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被频频转发:一百多年前的人躺着吸鸦片,一百多年后的人躺着玩手机。不同的时空背景,姿态却惊人相似!有网友深有感触地评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事实上,当技术革新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地浸润到中国人日常生活时,一些曾经让人习以为常的细节默默淡化:还有多少人会在临睡前品味书香?
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在《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文章中,写到了这样的见闻:“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穿过了很多排ipad……没见有人在读书……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美国人为50本,俄罗斯超过20本,韩国约10本;2013年“世界读书日”前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国民年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39本。并且,中国人的阅读正在呈现去经典化、碎片化和猎奇化等特征。尤其是在现代传媒引导下,过分注重娱乐与享乐,“浅阅读”、“快悦读”现象日益突出。
“这个差距太大了!”在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看来,“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是静水流深、缓慢而深刻的进程,将影响社会、民族现实精神状态和长远精神走向。”有感于此,建议“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提案在去年两会被提出,并获115名委员签名。今年两会,“倡导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多位委员还表示,将加快推进全民阅读立法进程。
“中国从政府层面倡导全民阅读,引导社会向有理想和价值追求的方向发展,以避免功利主义的诱导。”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如此评价说。
(资料来源:新华社、《河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