味的巴土文化资源为内涵的现代意义上的原生态旅游。现代意义上的原生态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与生活方式的呈现,一种人的享受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理念,倡导的是回归中国哲学上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
早期原生态旅游的实质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一种必需的行为方式即迁徙与旅行,也指人们为了政治、商业、祭祀、游学等目的而产生的行为,一路享受的是没有改造的大自然与民族民间文化,如上述文人竹枝词的创作,其行为既是在享受文化也是在创造文化,原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也即是创造土家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是土家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源头。现代意义的原生态旅游即是一种人们所期望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强调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原生态,吃、住行的环保,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回归人的心灵自由,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解决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原生态旅游实质就是要体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理念,而清江长阳土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也即是在此理念下形成的旅游客体。
参考文献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译注.水经注校释「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4):124.
[2]伍飞著.旅游整合人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6.
[3]郑子华.荆门雄风[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
[4]陈红.清江画廊生态旅游区佷山“贡茶”文化资源的开发模式[J].三峡论坛. 2012(04):27.
[5]杨华.考古研究.远古时期巴族与三苗文化的关系[J].四川文物,1995(04):15-22.
[6]列维·布留尔,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2):45.
[7]陈金祥,主编.长阳县志[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8):58.
[8]沈祖祥,编.旅游文化概论[M].上海出版社,1999(6):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