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宇芳
不久前有机会欣赏到特级教师盛新凤的一堂“婉约清词”之课,盛老师教学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如梦令》,如一杯极品的香茗,似一支出水的清荷,淡淡的清香弥散我心间,久绕不去,让我沉醉于婉约中。
且看我们今天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一般都定位于培养学生品读鉴赏古诗词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上。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古典诗词的教学重在赏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意境,体悟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的做法有逐字串讲、品词悟意、赏画入情,充分挖掘古典诗词丰富的艺术内涵,整合多种艺术手段,兼顾多种学习模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有形可观,有声可听,有情可诉。把凝练精髓的古诗词讲具体、道明白、想丰满,这是一种古诗词的“增肥”教学。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每一首诗词的意境、语言、风格等用简简短短的二三十个字内蕴着情节性、音乐性、画面感等综合艺术特质。诗词中的每个字词都是浓缩的精华,感情色彩强烈凝练,思维跳跃,是诗人情感的迸发。诗词“炼意”的特点有别于现代文的“具体”。古文今教,学生们对古今文化比较难融通一体,难准确把握古诗词广袤的背景、深邃的哲理、深远的意境。把古诗词增肥成现代通俗易懂的现代文,才易于被学生理解感悟。“增肥”是古诗词教学的必然,盛老师设计的第一板块——读胖,也就是增肥教学。
但我们往往见肥就收,读懂了诗句,读胖了诗意,读美了诗文,就算达成了目标,给学生留下的也仅此而已。但我们教学古诗词只为理解、赏悦、背诵就足够了吗?有位教师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现在的人都不会作诗了,诗词都要失传了。学生背了80首古诗,借助书中的注释简介都能理解大意、朗朗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诵。”诚然有理,故我们教师在教学完诗文后,就会布置背诵、默写诗文,理解诗意、带点字意思的课后作业,少有去仿写创作一首诗。要吟诗赋词,学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文字作文,这可不是“纸上谈兵”的一件易事。
古诗词的“瘦身”教学,是现代文作“具体化”向古诗词“炼意性”的一次回归,就是把具体有形的语言提炼推敲为含蓄精深的文字,化具为简,化长为短,化琐为精。从人体美学的角度来评论,古诗词以“瘦”为美,现代文以“肥”为美。古诗词的“瘦身”教学,还古诗词一个本位原形的“瘦”韵美。如盛老师让学生体悟从哪个字听出了船桨拨水、鸥鹭惊飞、诗人笑语等热闹的声音;从哪个字看出了鸥鹭之多;整首词可用哪个字来概括。这个回合是对诗文的一次回应、回击,对古诗词的一次高度提炼,对古今文化的一次融合。教学古诗词,不应是单纯地了解诗人、理解诗意、品析欣赏,而是让学生知晓这一古文化的灿烂并传承之,学会吟点诗作点词。现在我们的习作都有字数规定,三、四年级必须达到300字以上,五、六年级则必须是四五百字,否则就属不具体,甚至贴上态度不端的标签。所以学生写文章追求长文,没了开门见山,说话作文啰唆累赘,概括性不强,凝练度不够,真需要学习古诗词的“精练”。
教学中,如盛老师那样,学完了诗文后去反诘学生:这些声音、这些画面,你是从哪个字听到、看出的?这个字用得妙吗,为什么?整首诗可用哪个字概括?也可让学生学着去换词推敲,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引领学生走进内涵后复出,用最为精练之词去锤炼内蕴。这样,无形中教会学生“炼”字、“炼”文,渗透了吟诗作词的本领。这一回旋真正实现了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完整性、价值性。学罢,也应让学生随堂模仿创作,培养他们创作古诗文的兴趣。诗文长此的“瘦身”教学,说不定会“无心插柳柳成荫”,不久的将来,你的学生中会出现李白抑或杜甫!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 311800)endprint