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俊,汤维娟,侯 斌
·论著·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手术灭菌器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马 俊,汤维娟,侯 斌
目的 调查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我院使用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及病房262名工作人员,采取自制问卷进行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24。结果 RFID技术使用最多的为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66.96%的使用者认为RFID“操作简便”,80.18%认为“使器械管理更规范”,80.36%认为RFID“能确保每个环节质量”,75.9%认为RFID技术的“器械包追溯功能”给临床带来的帮助最大,71.4%认为RFID技术优于传统器械管理在于“信息核对准确”。另外,RFID技术还需要在速度、信息上传点、标签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 RFID技术能增加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在临床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无线射频技术;灭菌;手术器械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通信技术,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也称电子标签,即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提供快速、灵活和可靠的检测、跟踪、管理各种物品的方式[1]。目前,该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食品安全溯源、门禁系统等。2009年12月,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规范》,对手术灭菌器械提出了“可追溯”要求[2]。本医院根据该要求及强化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结合供应室现有的管理条件,从2011年5月起正式引入RFID技术,对可重复使用的手术灭菌器械从回收、检查、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到使用7个关键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信息化追溯管理,为更好地开展RFID技术,本研究对RFID技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工人,手术室护士及病房护士共262人进行RFID技术使用情况调查。其中消毒供应中心护士14名,下收下送人员8名;手术室护士60名;病房护士180名(外科、内科及骨科各60名)。调查人员男17名,女245名;中专2名,大专153名;本科99名;其他8名;技术职称:护士38名,护师174名,主管护师42名,其他8名;平均年龄(32.0±67.67)岁,现有岗位工作时间为(8.88±6.74)年,本院工作时间(9.21±7.46)年。问卷共发放262份,回收26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3个科室人员年龄、从事该岗位的时间、本院工作时间、文化程度、技术职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1)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科室、职称等内容;(2)RFID技术使用情况调查:共计11道题,其中单选题7道,多选题4道,问答题1道。单选题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每个条目得分最高5分,最低1分,<3分表示对该项目不满意。问卷题目包括对RFID技术的了解、使用情况;对RFID技术在管理、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RFID技术需要改进的内容等。该问卷经护理部副主任、供应室护士长、外科护士长、RFID技术人员4位专家两轮审核修改。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24。
1.3 RFID技术简介 (1)RFID系统组成:RFID由应答器、阅读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应答器又叫标签,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手术灭菌器械上标识目标对象。同时每个科室拥有所属卡片,记录存储本科室手术器械信息。阅读器是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本医院使用的阅读器为手持式读写器。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数据进一步处理,为工作所用。(2) RFID使用流程:RFID技术应用于手术器械从“回收—检查包装—灭菌监控—发放—使用”的一系列环节:①回收: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凭个人卡号登陆系统,使用阅读器阅读归还器械及器械所属科室卡,确认信息后完成器械回收。回收后的器械再次进行RFID标签绑定后进行清洗。②检查包装:打包护士对已完成清洗的器械及RFID标签进行检查包装。刷个人卡登陆系统后使用阅读器对器械进行扫描,信息确认后交付消毒员。③灭菌监控:消毒员对收到的器械包进行装载,登陆系统后进行灭菌操作。灭菌时,系统会显示实时灭菌图。如灭菌图显示异常,立即停止灭菌,查找原因,此批器械包需重新检查包装后再灭菌。灭菌完成,物品存放区护士与消毒员对灭菌结果进行确认、核实,对确认灭菌合格后的器械包进行扫描,记录灭菌信息。④发放:无菌物品存放区护士或下送人员持手持阅读器对器械包及科室卡进行扫描,确认信息,完成发放。⑤使用:首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患者信息与RFID系统对接。手术巡回护士在手持阅读器中输入患者的住院号,核实患者信息后,再次使用阅读器扫描器械标签,将此器械包与患者信息进行绑定,以便进行器械使用追踪。手术开始前、切口缝合前、切口缝合后及手术结束后,护士根据阅读器中记录的该器械包的详细信息如品种、数量等进行4次核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手术结束,器械回收,至消毒供应中心进入下一次循环。(3)RFID系统特殊功能:①器械包追溯:所有经过灭菌核实的手术器械,在系统里均有备案。系统具有器械追溯功能,如某一批次灭菌包需要召回时,直接输入灭菌锅号和灭菌批次号,可以直接查询到该批次的器械包清单及它们所处的科室及发放时间,方便定位及追回。同时还可以追溯某个患者使用器械包的信息。②过期包提醒:当灭菌手术器械达到有效期而未被使用,系统会提前一天进行提醒。下收人员可以及时将过期包回收,杜绝过期包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③明确环节责任人:在器械包经过的每个环节,护士均需要使用个人卡登陆系统。通过对器械标签进行扫面,可以清晰地查询到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如灭菌人员、灭菌器、灭菌时间、包装人员等,以便责任到人。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RFID追溯管理开展情况 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共开展216个品种手术灭菌器械包的追溯管理,发放追溯管理器械包65 146(平均每天123.38)个,绑定信息22 439(平均每天42.49人次)。
2.2 RFID熟悉情况比较 不同科室人员对RFID技术的熟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科室无线射频技术熟悉情况[例(%)]
2.3 RFID临床使用情况比较 RFID使用最多的是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病房护士使用较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科室无线射频技术临床使用情况[例(%)]
2.4 RFID使用评价情况 66.96%的工作人员认为RFID“操作简便”,80.18%认为“使器械管理更规范”,80.36%认为“RFID的使用能确保每个环节质量”。评价得分最高的是“RFID技术使灭菌手术器械包的管理更规范。”,平均(4.13±0.85)分,其次为“RFID技术能确保每个环节质量”,平均(3.94± 0.93)分。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在“操作简便”、“管理规范”、“质量保证”、“使用满意度”的得分均大于临床科室(P<0.05),但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之间、临床各科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无线射频技术使用评价情况(分,±s)
表3 无线射频技术使用评价情况(分,±s)
注:与外科、内科、骨科比较aP<0.05
科室 例数 操作简便 管理规范 质量保证 总体满意度消毒供应中心 2 2 3.8 6 ± 1.0 4a4.2 7 ± 0.8 9a4.0 9 ± 8.8 7a4.0 9 ± 1.0 2 a手术室 6 0 4.1 5 ± 0.7 3a4.3 5 ± 0.6 6a4.2 0 ± 0.7 6a4.4 3 ± 0.6 7a外科 6 0 3.0 7 ± 0.9 8 3.6 0 ± 0.9 7 3.3 0 ± 1.0 2 3.0 0 ± 1.0 2内科 6 0 3.0 8 ± 1.0 2 3.5 6 ± 1.0 2 3.2 8 ± 1.0 1 3.0 2 ± 1.0 1骨科6 0 2.1 0 ± 0.8 6 3.6 2 ± 0.9 8 3.3 3 ± 0.9 9 3.0 4 ± 0.9 2
2.5 RFID功能使用情况及对临床工作的影响RFID功能使用频率依次为“器械包信息核对(64.3%)”,“器械包科室定位(57.27%)”,“过期包提醒(42.9%)”及“病人信息追溯(33.9%)”。护理人员认为RFID技术给工作带来帮助最多的依次为“器械包追溯功能(75.9%)”、“过期包提醒(58%)”、“器械包灭菌流程的追溯(58%)”、“病人信息追溯(41.1%)”。
2.6 RFID技术与传统供应室流程比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供应室流程相比,RFID技术的优势主要有:71.4%的人认为RFID技术“信息核对准确”,65.2%认为“信息核对方便”,53.6%认为“每个环节的可操作性,责任到人”。
2.7 RFID技术存在的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61.6%的人员认为“需要增加信息上传点”,60.7%认为“需要加快上传速度”,60.4%认为“手持机界面需要优化”,60.2%的认为“需要对追溯标签材质进行改进”。通过对问答题进行内容分析,RFID技术仍存在以下不足:5人提出“系统有时会出现死机的情况,影响工作的进行”;2人提出“信号需要增强”;2人提出“需要提高手持机的灵敏度”。
3.1 RFID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射频技术,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立的RFID技术系统是以射频识别模块(RFID读写器与标签)为主要设备,以有线通信网络为纽带,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器为中枢,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技术及信息采集、识别技术,对可重复使用器械从回收到使用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的可追溯系统。此次,消毒供应中心推出RFID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使用较满意。究其原因:①RFID追溯系统将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与RFID技术、医院信息系统相结合,采用每个手术器械包配带一个RFID标签的方式采集和存储器械灭菌、使用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器械、人员及各环节工作状况信息的采集,达到整个流程的信息化追溯管理,保证了再生器械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了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②RFID技术类似于条形码扫描,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利于对消毒包的分类识别;同时,RFID技术可以避免条形码扫描时标签划破或污染造成的无法读取,识别效率更高[3-4]。③该系统易于操控,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使用寿命长[5-6]。
3.2 RFID技术保证工作质量,增强规范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RFID技术的使用,各个科室均表示该技术使器械管理更规范,并且能确保每个环节质量,尤其是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因为RFID技术使用频率较高,体验更深,因此总体满意率高于普通病房护士。通过调查发现,该技术的器械包追溯功能对临床工作影响最大,通过该功能,消毒供应中心可以方便地进行全院器械包的统筹配置与管理:如准确查询器械包的发放、回收情况;查询各个科室器械包消耗量及库存量,为科室成本核算及全院器械包调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当某一手术器械或某一锅次的灭菌质量发生问题时,通过追溯功能可立即查找同批次清洗或灭菌的其他器械,准确定位,快速召回问题批次的无菌物品,改变了以往召回时的被动及人力、物力的浪费,保障了无菌物品的使用安全;提前1 d到期灭菌包提示并准确定位,该器械包的及时回收,杜绝过期包在临床使用的可能性。该技术对器械流转的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人,相比于过去相对模糊的责任工作机制,RFID技术使得每个护士必须更加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从而确保工作质量。此外,电脑终端开可以进行个人工作量的查询,这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量、工作质量的考核提供了客观数据,进一步提高了个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因此,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该技术系统更加规范了器械及工作人员管理两个层面的管理,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质量。对于手术室护士,每天通过RFID手持机记录的器械包的详细信息,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手术器械信息的核查,准确掌握每个器械包的使用及损耗情况;患者信息与器械信息相对应,促进器械使用安全,也可为举证提供法律证据。对于普通病房护士,RFID技术的使用节省了以往人工核对的时间,增加了临床工作的便捷性。不管是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还是普通病房,RFID技术带来的规范管理及便捷显而易见,总体使用情况较满意。
3.3 RFID技术改进方向 RFID技术使用的重点人群为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因此可以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的使用模块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增加她们工作的便捷。例如①增加信息上传点,减少护士来回走至信息上传点的耗时,减少由于手术室面积大导致的人力负担。②速度是RFID技术的核心问题,可协同技术人员通过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系统、增加信号传送点、改进手持机接收技术等增加读取的灵敏度、加快RFID的上传速度等。器械在临床流转过程中,标签丢失是常见的问题,标签丢失后系统就不能获取标签丢失包的信息,因此会对这些器械包发生“过期提醒”从而出现假报警。标签的丢失,既增加了经济成本又增加了人力负担,因此仍需要通过加强临床护士的教育、改进标签与器械包的绑定等措施减少标签的丢失。
RFID技术使得临床器械包的管理更规范,提升工作效率,给临床工作带来了科技的创新力,护士对RFID技术的使用也较满意。今后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对RFID技术做出速度等方面的改进,期待给临床带来更多的便捷。
[1] 王华生,徐然,梁树森,等.RFID信息管理技术在消毒供应室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23-82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S].2009-04-01.
[3] 吴昊.从传统条形码到RFID技术纵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5):1185-1187.
[4] 邢记.条形码与RFID区别[J].消费电子,2013,12(6):136.
[5] 陈超.新型技术——RFID系统替代条形码技术[J].价值工程,2010(29)25:159.
[6] 曹丽娜,钱军浩.从传统条形码看物联网时代的电子标签(RFID)[J].广东印刷,2012,19(2):48-49.
[7] 石兰萍,王继梅,丘月英.消毒器械供应链的信息化管理[J].护理研究,2007,8(23):2093-2094.
[8] 保鹏飞,汤明新,欧阳亚迪.RFID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51-352.
Investigation on the app 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asteurization of surgical devices
MA Jun,TANGWei-juan,HOU Bin
(No.6 People's Hospital,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3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in clinical practice in our hospital,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extension of FRID technology.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y-two nurses from the central pasteur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CSSC),the surgical suites and wards of the hospital in June 2013 were surveyed by a questionnaire developed by ourselves.The Cronbach'sα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0.824.Results FRID technology was us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central pasteurization and supply center and surgical suites.66.96%of the people thought RFID was easy to operate,80.18%of them held that itmade surgicalmanagementmore standard,and 80.36%agreed that the FRID technology could ensur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links in the work.75.9%of the people surveyed had the opinion that the tracing function of the surgical kit inherent in the FRID technology wasmost helpful to clinicalwork.And 71.4%of the people thought the superiority of RFID over conventional surgical device management lied in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check.However,further improvements are required in the speed,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oints and tagmanagement for the FRID technology.Conclusion The RFID technology could improv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increase working efficiency and ensure quality ofwork.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will surely achieve good result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Information management
R454
A
10.3969/j.issn.1009-0754.2014.05.013
2014-02-25)
(本文编辑:王映红)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资助课题(2011032)
200233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