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摘 要: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是技术的时代。中国为了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对高新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在投入的同时,必然带来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投入的绩效状况进行更准确的审计。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国高新企业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现状。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层析分析等方法建立新指标体系。最后,以一家高新企业为例进行体系运用说明。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164-03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研究背景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于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智力资源从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竞争和国际竞争的焦点。在国际竞争焦点逐步转移的同时,智力资源活动的成果,即技术创新的成果,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变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在各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和多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如何规避和降低技术创新风险成为了创新研究的热点之一,技术创新绩效审计作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进行的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的审查和评价方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和运用。
然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在创新绩效测度中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技术创新绩效审计的具体评价指标制定、选择以及运用方面,尚未得到一致的认可。这些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并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技术创新绩效(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TIP)这一概念,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尚未形成很明确一致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解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活动的产出与对企业的影响上。
Hagedoorn和Cloodt(2003)[1]认为可以把创新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划分为发明、技术和创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三种绩效。Soderquist和Godener(2004)[2]概括出了7类R&n绩效测量的指标,即财务绩效测量、客户满意测量、过程管理测量、创新和学习测量、战略测量、技术管理测量、知识管理测量。H.Driva(2000)[3]等人对大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了企业最常用的衡量研发的绩效指标中应用最多的64个指标,包括总体项目成本,项目获利性分析,产品交付成本等。Yam[4]等(2011)则认为财务指标是衡量任何形式的创新绩效的最佳选择,所以,他们在研究屮采用销售绩效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销售绩效指企业采用新技术或改进技术的产品近三年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
马宁和官建成[5~7]利用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创新产品数量、创新产品销售比例)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水平,通过对12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高建[8]第一次明确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定义,把它定义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效率、产出的成果及其对商业成功的贡献,包括技术创新产出绩效和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并通过对已有指标的总结和国外指标的借鉴,统计出了11项常用技术创新产出指标。陈劲[9]在承认技术创新绩效包括创新产出绩效和创新过程绩效两大部分的基础上,以11个具体指标评价创新过程绩效的同时,还对以技术创新为主的企业和以工艺创新的企业进行了划分。任爱莲[10]利用统计学方法对81个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进行层层约简后形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总而言之,绩效审计在企业创新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和创新绩效等方面的审计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相应的审计评价指标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审计。
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问卷调查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为了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可用性,本研究所选择的问卷对象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和政府审计人员。问卷的设计结合了结构式命题与半结构式命题两种方式,即部分命题需要调查对象选择相应选项作答,部分命题需要调查对象自由作答。
问卷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纸质材料发放到调查对象手中,整个发放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将问卷发放给少数权威注册会计师和政府审计人员,让他们对问卷设计和内容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第二部分: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据此有针对性的修改问卷,以确保问卷主题突出、简洁明了。第三阶段,将修改后的问卷正式发放。
截至2014年2月10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25份,收回问卷25份。在回收的问卷中,“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所占的比重为8%,国内“百强”会计师事务所的问卷比例为52%,国内一般会计师事务所的问卷比例为24%,政府审计部门问卷比例为160%,与预期的设想的回收效果相符。
在问卷调查中,84%的调查对象对绩效审计的界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60%的被调查者认为绩效审计存在质量不足的问题,问题主要由国家制度和相关法规的不完善、指标体系本身存在欠缺或运用不当等引起,以发放式命题的方式得出了宏观上完善法制建设和审计过程中企业信息透明度,加强对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相关保护;微观上合理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加强绩效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建立总结反馈机制,加强和改善审计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项目R&D学习互动机制等有效建议。同时,此次调查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方面在总体指标中的权重进行了相关统计,并以半封闭式命题的方式对此三方面指标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评估,按照九级评分法为所提供的60个初始指标分别打分,为下面的指标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通过对上述问卷调查的收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于因子分析的结果太大,故在这里本研究不得已予以简化,仅将检测结果列示如下,最终选择以下变量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审计模型。
接下来,为了确定各个指标在总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测试,并构建了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模型,由于计算方法
B=0.637W经济+0.105W效率+0.258W效果
W经济=0.135W1+0.216W2+0.241W3+0.155W4+0.114W5+
0.139W6
W效率=0.301W7+0.256W8+0.242W9+0.201W10
W效果=0.186W11+0.213W12+0.221W13+0.169W14+0.211W15
即:B=0.086W1+0.138W2+0.154W3+0.099W4+0.073W5+
0.089W6+0.032W7+0.027W8+0.025W9+0.021W10+0.048W11+
0.055W12+0.057W13+0.044W14+0.052W15
此模型中,各个指标按照九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分数由高到低分别代表:非常好、很好、好、较好、一般、较差、差、很差、非常差。并以此分数对企业进行准确评价,为企业今后改进方向作出指导。
四、案例分析
为了保证本模型的有效性,我们将上述指标体系模型用于山东省某从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测试(所谓测试是指实际应用到企业中,检验审计工具的有效性),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在此图表中,对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指标的表现状况一目了然。在这项检验审计中,按照上述规定的评分标准,将分值大于7的环节(工作人员工资水平、宣传费用合理程度、资产实际运转率、工作状态、宣传效果)认定为该企业优势所在或做得较好的地方,而分值小于4的环节(资源利用率、产品年平均创新数量)认定为该企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就整个企业而言,其总分B=5.577分,属于总体绩效相对较好水平。经过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该结论被认为是符合企业实际的,此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审计评价。
参考文献:
[1] Hagedoorn.J.&Cloodt.M.(2003),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 Research Policy[J],Vol.32,pp.1365-1379.
[2] Soderquist K.E.&Godener,A,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R&D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etting the scene[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Vol.6,No.2,pp.107-132,2004.
[3] H.Driva,K.S.Pawar,U.Menon.Measuring produe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J].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eonomics 2000(63):147-159.
[4] Yam C.M.R.,Lo W.,Tang P.Y.E.,Lau K.W.A.Analysis of source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d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HongKong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Research Policy,2011,40(3):391-402.
[5] 马宁,官建成.影响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J].科研管理,2000,(2).
[6] 官建成.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S1).
[7] 官建成.企业制造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些中国的实证发现[J].科研管理,2004,(9).
[8] 高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与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4,(S1).
[9] 陈劲.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10] 任爱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审计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5).
[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