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2014-06-27 05:48:34吐尔逊江托呼提长江大学研究生院湖北荆州434023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新疆泽普844804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凝析气凝析油采出程度

(吐尔逊江·托呼提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新疆泽普 844804)

吐尔逊江·司马依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新疆泽普 844804)

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吐尔逊江·托呼提 长江大学研究生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新疆泽普 844804)

吐尔逊江·司马依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油气开发部,新疆泽普 844804)

柯克亚气田西河甫组八段(简称西八段)凝析气藏从目前采出程度上看,还有较多的剩余油气储量。由于地下油气水关系复杂,剩余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使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为了弄清剩余油气的分布规律,对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平面非均质性、纵向非均质性、构造和井网分布形态;西八段3小层和6小层发育较好,剩余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述小层,对西八段6小层而言,K8001井附近为主要生产区域,可以考虑在该井的西北部位打加密井;对西八段3小层而言,K7012井东南部位剩余油气分布较好,可以考虑在此处打加密井,而构造东部虽然显示有丰度潜力,但砂体的连续性条件较差,开发风险较大,因而布井应慎重。

柯克亚气田;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

柯克亚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叶城凹陷南缘昆仑山北麓第2排构造带西端,喀什地区叶城县以南50km处,其东西分别以和田、齐姆根为界,北以喀什-和田公路附近的隐伏断裂与麦盖提大斜坡为邻,南由昆仑山环绕,南高北低。隶属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管辖。柯克亚构造整体分布形态为短轴背斜,构造走向为近东西向,长轴长约10km,短轴长约3.5km,长短轴之比约3∶1,构造两翼基本对称,地层北陡南缓,南厚北薄,其构造具有良好的继承性,上、下层圈闭形态十分相近。柯克亚气田西河甫组八段(简称西八段)顶面构造也为一短轴背斜,高点位置在K50-KX3-K7012区域,高点海拔-1830m,闭合圈-2100m,闭合面积28km2。构造断裂不发育,主要在背斜两翼发育3条互不连接的正断层,对构造的控制作用不大。柯克亚气田新近系西河甫组为碎屑岩地层,岩性主要为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和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和砾岩作为夹层出现,分为西河甫组一段~西河甫组九段9个层段。1978年至今,在西八段有48口井,获工业油气流井17口,试采井16口,目前只有3口井是在西八段气藏单独生产,即K8001井(西八段6小层与7小层合采)、K8007(西八段7小层生产)、K7012(西八段6小层生产),其余井都是与上部的油气层合采。西八段生产开发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1991~2004年试采期、2005~2007年投入开发期及2008年开始递减期,目前年递减率23.86%,天然气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47.61%,凝析油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57.35%,从理论上讲还有较多的剩余油气储量。但地下油气水关系复杂,剩余油气分布既零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剩余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此,笔者对该气田西八段凝析气藏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1 剩余油气分布影响因素

剩余油气分布不仅受油气藏地质特征的控制,如储层横向的相变和非均质性、构造起伏和断层的切割、层内韵律性所引起的非均质性及井间渗流形成的滞留区等,也受开采工艺技术水平的影响,如注采系统的适应性等[1-2]。通过综合分析,认为西八段剩余油气分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平面非均质性

西八段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气分布不均匀,即平面上单井控制的地方剩余油气较低,单井控制不到的地方剩余油气较多。

1.2 纵向非均质性

由于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西八段储层发育分布不均一,因而在纵向上储层与井的连通性差,最终导致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单井控制不到的地方。

1.3 构造

由于受断层的存在,在断层附近会形成井网控制不到的高含油气饱和区。此外,构造较高部位大多是水动力滞留区,水驱程度较弱,是剩余油气分布较多的区域。

1.4 井网分布形态

剩余油气分布与井网关系密切,尤其是井网的分布形态。目前在西八段采取衰竭式开采方式,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未形成有效的驱替井网,造成大部分剩余油气分布在单井控制不到的区域[3]。

2 剩余油气分布状况分析

2.1 西八段1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3.28×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15.34×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26.77%。该小层发育较好,剩余油气主要分别在研究区北部。

2.2 西八段2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0.53×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2.48×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2.26%,凝析油采出程度0.81%。该小层不发育,有效储层零散分布,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井位控制不到的有效储层上。

2.3 西八段3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16.45×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76.95×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20.43%,凝析油采出程度12.94%。该小层发育较好,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区域。另外,局部高点剩余油气较多。

2.4 西八段4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4.11×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19.22×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6.33%,凝析油采出程度6.56%,该小层发育较差,有效储层零散分布,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井位控制不到的有效储层上。

2.5 西八段5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33×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6.22×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12.03%,凝析油采出程度13.99%。该小层发育一般,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

2.6 西八段6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为12.73×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为59.54×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36.84%,凝析油采出程度12.47%。该小层发育较好,剩余油气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

2.7 西八段7小层

该小层天然气地质储量1.94×108m3,凝析油地质储量9.07×104t,天然气采出程度约为10.82%,凝析油采出程度13.56%。该小层发育一般,有效储层零散分布,剩余油气主要分布在井位控制的有效储层上。

西八段开发至目前为止,全区天然气井采出程度约为47.61%,凝析油采出程度为57.35%,其中西八段6小层动用程度最好,西八段3小层次之,西八段1小层、西八段7小层、西八段5小层也得到有效动用,西八段2小层和西八段4小层动用状况较差。其中在构造东部仍然是主力剩余油气分布区域,因为各小层剩余油气分布在构造东部都较好,储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

3 剩余油气潜力分析

由于柯克亚气田西八段3小层和6小层发育较好,是下一步挖潜的区域,因而根据剩余油气储量丰度公式计算数据绘制上述小层剩余油气分布图(见图1和图2)。从图1可以看出,K8001井附近为主要生产区域,可以考虑在该井的西北部位打加密井。从图2可以看出,K7012井东南部位剩余油气分布较好,可以考虑在此处打加密井。此外,虽然构造东部显示有丰度潜力,但砂体的连续性条件较差,开发风险较大,因而布井应慎重。

图1 西八段3小层剩余油气储量丰度分布图

图2 西八段6小层剩余油气储量丰度分布图

[1]袁士义,叶继根,孙志道.凝析气藏高效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杨宝善.凝析气藏开发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3]Afidick D,Kaczorowski N J,Batte S.Prouduction Perfoermance of a Retrograde Gas Reservoir[J].SPE28749,1984.

[编辑]李启栋

TE122.3

A

1673-1409(2014)26-0048-03

2014-03-10

吐尔逊江·托呼提(1969-),男,高级工程师,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油田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凝析气凝析油采出程度
延长油田南部长8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实验
非常规油气(2022年5期)2022-09-14 08:07:20
气田采出水中凝析油回收节能降耗对策及效果评价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探明全球最大的变质岩凝析气田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 18:25:11
某油田凝析油回收系统优化改进与效果分析
天津科技(2020年6期)2020-06-29 16:14:40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田首次开采出透明凝析油
凝析油处理系统能量利用方案优化研究
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聚合物驱油田交替注聚参数优化研究
化工管理(2017年11期)2017-07-12 13:21:22
二氧化碳驱油注入方式优选实验
断块油气田(2015年4期)2015-05-14 03:00:04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