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

2014-06-27 13:15:17王黎明
考试周刊 2014年24期
关键词:产品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王黎明

摘 要: 高职高专类院校多由普通专科学校转化而来,经过几年的转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更由于资金等原因,实践环境跟不上,导致学生毕业后竞争能力不强。因此,为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竞争能力,在校期间应增强教学效果,采取“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产品化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 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重视,同时经过近年来高职高专类院校的不断转型,社会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认可度日渐提高。但普通高校的扩招、中职院校的种种优惠,高职高专处于两者的夹缝中,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升在社会的口碑,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并不断壮大。

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在教学中应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并积极采取符合实际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所谓“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学校培养的学生作为学校这个产业的产品,学生的就业质量就是“产品”的质量,学生这种“产品”的质量成为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就克服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难以评估的弊端。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估通常为校内评估,学校依据教学计划,检验教学质量,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这种校内的教学质量评估实质上是自己评估自己,忽视社会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准确反映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存在“闭门造车”的弊端。而“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一种社会对学校的评估,真正反映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高职高专现状

1.“入口”现状。

“入口”即生源问题。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招生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以往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优势学生。但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这类学生的素质有所下降,更多表现为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敬畏老师的权威,只会听,不动脑,自主学习能力差,另外,高中阶段更注重应试教育,学生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差及动手能力差等;招生的另一类学生是职专学生,这类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动手能力,但多年来没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听课只凭兴趣,来了学习的劲头就能认真听讲,由于中职时学过相关知识,听课效果及动手都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学习劲头已过则表现出一点知识都听不进去的情况,长此以往,知识就出现断档,综合一个学期下来,学习效果不好。上述这两类学生是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主体,这两种学生的特点是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总体表现,也是高职高专类院校课堂学习的常见问题。

2.“出口”现状。

“出口”即学生就业问题。对于高职高专类乃至整体高校来说,就业问题决定高校的生死问题。专业的申报、招生的名额都与就业息息相关。

(1)就业率:近些年,各高校的就业率备受关注,无论是社会还是省市各级部门无疑都把就业率的高低看做是评定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不二法门。在如此热点的关注下,各高校都对学生就业更重视,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对口专业、对口单位上门推荐等形式,以及社会对高职院校日趋熟悉,学生对职业定位的调整等原因,目前高职的就业率保持在一个高位。

(2)就业质量:就业率的提高体现出的是一种量的提升。真正能够体现质的是就业质量,以往就业采取灵活就业与协议就业两种形式,高职院校就业多为灵活就业,近年随着协议就业条件的放宽,协议就业率有所上升,但并不代表实现了质的飞跃。多数毕业学生,走出校门就业的方向基本上都是中小公司,到大型企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往往也被安排到比较底层的岗位。

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区别于其他中小学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迅速投入生产一线,在实践中逐渐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三、“产品化”人才培养措施

1.专业课调整,突出重点,考虑“地域性”。

“产品化”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一个主要评价方是社会,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地域性”特征,从所在地区出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行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利用调研结果,突出行业所需的技能重点,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重新调配课时,灵活掌握教学大纲。

2.主干课程结课与考证挂钩。

目前各高职院校已经将职业技能证与毕业证挂钩,各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证有了充分认识。但目前的职业技能证多是按专业划分,通常是一个专业考一种职业技能证,这样的职业技能证不等同于职业资格证甚至从业资格证,从毕业生求职的角度看,目前学生所考取的存在职业技能证含金量不高、承认度不高的问题。所以应在考取职业技能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将重点放在认可度较高的从业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上。这就要求选取专业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职业资格证,确认主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挂钩,紧跟社会热点,使学生拿证就业用得上、企业信得过。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任课教师是最直接接触学生的。因此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既要熟悉理论教学内容,又要懂得企业实际的生产流程及市场需求,以使教学的理论准确,操作规范、安全。这就需要给教师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让他们多参加行业的研讨活动,多到工厂企业实际了解生产流程,更多方向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4.跟踪学生的就业。

產品需要信誉,“产品化”人才培养,每个毕业生都是学校向社会输送的“产品”。对于“产品”的市场受欢迎程度,需要学校的跟踪检测。对于已就业和将就业的学生,学校应该制作图表对学生的专业对口、企业满意等项目进行汇总。

“产品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产品化”的人才培养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评价直接交给了社会,对学校提出了挑战,同时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提供了“开门办学”的机遇,“产品”好才能使学校的口碑好,社会的认可度高,高职办学的特色才能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2-06-10.

[2]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04):110-117.

[3]孙君辉.高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探究.山东大学,2012-05-01.

[4]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77-80.

[5]刘珊.我国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山西大学,2006-06-01.

猜你喜欢
产品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重大主题报道的产品化思维——《生活中的价值观故事》的探索和思考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56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45:34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9:55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