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2014-06-23 16:32曹仕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全椒县生态建设林业

曹仕波

摘 要: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该文分析了全椒县林业生态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全椒县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15-03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县,是改善自然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提升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和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地位,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近年来,全椒县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森林增长工程的决策,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原则,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规范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全椒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全椒位于安徽省东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属典型丘陵类型区。全椒林业先后经历过20世纪60~70年代大办国有和乡村林场、80年代大造农田林网、90年代林业二次创业、21世纪初的国、省、县道绿色长廊,以及近年来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森林增长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带动林业大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思路明确,且各具发展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到2013年底,全县林业用地面积3.2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2.87万hm2,四旁折合林地面积2.35万hm2,活立木总蓄积213.3万m3。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北部的石沛、西王、马厂、六镇、十字5个镇和5个国有林场,林地面积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87.1%,中南部岗圩区的古河、二郎口、武岗、襄河、大墅5个镇林地面积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10.4%。全县造林全部为人工林,树种以松类、杨树和麻栎、枫香、黄连木、朴树等乡土阔叶树为主。林分中,马尾松、外松、杨树三大树种近熟以上林比重大,中幼林中外松比重大。

全县林木绿化率33.38%,森林覆盖率18.37%,是全省丘陵地区林业发展较好的县(区)之一,是“全省率先消灭荒山县”,取得了造林绿化的最高荣誉——“全国绿化模范县”,并多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全省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绿色生态已成为全椒林业对外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

2 当前制约全椒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

2.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来源只有中央财政一个渠道,市、县财政无补助资金,对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如资源消耗的采矿企业、水泥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平均6.8元/667m2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不足1/3,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余大部分生态林没有任何补偿。

2.2 造林绿化空间受限,绿化成本高,推进难度大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林业项目造林的投入,带动了全县造林绿化快速发展,一些过去难以绿化的石质荒山,通过多年的连续栽植,规划的林业用地已全部绿化。但与此同时,由于集镇、村庄缺乏绿化规划,造林绿化空间受限、造林绿化成本不断增加,是农村造林绿化工作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尤其是农田林网绿化,群众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经济利益,没有意识到农田林网在调节气候、降低高温热害、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等方面的生态功能,这给农田林网建设人为增大了难度。且新近栽植的路网大多选择园林绿化树种,由于价格相对较高,造林成本增大,镇村资金投入又不足,加上人为损坏,导致一些农田林网“树不成林、林不成网、缺株断档”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对生态建设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部分基层干部只看到林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为林业就是林业主管部门的事,镇党委政府发展林业的主体责任意识较为淡薄,加之由于林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特点,镇村在造林绿化工作上态度消极和被动。此外,部分镇村干部在解决涉林问题或矛盾时,只讲经济利益不讲生态效益,对本地发生的乱砍滥伐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这些认识上的错误,阻碍和束缚了林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春季植树造林、苗木产业发展、森林防火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推动难、见效慢。

2.4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难度加大 当前政府工程项目多,且大都工期短、时间紧,一些单位、重点工程项目在工期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对已确定征占用林地的,前期缺乏对接,待到工程推进到征占用林地时,以工程项目的重要性为由要求即报即批,从而导致边报批边占用林地或擅自未批先占林地的现象发生,林地管理难度加大。此外,由于森林公安警力不足,案件查处难度大,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非法采挖和盗挖大树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地方乡土树种几乎被盗挖一空。一些地方上的群众无端挑起纷争,与国有林场的林权纠纷不断上升,而林权纠纷出现后,多数情况下镇村干部为满足群众要求,采取了放任、支持态度,加大了解决县镇问题的难度,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

2.5 县镇林业绿化建设不到位 近年来,全椒县的造林绿化工作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增加,林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工作,不惜巨资对城区几条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大大地提升了城镇的形象。但当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科学而长远的整体绿化规划,导致道路建设、房地产开发等常常挤占绿地,破坏为数不多的花草树木。二是城市缺少公共绿地,除南屏山森林公园外,我县城市风景绿地、生产绿地、公共绿地、街心花园、绿岛等基本没有;三是城市绿化管理不规范,城市绿化管护和责任落实不到位,更谈不上科学管护,规范管理。小区内绿地变菜地,有的变成垃圾池,空闲地被硬化了,但树木少了,绿地没了。endprint

3 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和城乡文明的建议

生态环境建议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形象,决定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全椒县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生态建设和城乡文明的发展之路,大力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 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增强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根据生态县创建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要有长计划、短安排,每年每届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

3.2 大力发展特色林业,培育富民产业,着力构建结构优化、循环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 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理念,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森林增长工程,以一环线、二环线为重点,突出“政府引导、社会投资、市场主体”原则,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和落实大户承包,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具体来说,就是以美好乡村各条环线沿线两侧丘陵岗地和坡耕地为重点,发展苗木和经果林两大产业,即:一是主攻一环线苗木产业,培植朴树、三角枫等具有本土特色的2 000hm2乡土阔叶树特色造林基地,科学开发特色资源,提高林业产业化水平;二是结合岱山湖旅游开发,以大墅至西王道路两侧视力可及范围内为重点,打造二环线经果林带,发展美国薄壳山核桃、桃、葡萄等高效经果林。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为造林而造林,要将造林与森林景观及生态观光有效结合,形成集景观、森林旅游和现代林业产业的特色工程。例如,可充分发挥全椒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优势,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重点推进吴敬梓故居、襄河景观带、牧龙山、龙山寺等旅游景区景点建设。

3.3 引入社区林业理念 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

3.3.1 建设生态宜居县城 要以建设山青、水绿、天蓝、景美的省级园林县城为目标,科学规划、建设、管理县城。一是充分利用好南屏山森林公园这一“城市绿肺”,加大投入,不断扩大绿化范围,完善功能,加强管理,为全椒市民提供休身、养性、娱乐的好去处;二是加强城区绿化。一条干道的建筑物是城市脸面,干道是骨架平台,绿化是新妆,更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因此,要对县城主干道绿化进行完善提升,推行城市道路“一路一品”,对树木的种类、树高、树冠、树密度,以及绿篱搭配,常绿或次绿色等都应仔细推敲,多栽植乡土阔叶树种和四季彩叶树种,形成有各具特色的干道、林荫走廊、亭园等,全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三是增加些公共绿地。城市住宅小区在规划审批时,要严格遵守“绿色图章”制度,把绿化覆盖率35%以上作为验收时的一个硬指标,由县绿化委员会组织人员验收。公共地块尽量避免硬化,多植绿、多建一些休闲亭。

3.3.2 建设生态特色镇 按照“改造扩建、提高完善,统一规划、分批实施”的原则,邀请绿化资质单位对全县10个镇按照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的“森林城镇”绿化标准进行绿化总体规划。一是加强道路绿化。做到树、灯、楼、路通盘考虑,注重绿化与周围建筑及其它元素的和谐统一。二是加强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小区周边主要种植高大乔木和绿篱,使小区与周围交通要道隔离。宅间绿地要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采用花园型、草坪型、棚架型、庭院型等方式,形成丰富多彩的绿地空间。三是加强集镇公共绿地建设。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综合利用水系,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按照500m的“绿地服务半径”,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宜的公共绿地和颇具各镇特色的主题街心花园。四是重视单位庭院绿化。深入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绿地认建认养、单位庭院绿化达标等绿化美化活动。

3.3.3 建设生态优美新村 按照“先安居后乐业”的思路,采取“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对中心村范围内的坡岗地、村村通道路、农田林网、池塘等宜绿化地块全部绿化。在绿化方式上,要与新村的自然地形结合起来,绿化类型要选择多样化,不仅要设计公共绿地、庭院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化,而且要对河渠堤绿化、农田林网等进行配置,形成以村庄建成区绿地系统为基础,道路绿化、农田林网为辐射的村庄森林植被系统;在资金扶持上,发改委、交通、水利、农业开发、城建、农业、财政、林业、文化、卫生、环保等所有涉农资金和项目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记其功,重点投入,集中使用的原则进行整合,做到一个漏斗向下,集中向重点镇、重点中心村倾斜,防止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

3.4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特别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尤为迫切。各级相关林业部门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

3.5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是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是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是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与保证。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全椒县生态建设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