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从小长到现在,有9条家规是我一直强调的,其中共包含了品德、习惯、好学、自信、耐心、责任、惜时、感恩、快乐等9个方面。这9条家规在我家被称为“华氏宝典”。(见下表)
这9条家规是基本家规,我希望孩子能在这9个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自信又阳光快乐的人。“华氏宝典”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教条,而是为了让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学会做人、主动成长。家长作为养育者和教育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才能帮助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我家“华氏宝典”更多关注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富养”,它就像是培养孩子在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方面的尺子和天平,让我和孩子都时刻明晰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清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了这个宝典,我也能够合理地把握和衡量好教育孩子的尺度。
我家“华氏宝典”所确立的家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9条家规是最基本的方面,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会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孩子的成长轨迹而增减内容,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家规,力争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长远性。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是比较原则性的,更是简明扼要、容易遵守的。如“见到长辈要问好、玩好玩具及时放入收纳箱、饭前便后洗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等,以礼仪、卫生、安全等为主。在对孩子讲这些要求的同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做榜样。
如,孩子吃饭很磨蹭,常常需要大人催促,最后饭菜都凉了,她还在饭桌边慢慢吞吞地吃。于是我给孩子制定了一条30分钟内把饭吃完的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就不能再吃了,也不可以吃零食。如果能按时吃完并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礼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仍是慢吞吞地吃饭,边吃边玩,于是我就收走了孩子的饭碗,并告知孩子没有东西可以吃了。孩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而我也只狠狠心不去看这“小可怜”一眼,因为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去严格执行,特别是在执行的起步阶段,家长更要坚守规则不动摇。
当然,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外来的阻碍,那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因为老人家最看不得孩子哭和饿,所以就会求求情。我顶着压力,仍按原先说的那样,取消了孩子再次吃饭和吃零食的机会。孩子一看连老人的求情都没有用,也就作罢了,此后就慢慢地在吃饭方面进步了。每当孩子吃得又快又好的时候,我就奖励孩子最喜欢的小兔玩偶或是一本书,现在孩子吃饭总是吃得香香的。其实只要养成了好习惯,其实得益的还是孩子本身。
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就偏向于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孩子在幼儿园时喜欢上了画画,每逢周日就要到老师家去学画。在学画之前我和孩子就说好:“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轻言放弃。”由于对画画有兴趣,最初几周里孩子兴致高昂地去学画画,但是几周之后,随着老师要求的提高,画画的难度加大,孩子就有些打退堂鼓了。一次,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孩子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对我说:“妈妈,今天雨下得那么大,可以不去学画画吗?”我看着孩子期望的眼神,摇摇头说:“画画是你喜欢的事情,如果因为下雨就不去学画画,说明你还不够喜欢画画。一次不去,老师教的内容就会不明白,下次又要学新的内容,这样不就越欠越多吗?你先想想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画画,是不是真的想学好画画,然后再决定今天去不去,好吗?”说完我就静静地看着孩子。孩子低下头,眼眶里泪水在打转,想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画画,我不能因为下雨就退缩,我会坚持的,我们走吧!”于是我和孩子冒雨来到老师家去学画画。正因为我的这份坚持,孩子也做到了坚持,在幼儿园大班时就拿到了儿童画的四级证书。
家规一经确定,就要同孩子一起恪守。有时我们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会心软,在遵守家规时会出现“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不守规则的情况。而规则一旦被打破,想要再去执行势必又要和孩子一番大动干戈。因此家长在让孩子遵守规则时,自己要权衡清楚,到底要孩子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又能执行规则到什么程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如果家长自己都出尔反尔,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孩子按规则做事呢?诚然,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订出的家规,才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家规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规定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及不能做的,明确是非曲直和人生目标,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避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古代孟子也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表明,规矩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萌生一种界限感,明确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觉自律自己的行动。几年来,我家的“华氏宝典”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还真的起了不小的作用。
【华艳,上海市闵行区汽轮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我的孩子从小长到现在,有9条家规是我一直强调的,其中共包含了品德、习惯、好学、自信、耐心、责任、惜时、感恩、快乐等9个方面。这9条家规在我家被称为“华氏宝典”。(见下表)
这9条家规是基本家规,我希望孩子能在这9个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自信又阳光快乐的人。“华氏宝典”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教条,而是为了让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学会做人、主动成长。家长作为养育者和教育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才能帮助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我家“华氏宝典”更多关注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富养”,它就像是培养孩子在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方面的尺子和天平,让我和孩子都时刻明晰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清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了这个宝典,我也能够合理地把握和衡量好教育孩子的尺度。
我家“华氏宝典”所确立的家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9条家规是最基本的方面,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会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孩子的成长轨迹而增减内容,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家规,力争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长远性。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是比较原则性的,更是简明扼要、容易遵守的。如“见到长辈要问好、玩好玩具及时放入收纳箱、饭前便后洗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等,以礼仪、卫生、安全等为主。在对孩子讲这些要求的同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做榜样。
如,孩子吃饭很磨蹭,常常需要大人催促,最后饭菜都凉了,她还在饭桌边慢慢吞吞地吃。于是我给孩子制定了一条30分钟内把饭吃完的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就不能再吃了,也不可以吃零食。如果能按时吃完并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礼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仍是慢吞吞地吃饭,边吃边玩,于是我就收走了孩子的饭碗,并告知孩子没有东西可以吃了。孩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而我也只狠狠心不去看这“小可怜”一眼,因为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去严格执行,特别是在执行的起步阶段,家长更要坚守规则不动摇。
当然,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外来的阻碍,那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因为老人家最看不得孩子哭和饿,所以就会求求情。我顶着压力,仍按原先说的那样,取消了孩子再次吃饭和吃零食的机会。孩子一看连老人的求情都没有用,也就作罢了,此后就慢慢地在吃饭方面进步了。每当孩子吃得又快又好的时候,我就奖励孩子最喜欢的小兔玩偶或是一本书,现在孩子吃饭总是吃得香香的。其实只要养成了好习惯,其实得益的还是孩子本身。
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就偏向于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孩子在幼儿园时喜欢上了画画,每逢周日就要到老师家去学画。在学画之前我和孩子就说好:“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轻言放弃。”由于对画画有兴趣,最初几周里孩子兴致高昂地去学画画,但是几周之后,随着老师要求的提高,画画的难度加大,孩子就有些打退堂鼓了。一次,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孩子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对我说:“妈妈,今天雨下得那么大,可以不去学画画吗?”我看着孩子期望的眼神,摇摇头说:“画画是你喜欢的事情,如果因为下雨就不去学画画,说明你还不够喜欢画画。一次不去,老师教的内容就会不明白,下次又要学新的内容,这样不就越欠越多吗?你先想想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画画,是不是真的想学好画画,然后再决定今天去不去,好吗?”说完我就静静地看着孩子。孩子低下头,眼眶里泪水在打转,想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画画,我不能因为下雨就退缩,我会坚持的,我们走吧!”于是我和孩子冒雨来到老师家去学画画。正因为我的这份坚持,孩子也做到了坚持,在幼儿园大班时就拿到了儿童画的四级证书。
家规一经确定,就要同孩子一起恪守。有时我们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会心软,在遵守家规时会出现“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不守规则的情况。而规则一旦被打破,想要再去执行势必又要和孩子一番大动干戈。因此家长在让孩子遵守规则时,自己要权衡清楚,到底要孩子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又能执行规则到什么程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如果家长自己都出尔反尔,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孩子按规则做事呢?诚然,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订出的家规,才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家规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规定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及不能做的,明确是非曲直和人生目标,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避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古代孟子也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表明,规矩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萌生一种界限感,明确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觉自律自己的行动。几年来,我家的“华氏宝典”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还真的起了不小的作用。
【华艳,上海市闵行区汽轮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我的孩子从小长到现在,有9条家规是我一直强调的,其中共包含了品德、习惯、好学、自信、耐心、责任、惜时、感恩、快乐等9个方面。这9条家规在我家被称为“华氏宝典”。(见下表)
这9条家规是基本家规,我希望孩子能在这9个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自信又阳光快乐的人。“华氏宝典”并不是什么苛刻的教条,而是为了让孩子能懂得遵守规则、学会做人、主动成长。家长作为养育者和教育者,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育儿观念,才能帮助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正如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我家“华氏宝典”更多关注的是对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富养”,它就像是培养孩子在思想品德和良好个性方面的尺子和天平,让我和孩子都时刻明晰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清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了这个宝典,我也能够合理地把握和衡量好教育孩子的尺度。
我家“华氏宝典”所确立的家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9条家规是最基本的方面,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会分阶段、分层次根据孩子的成长轨迹而增减内容,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家规,力争做到有针对性、实效性和长远性。在孩子年龄比较小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是比较原则性的,更是简明扼要、容易遵守的。如“见到长辈要问好、玩好玩具及时放入收纳箱、饭前便后洗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等,以礼仪、卫生、安全等为主。在对孩子讲这些要求的同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做榜样。
如,孩子吃饭很磨蹭,常常需要大人催促,最后饭菜都凉了,她还在饭桌边慢慢吞吞地吃。于是我给孩子制定了一条30分钟内把饭吃完的规定。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就不能再吃了,也不可以吃零食。如果能按时吃完并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礼物。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仍是慢吞吞地吃饭,边吃边玩,于是我就收走了孩子的饭碗,并告知孩子没有东西可以吃了。孩子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而我也只狠狠心不去看这“小可怜”一眼,因为一旦制定了规则就要去严格执行,特别是在执行的起步阶段,家长更要坚守规则不动摇。
当然,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外来的阻碍,那就是孩子的外公外婆。因为老人家最看不得孩子哭和饿,所以就会求求情。我顶着压力,仍按原先说的那样,取消了孩子再次吃饭和吃零食的机会。孩子一看连老人的求情都没有用,也就作罢了,此后就慢慢地在吃饭方面进步了。每当孩子吃得又快又好的时候,我就奖励孩子最喜欢的小兔玩偶或是一本书,现在孩子吃饭总是吃得香香的。其实只要养成了好习惯,其实得益的还是孩子本身。
当孩子上幼儿园后,我家“华氏宝典”的具体内容就偏向于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孩子在幼儿园时喜欢上了画画,每逢周日就要到老师家去学画。在学画之前我和孩子就说好:“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轻言放弃。”由于对画画有兴趣,最初几周里孩子兴致高昂地去学画画,但是几周之后,随着老师要求的提高,画画的难度加大,孩子就有些打退堂鼓了。一次,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孩子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对我说:“妈妈,今天雨下得那么大,可以不去学画画吗?”我看着孩子期望的眼神,摇摇头说:“画画是你喜欢的事情,如果因为下雨就不去学画画,说明你还不够喜欢画画。一次不去,老师教的内容就会不明白,下次又要学新的内容,这样不就越欠越多吗?你先想想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画画,是不是真的想学好画画,然后再决定今天去不去,好吗?”说完我就静静地看着孩子。孩子低下头,眼眶里泪水在打转,想了一会儿她对我说:“妈妈,我喜欢画画,我不能因为下雨就退缩,我会坚持的,我们走吧!”于是我和孩子冒雨来到老师家去学画画。正因为我的这份坚持,孩子也做到了坚持,在幼儿园大班时就拿到了儿童画的四级证书。
家规一经确定,就要同孩子一起恪守。有时我们在面对孩子哭闹时会心软,在遵守家规时会出现“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不守规则的情况。而规则一旦被打破,想要再去执行势必又要和孩子一番大动干戈。因此家长在让孩子遵守规则时,自己要权衡清楚,到底要孩子做到什么程度、自己又能执行规则到什么程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教育,如果家长自己都出尔反尔,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孩子按规则做事呢?诚然,只有家长和孩子共同订出的家规,才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家规可以提醒孩子,防止孩子犯错误,规定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及不能做的,明确是非曲直和人生目标,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避免家庭教育的随意性、盲目性。”古代孟子也说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表明,规矩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萌生一种界限感,明确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并且自觉自律自己的行动。几年来,我家的“华氏宝典”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还真的起了不小的作用。
【华艳,上海市闵行区汽轮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