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沛琳
摘 要 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定文体的翻译,应遵循一定的翻译理论,翻译功效,翻译的最主要功效就是功能对等,所以,按找功能对等理论,才能准确翻译商品,商标。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到文化差异、知识水平、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等因素。本文从几类产品的商标入手,对汉语商标名熟为人知的产品商标进行举例赏析。
关键词 功能对等 商标翻译 英文商标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Trademark Appreciation und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KONG Peilin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09)
Abstract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which is in a special style,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thos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mentality, sentiment, culture, faith and habitation. This paper appreciates some famous brands from several industr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Key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demark translation; English Trademark
商品商标就好似人的名字,是产品的最初形象,代表了商品的类别,功效,质量,甚至是知识产权。吕叔湘曾定义商标为刻在或印在一种商品的表面或包装上的标志、记号,使这种商品和同类的其他商品有所区别(吕叔湘1983,《现代汉语词典》,1104)。一个好的商品译名,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和欲望,这样就能达到商标执行的“诉求”和“引导”的功能。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美国翻译家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最适用于产品的商标翻译。
根据“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笔者从几类产品的商标入手,对汉语商标名熟为人知的产品商标进行举例分析和欣赏。
1 食品饮料类
可口可乐Coco-Cola:Coca是南美产的药用植物,Cola为非洲产的硬壳果树林。如单单翻译成两种植物名称,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对食品商标名来说也不能吸引民众。而且,“可口可乐”双词叠韵,汉语念起来朗朗上口,“口”、“乐”也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代表了“嘴巴”,“快乐”,把原本一个死板板的植物名称变成了易于接收且能满足味蕾的可爱商标名。“可口”一词给人一种味道好的感觉,“可乐”则表示“可以带来快乐”。这个商标翻译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消费者易接受对等要求。
杜康Bacchus:杜康如果按照汉语拼音原意就可译为Dukang,但是仅仅这六个字母的组合不能让西方人明白杜康的深层次含义,不能产生商品汉语名原含的意义和效果。因为汉语中杜康即为酒的发明人,从而联想到这种酒定为好酒。为了达到同样的商品名功效,使用Bacchus一词,Bacchus原意是指希腊神话的酒神。这样一来,西方人看到Bacchus和汉语中的“杜康”即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这样的翻译正是符合了翻译理论中功能对等的要求,也符合翻译理论中文化修养功能对等的要求。
2 日用品类
海飞丝Head & Shoulders:这款洗发水,原意是指用过这款洗发水后,头发能很清爽,就算是肩膀上也不会有头皮屑的踪迹。翻成汉语,如果直译为“头和肩膀”会让人不知所云,而原来译为“海伦仙度丝”,也是既啰嗦又不知其所指,都不如“海飞丝”,让人联想到向大海波涛一样漂浮、柔美的秀发披散在美女的肩上,富于想象。此商标翻译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语言习惯对等要求。
百爱神Poison:汉语中的百爱神,意为使用此品牌香水的女人,都能让男人为之神魂颠倒,自己能变得妖娆迷人。但是Poison一词原意是指毒药,按照中国人的接受度,很难接受毒药品牌的香水,所以,用汉语百爱神来翻译,既符合翻译功能中的对等理论,又具有了翻译的民族性,文化性,符合中国女性的价值观,更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文化习惯对等要求。
3 工业品类
立邦Nippon:日本人的这个品牌从日本人角度来看,这个商标名体现了“大日本”的意味,非常符合日本人的心态。可是如果直接把商标名翻译为“大日本”,这对曾经遭受过日本人磨难的中国人来说,不仅难以接受,而且还是种侮辱。所以,用音译外来词,翻成“立邦”,有“安家立邦”之意,符合油漆这种产品的特性和功效,也不失产品原本有的意思。此商标翻译符合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思想感情对等要求。
“白象”牌电池,最初翻译成“White Elephant”,在西方市场上遭到冷遇,原因是“White Elephant”的英语意思是“费钱又累赘的东西”,而改译为“Bishiny”,意思是“两倍的两度”,正好与电池的功用相符,又谐“白”的音,不失为好的翻译,也符合翻译对等理论中的文化习惯对等要求。
4 汽车类
奔驰Benz:奔驰汽车公司”,来源于“卡尔·本茨汽车公司”和“戈特利布·戴姆勒汽车公司”,由卡尔·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分别创办。本茨和戴姆勒都是世界早期汽车的发明者。1885年,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1886年,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两尊青铜塑像,一尊是本茨,一尊是戴姆勒。1926年,两家公司合并,名称定为“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其汽车产品也叫做“戴姆勒·本茨”。中国人为了解释的方便删去了“戴姆勒”,只剩“本茨”,并且根据“本茨”的发音,译成“奔驰”。在香港,Benz被翻译为“平治”,来自古语“治国,平天下”;在台湾,Benz则被译作“朋驰”,相比这几个翻译,“奔驰”更符合大陆人的审美心理,即表达了速度之快的意味,又能把车的轮廓通过字形部分地体现出来,因而能达到商标名的固有的目的和效果。而“朋驰”无论从其象征意义还是从方便记忆来说都大为逊色。
中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尽管很多中文还很难找到所对应意义的英文来表达,但是,在现有的英文词汇中,我们要尽量根据商品功效,商标名原意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比较,根据翻译中的功能对等理论,考虑到消费者,尤其是中国大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进行商品名的翻译。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要遵循这一原则,要考虑到中西方消费者在知识水平,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中的区别,使商标名能继承原意,为此商标的产品打开在异国的销售之门。
参考文献
[1]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2] 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振东.浅论英语商标翻译[J].上海翻译,2005(2).
[4] 蒋磊.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20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