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12岁男孩的眼泪

2014-06-25 13:12姜泓冰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17期

姜泓冰

关键词:赢与输 教育反思 心灵健康

表面看,这一场精心组织的综艺节目里的“国家级”对决,中国天才们秀出了强大天赋,轻松胜出;然而,两个孩子的眼泪,却照见着我们的失败。

这失败,有教育的问题。意大利孩子安德烈说聪明大脑让他学习很轻松,可以享受周末两天,每天下午踢他最爱的足球。而对中国孩子李云龙来说,有天分,恐怕就意味着他必须接受更多、更艰深的知识学习,让课外班侵占了周末和业余时光——有这么聪明的头脑,怎能不培养为最杰出的成功人士?

这失败,更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对于人性与心灵健康的挤压与扭曲。这些年里,中国人、中国孩子横扫了全世界各种高精尖的考试或智力竞技类比赛,让外国人不可思议的高分学霸牛孩成批涌现,甚至到了考试机构质疑我们作弊、国际教育专家跑到中国来探访取经的地步。而与之相伴相生的,是偌大国家缺少创新领军人才之痛,是一个个优秀孩子只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被批评、受误解,便轻生或伤人、杀母、弑师之类事件的层出不穷,让我们时时迷惑:现在的孩子,为何这么脆弱?

李云龙的脆弱,源于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的巨大压力,对于“赢”的过分追求和对于失败的过度焦虑、恐惧。以这样让人心疼的方式,他让我们见识到了重智识攀高、轻心灵健康和精神成长的教育和社会发展之弊。

改革开放30多年,或者上溯到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人一直在紧张追赶,将自己的国家发展当成一场超英赶美、从“发展中”向“发达”跃进的场地追逐赛,将人生当成竞争,从落地便不许输在起跑线上,慢马可耻,快马还要加鞭,时时以“第一”为目标,“成功”是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其他都不重要。这样的立场态度,成就了我们浓缩式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获得了智识上的自信。

然而,这样的信念,在进入发展新阶段的中国,已必须改变。“最强大脑”若无健康的身体为支撑,若无健壮的心灵来供养,最多只能算是一类单薄扁平的弱者天才。一个健康的社会,固然要能够发现和崇扬极少数“最强大脑”,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大批也许不够成功却能健康成长、全面成熟的强健快乐、不卑不亢的合格公民。有对每一个普通人生的爱与尊重,才有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原载2014年3月18日海外网,本刊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