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浏
“当年跟着天猫走的,双十一卖出了多少业绩?没有跟着走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回应房产中介联合抵制事件,安居客相关负责人杨先生举出阿里集团遇到过的类似的卖家抵制的案例,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了。
3月初安居客在未经与中介公司协商的情况下,单方面上调服务收费,租赁盘源的单次点击价涨幅高达50%。以此为导火索,中原、德佑、21世纪不动产、汉宇、链家等知名房产中介在3月11日发表联合声明,撤出在安居客上的二手房房源信息。德佑地产甚至宣称“做好长期抵制安居客的准备。”
其实早在去年安居客改变计费模式的时候,房产中介就憋着火了。从原先的包月制改为按流量计费,对于中介,意味着每月固定的支出变幻莫测地增加了。从事中介多年的屈先生表示,过去在安居客上发布租房信息,一个月只要300元。而现在一次点击就要6毛,每天都得100多块钱,而且房源的数量也被限制在50套,远低于过去的标准。他在采访中说了好几遍,“安居客绝对是上海房产网站中最贵的。”
安居客的杨先生针锋相对地坚称:“我们在同类线上平台中绝对不是最贵的。”。在安居客看来,包月看起来性价比高,其实“不合理”。每月开支固定,容易让房产经纪人有“非理性行为”,比如滥发房源等,不利于用户体验。“按流量计费,是电子商务的正常逻辑。”杨先生指出,阿里、百度,采用的都是按流量计费。从包月向流量的转变,是安居客必经的过程。
但在中介们看来,安居客导入的流量并不能很好地转化为自己的交易。屈先生便表示,安居客上的房源点击的多,而实际打电话进来的少。打进来的电话中,还有许多不是客户,而是其他中介。“安居客的后台数据对我们是封闭的,根本不知道到底是用户点的,还是中介点的,甚至是他们自己点的。”在中介们的联合声明中,对此的正式说法是“独断独行,始终延续不透明的消费方式”。
联合声明还说道:“自2007年到2014年短短七年过程中,安居客曾多次改变其收费方式。从2008年的端口付费到2009年的套餐设置,再到2010年安居客推翻刷新排序,推出连其销售人员都无法解释清楚的所谓Rank(揽客)排序规则,单方控制合作中介的广告效果。”而其中最让他们感到愤怒的,是安居客“从不听取其所有房源的提供者,其重要的合作中介公司的合理建议”。
“我们要让安居客看看,到底谁是甲方谁是乙方?”一位中介负责人扬言道。中介抵制事件所暴露的,是价值链上下游利益分配的永恒矛盾。如今更被互联网放大。房产中介以线下资源为筹码,对安居客反戈一击,试图在尚未底定的O2O格局中占据更多话语权。此时再不斗争,安居客们要把线下的利益蚕食殆尽了。
如同华住酒店集团季琦曾经提出过“互联网焦虑”的问题,“不能让线上平台吸干我们的血肉”,从安居客的反应来看,他们是很清醒地以阿里为榜样。依靠流量控制住入口,一步步挤压传统房产中介的生存空间。一位中介在网上发帖声称:“我们辛苦半天。其实都被安居客赚走了。”爆发这种全行业抵制,也就在所难免。
在并不太远的2011年10月10日,阿里大幅抬高商城保证金和服务费,导致很多中小商家难以维系,引发大规模的抵制事件。小卖家们退仓清货,甚至联合起来,通过给大卖家付款差评的方式,迫使韩都衣舍、御泥坊、佳能相机等大卖家商品集体下架,甚至关店停运。
在此次风波中,阿里咬定青山不放松,顶住了小卖家们的压力。最终的结果,阿里成功抛弃了当年追随淘宝打下江山的草根商铺,向高端品牌转型。许多做电商的回顾淘宝的这次清洗,依然心有余悸。
如果与阿里的类比成立,安居客们与房产中介的博弈,长期结果可以预料。自媒体人罗振宇多次分析,互联网时代会导致中介行业彻底消失。房产中介正是一个典型的中介行业。“出现联合抵制只能说明安居客对他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安居客的杨先生表示,中介们的怨气可以理解,抵制行为也是正常的商业谈判。“在理性的市场中,可以用脚投票。”这话戳到了中介们的痛处。线上的流量让人欲罢不能,然而依赖线上导流,会一步步丧失自主权,最终被线上吞没。明天死还是今天死?
然而,从打到现在的实际效果来看,安居客想要学习阿里,还有一段路要走。阿里当年面临的,不仅有小卖家的暴走,还有舆论谴责。这样都没能动摇阿里,因为掌握了大卖家,小卖家们的抵制威胁不到马云的根本。
而反观安居客,不仅遭到房产中介行业几大巨头的联合抵制。一些中小房产中介也没有站在安居客的立场。据媒体报道,安居客声称上海八家中介下架房源对营收影响不大,然而随后安居客在11日、12日先后发布声明,宣布停止上调计划。主页君甚至还发了一张“不调价了,还不行吗?”的图片卖萌。一场说好的恶战,以安居客的妥协告一段落。
不过安居客显然不会放弃“阿里梦”。在房产中介行业中,线上线下早晚还有一战,这次联合抵制,恐怕只能算一场热身。阿里和安居客,都只是移动互联网O2O大变局的缩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