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芳
摘要:“幸福课堂”是富有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它应该是能随时动态生成的土壤,它应该是始终贯穿自由的表达和展示。“幸福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得以长足发展的过程。笔者尝试通过由切入点、契合点和互融点构建的三角形教学模式来实现“幸福的科学课堂”。本文是一次构建“幸福科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轻松教学;幸福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121
“幸福课堂”是富有活力、充满智慧的课堂,它应该是能随时动态生成的土壤,它应该是始终贯穿着自由的表达和展示。“幸福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其中并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得以长足发展的过程。笔者尝试通过由切入点、契合点和互融点构建的三角形教学模式来实现“幸福的科学课堂”。本文是一次构建“幸福科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曾在学区优质课选拔比武中讲授了《力的存在(第一课时)》,在课堂上从引入——切入点,难点——契合点和收尾——互融点这三个突破点入手,尝试了一次幸福贯穿、轻松活力的课堂,现将逐个环节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巧设切入点,刺激学生愉悦体验的产生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可见在教育教学中,事先替创造好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再辅之以尽可能有趣的教学材料,尽可能多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中投入学习活动之中,还可以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从而更加生活化地掌握知识,达到知识的内化,扎实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并随时可以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完成之时最终回归于生活的本源。
案例:师:同学们觉得今天外面有风吗?
生:有(没有)
师:同学们觉得外面是大风还是微风呢?
学生不约而同地朝窗外望去,窗边的有些同学甚至还伸出手去感受,然后七嘴八舌地说出了各自的观点……
师:大家都在往窗外看,那么请问你们看到风了吗?
生:没有,因为风是看不见的。
师:那你们是怎么感觉到风的存在的呢?
生1:看树叶的摆动……
生2:看水面的涟漪……
生3:听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生4:你站在有风的地方,你的皮肤感觉得到,你的耳朵感觉得到…………
师:那么有没有同学能把大家的各种回答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定义呢?
生:我们看不见风,但可以根据风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判断风的存在。(副板书)
师:回答得真棒,大家鼓励一下(老师带领学生一起鼓掌)
师:你刚才鼓掌的时候用力了吗?
生:用力了。
师:你们看到力了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判断力的存在呢?(可结合风的存在形式)
思考:导入新课,最关键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新知。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引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开门见山法、温故知新法、认知冲突法、意境引入法、游戏引入法等,这节课的课堂引入从一开始对“风”的讨论、总结和延伸联想到本节课的课题“力”,可谓悄然生成,寓教学于无痕中。 “将教学置于无痕的状态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和学生轻松地聊天,及时地鼓励,顺理成章地将课堂主脉络引入到课堂重点上来,不正是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吗?不就可以水到渠成般地提高学生开发自我的幸福感吗?
二、妙解契合点,刺激学生领悟能力的提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如果学生没有经历过思维的碰撞,课堂就会如同一潭死水。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科学教学不应该只是给学生一些常规的知识,更应该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地思想能力,倡导并激发他们对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进行巧妙地实验、深入地思考、适时地归纳的系列习惯,对秉承的已有生活经验抱有批判,并对科学探究的持续热爱。这就尤其需要找到学生的知识契合点,并且巧妙地化解掉影响这些契合进度的绊脚石。
案例:生:小个子女生演示用力捏矿泉水瓶,瓶子变瘪了。
师: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出示玻璃瓶,请强壮的男生用力把瓶子捏瘪。没有成功。
师:这位同学用力捏瓶子,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发生形变还是改变运动状态了呢?
生:肯定不是改变运动状态。
师:瓶子到底有没有发生形变呢?如果发生了形变我们要怎样才能看到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在玻璃瓶中灌满红墨水,将一细管插入橡皮塞,再将橡皮塞紧紧塞住瓶口。手捏住玻璃瓶,随着压力的增大,液柱逐渐上升,说明压力使玻璃瓶发生形变,体积的变化使液柱上升,形变越大,液柱上升越高。
生:释然。
思考: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一般均局限于:力可以打碎一只玻璃杯,力可以让汽车运动起来,力可以把物体举高等力的作用的具体“表层事例”,并没有形成更深入牢固的“力的概念”。依托这些学生对力已经具有的较丰富的感性知识积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更多相关问题的模拟情境,将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在课堂上予以重现,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验,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归纳的过程中,把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概念自然又自主地概括出来,印象深刻而且理解透彻。
而对微小的变化进行放大处理的手段和渠道的掌握是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在本堂课中“力的两种作用效果”是其中的一个认知目标,而利用身边的实例观察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本堂课的能力目标,对于简单的事例学生往往能够轻松地分析应对,但是对于形变不明显的实例学生往往会产生意见的分歧和质疑,而课堂上用实验的形式把形变不明显的或者是过于微小的形变放大,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实验设计的能力得以提升,对相关的实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产生共鸣。同时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新的独特感知,长此以往,学生在之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不会矛盾和纠结了,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肯定自我的幸福感!
三、精创互融点,刺激学生探索研究的延伸
成功的课堂教学互融点绝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再步入更加高深莫测的自然世界中,应该成为科学教育的宗旨。如果互融点总结得好,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探究还在继续。
案例:在巩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知识点时,笔者放弃了大量的试题演练,而是让学生寻找周围的力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例后,有学生提出诸如“坐在椅子上时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这类形变不明显的实例,笔者没有直接予以解答,而是让学生把问题带到课后,同学们一起讨论制定放大这些微小形变的方法,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
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如果教师再花半节课和学生一起研究把这一类微小形变放大的方法,认真的学生会把这些“经典”的方法铭记于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仍会渐渐淡忘;而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后实践,成功的组会刻骨铭心,失败的组会因为羡慕崇拜而牢记成功组的方法,这种成功体验的效果远甚于教师直接告知答案,能更让学生兴奋和激动!在每次的温故而知新过程中深感升华自我的幸福感!
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停留在合乎科学性、系统性上,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拥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源泉,学生是否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在进行着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过程中。只有在根源处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兴趣,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科学学习的浩瀚海洋中,才能最终学得轻松而高效,才能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真正幸福内涵。可见,我们教师只有努力为学生创设幸福的科学课堂,才能促成学生的智慧之花慢慢绽放。
参考文献:
[1] 何忠民.优化课堂设计 实现教与学双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0).
[2] 晁慧敏.优化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2(14).
[3] 刘汉明.怎样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11).
[4] 陶 杨.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09(2).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道墟镇中学 31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