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华
河南省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再思考
张保华
河南省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
新课程强调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合作式学习。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实施有效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策略,精选、整合教学内容,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
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通俗地说,有效教学就是要提高学习效率,将教师教的方法转化为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方法;就是要提升学习体验,让学生乐于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方面得到协调发展。鉴于目前地理学科地位和特点,要真正落实好课程目标,有赖于教师从教学实践的层面,认真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对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很多老师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再思考。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自然科学问题。例如,我在《热力环流》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做了一个小实验:在玻璃罩子里放一盘水和沙子,然后用晶莹的灯光照射它们,再用温度计测量沙面和水面的温度,让学生观察温度的变化和差异,再放一根香,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围绕实验中的现象来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课尾,引入唐代李商隐的诗词《夜雨寄北》,追问为什么会出现“巴山夜雨”的现象。
教师要由传授型为主的教学向探究型为主的教学转变,创设培养自主探究、开放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转变教学观念,关注高中新课程的教学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它往往是预设与生成的辨证统一过程,传统教学所追求的是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课堂教学按部就班,以“案”定教、定学,教师难以发挥教学智慧。真实的课堂往往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应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动态生成,既要预设,更要生成,以学定教,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决定着“有效教学”的理想能否兑现为课堂教学实践的要害因素。教学内容的精选、整合过程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分析教材所渗透的地理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科学使用教材。
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材整合,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3.合理整合可利用的地理教学资源。
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包括“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人生来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索,去创造。培养问题意识就可以顺应人的这种本性,从内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地理是一门趣味性、现实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来模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认识地理现象,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口授”。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应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