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勤
2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李逢勤
目的 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进行经验总结。方法 对2例气管插管意外拔管进行原因分析。 结果 患者自身疾病原因, 插管固定不牢, 护理操作不当, 健康教育不及时。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患者的重视, 加强管理, 规范操作, 使患者在院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意外拔管;原因分析;护理措施
气管插管在神经外科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本科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56例其中气管切开插管46例, 由于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志多处于意识朦胧或昏迷状态, 患者意外拔管46例中有2例发生,经过处理均转危为安, 对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行为, 此后类似的病例未再发生。
例1:患者, 男, 26岁, 因脑挫裂伤于2011年12月6日行颅内血肿清除及气管切开术, 后经降颅压、抗感染等治疗, 病情相对稳定, 神志处朦胧状态, 有时烦燥。2011年12月13日13:00患者烦燥挣脱药束带将导管自行拔出, 被发现后立即呼叫医生,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呼吸频率、节律方式等无异常, 呼吸道分泌物较少, 决定暂不需重建人工气道。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多功能监护仪监护, 直至患者清醒。
例2:患者, 男, 34岁, 因被车撞伤后致硬膜外血肿, 2012年7月23急诊行硬膜外血肿清除及气管切开术, 后经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处模糊状态。发热体温38℃左右, 间断烦躁, 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粘稠, 于2012年8月8日21:00护士为患者翻身拍背时, 由于颈部过度后仰, 颈部导管固定带过松患者将气管插管自行拔出。立即通知医生,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呼吸困难、烦躁较甚, 立即重新置管, 置管后经吸痰加大吸氧流量, 患者逐渐安静, 呼吸平稳。
2.1 患者方面的因素 ① 躁动是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表现, 是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 引起躁动有许多因素首先是脑水肿, 颅内血肿所致的颅内高压状态。②是颅外因素, 如呼吸道不畅痰痂阻塞, 尿液引流不畅, 大便干结, 卧姿不适和瘫痪肢体受压以及冷、热、痛所致的种种不适, 随着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的过程中, 当产生不适时易发生意外拔管。
2.2 导管管理方面的因素 ①脑水肿患者颈部肿胀经脱水治疗后, 颈部肿胀急速消退而系带未能随时收紧, 气管切开外套管下纱布过厚。②无充气套囊或套囊充气不足或处于放气期间等易致导管滑出。以上几种情况下患者均易将导管拔除。
2.3 医护方面的因素 ①未采取适当有效的肢体约束。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约束患者肢体有强烈反感, 甚至擅自解除约束而引起患者自行拔管。②未及时使用有效镇静剂。③医疗护理操作时未及时检查导管是否固定良好。④缺乏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护士常因插管患者病情较重忙于治疗抢救, 忽视了对患者或家属对自身管道护理知识的宣教, 患者常因感到不适意外拔管。⑤从意外拔管发生的时间来看, 多发生在工作忙, 人员少的中午及夜班。⑥部分患者因置管时间过长,随着患者意识的恢复对置管不能忍受就发生了意外拔管。
3.1 加强沟通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 经常观察和分析引起患者烦燥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意识恢复的过程中应严加看护。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给予肢体约束, 约束前应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约束的目和必要性, 去除意外拔管的隐患。
3.2 痰痂阻塞的护理。掌握正确吸痰方法。对于发热、呼吸道分泌物多粘稠的患者除滴入湿化液外, 每8 h雾化吸入一次, 怀疑是气管套囊滑脱到插管未端而使导管阻塞时应及时拔出导管, 更换新的导管后重新插入, 切勿进行无效观察而耽误抢救时间[1]。
3.3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导管, 每班经常检查导管插管固定状况,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带应系死结松紧适宜, 另外根据患者颈部肿胀情况及时调整系带松紧, 注意气管套囊充气量防止套囊破裂滑脱。
3.4 合理使用有效镇静剂。颅脑损伤患者长期置管有烦燥表现者, 应遵医嘱及时合理应用有效镇静剂。颅压高者及时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减轻头痛等不适。
3.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为患者翻身时, 保持颈部与气管导管活动的一致性, 更换体位时, 先移头部, 再转动躯体,动作轻柔。
3.6 加强培训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针对意外拔管隐患, 合理弹性 排班三餐时间增加护理人力, 对于年轻护士经常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意外拔管的认知, 意外拔管的相关护理对策。
3.7 掌握合理拔管时间, 避免不必要的拔管延迟, 对有拔管指征的患者及时拔管。
意外拔管的发生存在着主客观多方面的因素, 其危害性是严重的, 患者可因失去有效呼吸通道而发生窒息, 危及患者生命, 若处置不当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 只有充分认识意外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性, 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才能使意外拔管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对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质量。
[1] 段摄霞,王红艳,郭秀茹.IUC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11,18(10):457-458.
474150 邓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