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效应”

2014-06-27 13:44:08焦仲民
考试周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负效应

焦仲民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班主任效应”是班主任特定职责所带来的一种管理行为表现,如学生对班主任所教科目的学习积极性较其他科目高。这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现象常常为教育教学管理者默认并且得到发展。然而,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要目标的,由于班主任较其他老师有较多的权力,导致学生偏科,和其他老师之间的“对抗”心理和行为等,成为学生均衡发展目标实现的瓶颈。本文主要对“班主任效应”的正、负两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 班主任效应 正效应 负效应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一过程长期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同时教的几个班级内,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个班级,所教科目的课堂秩序远远好于其他学科的任课老师;所教科目的学科成绩一般比其他班级的要好一些,这并不是班主任“自私”,他们在教学上是绝对公平的,有时候反而对其他班级更“青睐”。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究其原因,是班主任的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班主任效应”。为什么班主任具有这样的优势呢?通过分析,大致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首先,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教育学生。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被学生视为楷模,都会加以模仿和效法。如果班主任能塑造高尚、严肃的人格形象,那么即使他不体罚学生,和学生关系朋友化,学生也会“怕”他,也会自觉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班主任平时深入细致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对自己班的学生显然比其他班更熟悉,上课时便能及早叫出学生的名字。人是渴望赏识的动物,何况是中学生呢?当自己的名字被老师所知,且很快喊出来时,那是一种激励的力量,更是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因为更加了解,班主任课前提早一点站在教室门口,没有准备好学习工具或还没有静下心来的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进入最佳状态。班主任在自己的班级上课时,也能很容易通过眼神的交流,知道哪些学生是在认真听讲,哪些学生走神了……从而调整课堂节奏以适应学生,这样,教学就有针对性,效率肯定更高。

其次,从教学的角度来说,班主任的品德、能力、学识和教育艺术等因素会使学生树立尊敬而信服的态度,这是榜样作用的体现。除了书本知识以外,班主任还需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疏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时候,对于共性问题,班主任甚至可在有教育契机时,占用学科教学时间“说教”,尽管有时候这种说教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影响。更重要的是,时间久了,学生会理所当然地把班主任当成自己行为的管理者,这种心理的归属感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指令,包括在学科教学上更“听话”,这是其他任课老师不具有的优势。

最后,从生活的角度来说,班主任要比其他老师对学生多一分关心、多一分爱。除了顾及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外,对学生生活上的关心是让学生亲近的原因。不管是在走廊里,还是在教室中,班主任会注意到哪个学生的脸色有些不对,哪个学生的衣领不平整……再加上充满关爱的嘘寒问暖,无形中大大拉近了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师生情谊远远超过了其他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亲人的关爱和温暖,离开父母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许多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在每个不同的学生心中留下不同寻常的心理分量。越是威信高的班主任,他们的一举一动越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班主任真正的威信是学生对班主任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也是一种爱的回报。学生能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赞许、表扬和鼓励,就会在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接受老师的教導,愿意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积极上进,有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班主任的一句话,自然就具有“不言而喻的效能”。

“班主任效应”虽然含有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作用,但是,也有局限性,且存在不少消极影响。

(一)相对于班主任,非班主任的管理难度增大。因为班主任有足够的“筹码”使学生“怕”他,而其他任课老师则没有这般能耐使学生“怕”他们,和学生待在一起的时间没有与班主任在一起的时间长,这样使班主任效应越来越明显,使得很多非班主任的任课教师感到学生管理压力,最终影响班级学风的建设。

(二)“班主任效应”导致学生形成认识、评价上的偏差。应试教育下的奖励机制是:哪一个班考得最好,升学的人数最多,哪一个班的教师就能多得荣誉,多分奖金,而班主任在本班利益分配中则是较大的受益者。班主任为了自己班上的学生能够得分高,多升学,便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诸如“××学科容易拿分,应多花时间;××学科不易拿分,应少花时间”;“为了多挣分,可以不择手段”等思想。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一般都是值得信赖的对象,因此,学生在班主任的“熏陶”下,可能会对某些学科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不利于班级的和谐与整体进步,甚至可能误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班主任效应”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确确实实存在利与弊。素质教育是需要团结、协作的集体教育,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审视“班主任效应”。那么,如何减小“班主任效应”的不良影响呢?

(一)非班主任发挥爱心的调节、感化、激进作用。用爱心对待学生,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感激,使师生感情融洽,两颗心甚至几十颗心能贴在一起,走进学生的心里,师生之间架起金色的心桥,使爱心真正成为心理调节器,进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尝试“全员班主任制”。即将每班一定数量的学生与任课教师结成“对子”,每一位教师都要负责对若干学生进行思想、学习上的个别指导,当然也享有与班主任相当的权利。这样不仅使班主任的压力得到了较大缓解,而且任课教师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有效分担了班主任工作。

(三)非班主任不仅要运用语言艺术,还要运用行为艺术,做到言行一致,在行动中塑造形象,在形象中产生魅力。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任科教师必须以严谨治学、严于律己的师范行为感化学生,树立威信。

(四)压缩冗长、繁琐、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多抽时间召开班级任课教师会,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在集体中形成一定的言行、共同的动向。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搞好班集体建设。

不同的老师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上虽然不尽相同,程度也不一样,但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生活上的关心等“画外功夫”,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起了促进作用。如果所有老师都像班主任那样认识、了解学生,同时让学生了解老师,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要容忍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恶习,在生活中多关心他们,犯错误时多提醒他们,教育他们,相信每个任课老师就会成为授课班级的班主任。

猜你喜欢
负效应
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
新闻传播(2018年7期)2018-12-06 08:57:42
微信公众平台对新闻传播产生的正负效应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52
避免“负效应”提升“正能量”
网络热点事件中反转新闻的负效应及对策
新闻爱好者(2017年5期)2017-06-02 11:06:23
网络新闻传播的负效应及应对措施
新媒体研究(2017年4期)2017-03-31 09:00:36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负效应的解决对策
THE SYMMETRIC POSITIVE SOLUTIONS OF 2n-ORDER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ON TIME SCALES∗†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新闻传播(2016年4期)2016-07-18 10:59:22
论网络传播中新闻道德的负效应缺失
活力(2016年6期)2016-06-22 01:42:46
《寂静的春天》科技生态伦理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