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6-23 08:59潘圣刚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潘圣刚等

摘 要: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调研为基础,分别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结果考核方式以及实践基地的创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154-03

Abstract:Based on research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agronomy major,it will be discussed from arrang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contents,evaluation on practical consequence an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respectively.An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Agronomy major;Practice teaching;Reformation

实践教学是指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撰写调查报告及毕业论文等[1]。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第三次调整,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迅猛,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产业化道路,农业生产正朝着生产经营规模化、田园管理标准化、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和农业主体知识化的方向发展[2]。与此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赋予了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新的内涵及内容,必须把现代科研技术手段和思想理念应用到农学专业实践领域,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塑造现代大农学专业,培养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农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实践教学在农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高等院校农学类专业课程实习是指结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完成实习任务的一项教学过程。在课程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理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内化为素质,逐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适应就业环境、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3]。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和企业在生产实习的开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使课程生产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达到课程生产实习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加强农学专业课程生产实习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

1 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全面掌握农学知识体系

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它不仅具有供给初级农产品和原料生产的功能,还应该具有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的一项产业。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一项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要实现生态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尽可能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量,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避免或减少了生态环境污染。现代农业种植不仅仅需要追求作物的“高产”,也要求达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目标;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在大田作物,也应该扩展到设施农作物的蔬菜、花卉及食用菌等。因此,农学类课程生产实习开设内容不仅要包括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基本种植技能,也应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把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安排在实习内容之中,让学生理解现代农业种植并不是传统的简单种植,更不是“庄稼活不用学,别人咋种我咋做”的景象,而是一些高科技生产技术(包括细胞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预报预测技术、自动化养殖技术等)、育种技术(包括分子育种技术、变异处理育种技术等)、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初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技术、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和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包括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与市场预测技术等)的综合利用。

农学专业课程生产实习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种子学、作物生理及农业经济等学科的内容[4]。而农作物种植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其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系统性及学科交叉性,容易受到各种栽培措施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育特征。因此,农学专业学生应该全程参与课程实习的所有环节,包括实验材料的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移栽、杂交、选择、田间管理与收获等一系列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学生所掌握的技能就由各个独立的田间操作环节(室内实验)变为系统有序的作物生产技能体系。例如,水稻的移栽种植通常需要整田、种子处理、育秧、移栽,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学生通过全程参与课程生产实习,还可以把水稻形态识别、观察记载(分蘖动态观察,生育时期的观察)、田间诊断(幼苗诊断,孕穗诊断)、丰产栽培、选种测产和经济性状考察等多个单项内容融汇贯穿成为一个整体,从而达到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生产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又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2 完善实习结果的考核制度

由于作物生长的周期性比较长,包括播种至收获整个过程,课程实习内容很难保证刚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加之学期末需要上交本学期的课程实习成绩,从而导致课程生产实习不连续、不系统。因此,学校在制定相关的考核方式时应结合课程特征区别对待。每门课程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内容,应该由专业课教师负责制定,并要明确完成本课程整个实习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及安排,教学管理单位应该保证课程实习所需要的总时间及具体日期。实习的前7d,实习课教师组织召开动员会,将学生按人数及性别比例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实习过程中所有问题由实习小组独立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只负责到指导、检查、答疑的辅助作用。学生实习成绩不是根据实习报告打分,而是根据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2个部分来确定。过程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实习态度、对技能的掌握、团结协作能力、大局观念、环保意识等,结果考核则是以最终作物的生长状况或者产量及实习报告多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例如,在过程考核中,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占10%)、实习态度(15%)、田间操作的熟练程度(占15%)、作物的长势长相(占20%)、产量结果(占20%)、试验报告(占20%)。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而且还提高了教学实习效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3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创建及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农林院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习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难以保证实践教学作用的良好发挥;加之农学专业课程生产实习一般时间较长,实际操作性很强,实习内容较多,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内面积显得越来越窄,要想在校内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越来越困难。因此,可通过充分利用校内科研试验田块和加强与校外条件好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合作,来缓解或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用地不足的瓶颈。校外实践教学合作基地主要依托企业单位。但随着企业的改革推进,校企关系趋于利益的简单化,经济效益的杠杆作用显著突出,企业单位为了抢占市场,求得生存,必须把全部精力放在自身发展和创造经济效益上,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的生产实习,这种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实习基地的正常建立。鉴于这种情况,科研院所可以发挥自己的科研和技术优势,以及特色专业和知识资源优势,通过“自主知识转化、服务社会”的产学研模式,帮扶相关企业,提升企业和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从而实现科研院所和合作企业双赢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划拨一部分科研经费到工厂企业,用以改善企业基地的教学条件和住宿条件,确保企业的现有设施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课程实习的各项要求,保障实践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在课程指导老师的选派安排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长期在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系统而全面地运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4 展望

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学类专业人才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农学类课程实习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践内容,改变以前的考核方式,增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农学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实践教学改革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条不紊的推进,但只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实践方案,严格监控实践过程,严格执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必能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舒英杰,张子学,时侠清,等.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201-203.

[2]王文凯,姚安庆.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55-59.

[3]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等.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9:23-25

[4]屠乃美,官春云,刘逊,等.农学专业“六边”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1,1:45-4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