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素材
1.@许文广:为饰演艾滋病患者角色,马修·麦康纳在拍摄半年前开始节食,减重42斤。杰瑞·德莱托在拍摄前3周半才接到参演通知,不得不依靠完全断食暴减28斤,仅靠柠檬水和维生素支撑身体。他们形容枯槁,银幕上却光彩熠熠,因为对绝境求生的患者神形兼备的表演,两人双双获得奥斯卡奖。人生的耀眼绽放,有时需要舍得一次的疯狂。
2.@腾讯新闻:1945年8月14日,一名美国水兵为庆祝二战胜利在纽约时代广场忘情地亲吻一名陌生女护士,这一镜头正巧被摄影师拍成照片,并取名为“胜利之吻”,成为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今年3月9日,“胜利之吻水兵”麦克达菲在德州病逝,享年86岁。而照片所希冀的“要接吻,不要战争,要幸福,不要人祸”,至今仍是人们质朴而卑微的愿望。
3.@崔曼莉:教养是什么?民国小学语文第一课讲过。隔壁先生来了,请先生坐,给先生看茶。我再加一课,去别人家里拜访,谨慎地坐在客厅,等候主人上茶。茶来后要起身感谢,如不能双手接过,也要一定站起来表示尊重。既不要到处乱窜,也不要乱翻别人的物品。哪怕是再好的朋友,也要尊重在先,嬉闹在后。
4.@新快报:一个事事不顺的人拜访高僧。高僧带他到一个黑暗的房间,点亮一盏灯,整个房间都亮了。然后,高僧手持灯盏,走到阳光下。“同是一盏灯,在阳光中,我们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光亮。”高僧说,“但越是黑暗时,越不能熄灭生命的灯盏,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
5.@半岛晨报:湖北黄石的董才发,卖蒸糕为生,一直都是一毛钱一个,从没涨价。许多人称“人和蒸糕一样质朴”的董才发为“蒸糕爷爷”。网友“show花漾”说:“老爹坚持了这么多年,他身上有种难能可贵的质朴品质!”
微感动
1.@小米:有两个老人,家住在9楼,老两口没有儿女,能依靠的只有彼此。老太太腿脚不好,却喜欢在清晨去楼下的公园散步,去看那假山池里的金鱼。老先生每天早早地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拿上一块抹布,往下要做的事情,是你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他从9楼开始,用抹布将楼梯的扶手擦到1楼,然后上楼扶太太下楼看池鱼。多一次上下楼梯,只为了太太在下楼梯的时候可以把持住干净的扶手。每每见到这对相依相偎的老人,我总是想起《牵手》里的那句:来生还要一起走。
2.@人民日报: 3年前,辽宁大学78岁的方凯老师感动了许多人:面对教室仅有的三位学生,打完点滴带病上课的他,仍然认真地写下满黑板工整的板书。只要能培养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草。2月24日,方老师走了。有网友感慨地说:“我们会始终记住辽大曾有这样一位老先生,在急功近利的时代,为所有人上了人生的重要一课。”
微思考
1.@许文广:普京出席自己的柔道教练拉赫林的葬礼,他含泪亲吻恩师的脸庞。丧礼结束后,普京走到自己的车前,却没有停下。他示意保镖不要跟随,独自一人在圣彼得堡的街上行走,一直走到涅瓦河畔。这条路,是中学时代的他上完柔道课后回家的路。我看到的这个背影不是一位总统,而是一个人,还有永恒的人性。
2.@冰翼:这张被广泛流传的照片《Circle of Leaf》,以叶子诠释了生命的循环。从诞生到死亡,直至腐烂,人生如是。
3.@凤凰读书:20多年前,初读《水浒传》,让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兴奋于人类生存方式的无限可能。他来到施耐庵的墓园,感叹:“就这么一个土丘,但是大家都来看他,相比之下,高楼大厦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文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